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師達神父與澳門的本土音樂
2013-12-29王春芳
早在400多年前,來自西方的音樂隨天主教傳入澳門。遠東第一所大學聖保祿學院和聖若瑟修院,先後在澳門的音樂教育、發展和傳承上擔當了先驅和非常重要的角色。1920年代至60年代,意大利音樂家馬炳靈、奧地利音樂家司馬榮來到聖若瑟修院教授音樂,為澳門帶來天主教音樂創作的氛圍,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學有成就的音樂人才,如:主教高秉常和林家駿,神父區師達、莫慶恩、鄧思恩,音樂家林樂培……
區師逹神父(ureo Castro 1917-1993),一位有著深厚澳門情懷、並身體力行地為教會禮儀作音樂創作的本土音樂家。1917年生於葡國亞速爾群島,他的家庭與教會關係密切,叔父是一位樞機主教,表哥為東帝汶主教,另一位堂兄則為澳門聖若瑟修院秘書和司庫。區神父十四歲時跟隨葡國傳教士抵澳,進入聖若瑟修院修讀拉丁文、哲學及神學,並隨司馬榮和顏儼若神父學習樂理、視唱和聲學。1943年晉升為司鐸,先後擔任主教座堂助理司鐸、聖老楞堂主任司鐸及葡文公教週報《號角報》主編,並曾任利宵中學合唱團導師。1951年,赴葡國里斯本國立音樂學院深造,跟隨大師維斯康捷羅斯學習作曲,期間擔任里斯本大學合唱團助理指揮,1958年以最高榮譽畢業,並回到澳門聖若瑟修院任教,全力開展並推廣本地音樂發展與音樂教育。1993年1月21日,區師達神父於仁伯爵綜合醫院辭世,享年76歲,其後永葬於聖味基墳場。
區神父畢生為推動澳門音樂發展作出貢獻,為本澳音樂教育踏出重大一步。現今致力於澳門本土音樂發展的澳門樂團、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都與區神父息息相關。前者澳門樂團的前身是他與友人1983年創立的澳門室內樂團,後納入當時文化司,1995年正式改為職業樂團;而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是區神父和許天德神父1962年創辦,迄今已超過50年的歷史。於1995年遷至市區一棟別有中葡風情的建築物——澳門大會堂內,緊鄰澳門著名地標聖羅撒中學校園,周圍環境非常清幽……現任院長莫慶恩神父秉承區神父創校時“演奏與理論並重”的教學理念,為本澳有志學習音樂的青少年提供系統性的訓練,絕大部份學生成為專業人士,不少學生繼續到國內外的高等音樂學院及大學進修,在學成後回澳服務,為本地音樂教育和本澳音樂事業作出貢獻。
鑑於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對澳門音樂發展上的貢獻,於1987年獲澳門政府頒授文化功績勳章,而區神父本人也因在音樂和教育上的貢獻,於1990年榮獲澳門政府頒授了文化功績勳章。
雖然不是職業作曲家,區神父在澳門期間寫作了大量揉合各種音樂風格作品,包括額我略聖歌、複音音樂、中國五聲音階及二十世紀新古典主義等。區神父把對各種音樂的濃厚興趣和澳門本土文化的深厚感情流露於其作品當中,他為代表作之一《澳門景色》作的一段序言:“這些樂章是本人創作的新起點,目的是為了尋找一種比古典和聲更為寬廣的語法,並以之作為中國傳統民歌旋律的新音響。這些簡易的作品,是在校的份內工作,也是本人一直以來希望完成的事情,就是用墨描畫出富有中國情懷的澳門風景畫。”
區神父逝世後,天主教澳門教區將其鋼琴、聲樂及合唱作品出版,他的才華及作曲造詣才廣泛獲公眾認識。
“區神父和天主教音樂家馬炳靈、司馬榮等,是澳門當代天主教音樂之創作與音樂表演活動方面最重要的幾位傳奇式式外籍音樂人士”(戴定澄)
“馬炳靈教顏儼若神父的是正式的羅馬音樂,很嚴格;司馬榮神父的則是奧德學派,豐富很多,浪漫的西班牙的那種,區司逹神父的則屬此類型”(林家駿主教)
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今年迎來金禧五十周年慶典系列活動,藉此向“五十年前區師達神父不懼艱辛,克服重重困難創辦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致敬。慶典活動包括:《樂·跡·區師達神父生平及手稿展覽》向公眾展示區神父生平事跡及珍貴的樂譜手稿,吸引本澳愛樂之士前往重溫區神父的音樂人生;另一慶典活動是在玫瑰堂舉行《福樂普天頌—區師達神父作品音樂會》,該院師生聯同嚶鳴合唱團及澳門青年交響樂團,獻演區神父主要作品,表達綿延長久的感念。包括揉合中西音樂風格的鋼琴曲《小妹妹舞曲》《澳門景色》、二十世紀新古典主義的《小奏鳴曲》、獨唱作品《我高潔的靈魂》、合唱曲《天神之糧》等等,並首演大型合唱與管弦樂作品《謝主曲》。當晚夜幕籠罩下的玫瑰聖母堂,聖樂繞樑,更讓滿座愛樂之人度過一個美妙虔誠的宗教文化之旅。
作為一個來自葡萄牙國家的神父,到澳門紮根六十年,對推動澳門音樂發展,對推動澳門音樂教育傳承,如同對神職一般的堅守崗位,尤其是他對澳門本土音樂文化的挖掘和提煉,成功地將中國音樂的元素和西方音樂的元素揉合於聖樂創作中,讓後人敬佩!區神父對澳門的貢獻,令他的名字和他的天主教作品永鑄在澳門的音樂史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