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钟表时间显示方式的识别效率研究①

2013-12-29谢冰雪

科技资讯 2013年21期

摘 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寻钟表时间显示方式对识别效率的影响。运用E-prime程序编程,观察并记录在不同方式显示时间的钟表图片下被试的反应时及正确率。通过统计分析被试识别时间的效率的特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显示方式的刺激与判断所需的反应时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识别效率 E–prime

中图分类号:TH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103-02

目前,人们对钟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钟表走时精确度等方面,对时间显示方式的研究不多。由于指针式和数字式显示方式如今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和飞机等高精仪器的仪表盘,研究人们对不同显示方式的识别效率会是未来这一领域的重点。

1 研究目的和要求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探寻是对钟表时间显示方式对识别效率的影响。运用E-prime程序编程,将设计的用不同方式显示时间的钟表图片作为刺激呈现给被试。观察并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及正确率。要求在设计刺激图片时需要考虑到被试的记忆问题,需要避免被试仅凭记忆判断时间又要尽量保持不同显示方式下刺激的指针角度和象限的一致性。

2 研究实验方案

2.1 实验方法

运用E-prime编程,在电脑上将不同显示方式的钟表图片展示给被试,同时通过程序记录的被试反应的正确率和反应时。

2.2 实验步骤

制作实验刺激图片,运用E-prime编程,修改刺激图片及程序。经过反复测试和修改,在实验图片中考虑了之前忽略的指针指向和象限问题。每种显示方式都设计了四个象限的时间显示,并且每种显示方式的相同象限的时间相差1~2s,保证了每种显示方式的一致性。本实验共涉及了指针型阿拉伯12个数字显示6种,指针型阿拉伯4个数字显示6种,指针型罗马12个数字显示6种,指针型罗马4个数字显示6种,数字型显示6种。总计30张刺激图片。正式开始实验。将设计的30张图片随机重复呈现。每种显示方式刺激呈现30次后结束程序。同时程序记录下实验的相关数据。

3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3.1 整体数据分析

将6张图片每次显示后被试的实验结果全部标注成TA1,其他显示方式同理,得到TA1、TA2、TL1、TL2、TS五大类显示方式的实验结果,分别表示指针式阿拉伯12个数字显示、指针式阿拉伯4个数字显示、指针式罗马12个数字显示、指针式罗马4个数字显示、数字式。运用SPSS软件对该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结果表明,平均反应时的长短顺序为:TS

3.2 三组显示方式之间的差异分析

(1)分析指针式和数字式的数据结果。将TA1、TA2、TL1、TL2、合并为TZ(表示指针式显示方式),TS(表示数字式显示方式),结果如表1。

结果表明,数字式显示方式与指针式显示方式对被试的判断有显著影响,并且数字式显示方式反应时明显小于指针式。

(2)分析指针式中阿拉伯数字显示和罗马数字显示的数据结果。将TA1、TA2合并为TA(表示阿拉伯数字显示方式),TL1、TL2合并为TL(表示罗马数字显示方式),结果如表2。

结果表明,阿拉伯数字式显示方式与罗马数字式显示方式对被试的判断没有显著影响,

(3)分析指针式中12个数字显示和4个数字显示的数据结果。将TA1、TL1合并为T12(表示12个数字显示方式),TA2、TL2合并为T4(表示4个数字显示方式),结果如表3。

结果表明,阿拉伯数字式显示方式与罗马数字式显示方式对被试的判断有显著影响,并且12个数字显示方式的平均反应时小于4个数字显示方式。

4 结论

由上述数据分析,本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显示方式的刺激与判断所需的反应时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数字式显示方式平均反应时最短。(2)数字式显示方式与指针式显示方式对被试的判断有显著影响,并且数字式显示方式反应时明显小于指针式。(3)阿拉伯数字式显示方式与罗马数字式显示方式对被试的判断有显著影响,并且12个数字显示方式的平均反应时小于4个数字显示方式。

5 问题和后续研究

本实验仅仅是从钟表显示方式的不同角度初步探讨了人们对时间判别效率的不同。但由于表盘设计不可能像本实验中设计的那么纯粹,影响人们判别效率的因素应该还有很多。由于知识水平和时间上的限制,本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很多可以继续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裴文开,唐文彪,陈宝林.浅析操作失误中的人的因素[J].人类工效学,1999,5(1):55-57.

[2]曾祥炎.E-Prime在心理学实验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6):67-69.

[3]季厌浮,张绍兵.无指针式仪表盘数字识别方法的研究[J].自动化仪表,2008,29(12):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