矿山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之见解
2013-12-29宋伟伟姚义杰
摘 要:由于矿山机电设备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受到其它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较高的故障率。这就对矿山机电设备在日常使用、维护、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关键词:故障 分析 预防
中图分类号:TD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156-01
1 机电设备维修的特点
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并非是一种单纯的零部件更换的重复性劳动作业,而是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按照相应的技术要求,使设备恢复、达到或是保持其相应的技术性能,并且要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耐用性,使其发挥最大效能的重要手段。
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以及一些先进的测控技术和诊断手段的广泛应用,人们在设备维修理念上有了很大的突破。由以前的故障后维修思想,发展到以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再到后来的以可靠性、稳定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使设备发挥最大效能,使矿山企业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2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具体技术问题
2.1 分析故障原因,采用适当的维修方法
2.1.1 故障类型
在矿山开采、建设等过程中,矿山机电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应用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施工工艺,外部环境,机器材料等因素,而这些就促使该设备中的零部件出现磨损的现象,同时在技术方面也将会出现劣化的状态,这样就会使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其中故障类型包含了以下几类:(1)失调型故障。其中故障有部件之间的间隙偏大或是偏小,存在外部干涉,运动过程中失调,机器内部的压力出现异常等方面;(2)老化型故障。其中故障有零件的编织,外皮的剥落,管线的老化等方面;(3)堵塞与渗漏型故障。其中故障有漏水/气,渗油,漏电,油路堵塞,短路等现象;(4)性能衰退或者功能失效故障。其中故障有过热,功能失效,性能衰退等方面;(5)损坏型故障。其中故障有腐蚀、断裂、开裂、变形、龟裂、压痕、拉伤等方面;(6)松脱型故障。其中故障有脱落、两零件的松动等方面。
2.1.2 故障原因及分析
(1)对机电设备进行故障分析,其主要目的不仅在于判别故障的性质、查找故障原因,更重要的在于将故障机理识别清楚,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预防故障重复发生。通过故障分析,找到造成故障的真正原因,从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制造、装配调整、使用与保养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使用。
(2)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主要是收集和整理设备故障发生的时间、环境以及顺序等方面的使用条件和数据;同时也对设备故障零件的历史资料、操作规范、验收报告、设计图样等方面进行收集,还对故障的维修报告和记录也进行相应收集;对事故现场进行照相和摄影收集;对故障件进行初步检查、鉴别、保存和清洗等。
(3)分析并确定故障原因。
分析确定故障原因和机理,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计算等多种手段综合进行。首先要根据故障的不同实际情况,对故障零件进行宏观与微观检查、性能试验、无损检验等检查与实验,然后进行理论分析和数据计算,如疲劳、强度计算,断裂力学分析及计算等,通过计算数据,可初步确定故障原因和机理
(4)结果。
当每一件故障分析工作做到一定阶段或试验工作结束时,都要对所获得的资料、记录、测试数据,按设计、材料、制造、使用几个方面来进行集中归纳、综合分析和判断处理,提出一个结论明确、建议中肯的报告。以备日后改进工作、整理资料、交流经验。
2.1.3 设备维护的着重点
正确处理生产与检修的关系。设备检修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一些矿山企业在生产任务重的情况下,常常忽视检修工作,出现机电设备带病作业,从而导致事故发生,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正确处理预防为主与计划检修的关系。预防为主就是通过机电设备使用中的观察检测,实时掌握设备运转的磨损情况,注意日常维护保养,及时消除机电设备的故障隐患。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就要定期或及时检修,不能拖延,将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2 零配件的重要性
目前,配件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众多,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将这些不合格的配件更换到机电设备上,不但影响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还会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配件更换前,要对配件质量进行必要的检查测试,以确保新配件质量符合性能要求。
在维修过程中,由于维修人员没有充分重视零配件的质量和型号,对设备原理和结构不了解,忽视了配件型号不同等现象,出现了配件代用错用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机电设备的运行和技术性能。因此,在设备维修时,应使用相同型号的配件,避免其它型号的代用和错用。
3 设备故障的预防措施
(1)加强职工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职工专业技术水平。各类机电操作人员在上岗前要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持证上岗,按章操作,严禁无证上岗。要做到“三懂”“四会”,(即:懂设备原理、设备构造、设备性能;会使用、会维修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机电设备严禁超负荷运转。
(2)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安装设备必须按照技术说明书(或规程)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进行,安装过程中的所有数据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安装完毕要严格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移交使用。机电设备维修人员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做到眼勤、嘴勤、手勤,即:勤观察、勤说话、勤维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必须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实行日常与定期维护保养相结合,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磨损程度,针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
(3)对发生的各类机电事故,无论时间长短、性质轻重、责任大小,都要认真组织技术人员和当事人分析事故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使职工受到教育,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4)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设备。以较为先进以及低耗能的新型现代化机电设备来代替原来的陈旧设备。组织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技术创新改造,使设备更加适应本企业的实际需要,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4 结语
总之,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和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除了要把好维修、管理、预防关之外,还必须要求各级机电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相关人员之间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只有持之以恒,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就一定能够杜绝重大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机电设备安全优质高效地为我们的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万长慈.煤矿机电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
[2]王伟,时均龙,赵慧杰.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J].中国煤炭,2008(5):60-61.
[3]靳玉启.矿山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J].采矿技术,2003(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