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好帮手

2013-12-29陈桂芳

考试周刊 2013年48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大众化,班主任面对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做到正确指导学生利用好网络,利用网络管理好班级,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网络逐渐普及,班级管理也随之与网络建立了密切联系。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课内与课外的沟通,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走进学生心灵深处,获取最佳教育效果。

关键词: 网络 班主任 班级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发展的突飞猛进,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互联网走入寻常百姓家,网上交流、网上学习成为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在的学生跟随时代的发展,不管是城市或乡镇,能自如运用网络进行各式各样的活动的学生大有人在,甚至不比老师差。网络时代将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教育模式的“三大裂变”:1.阅读方式的变革。传统的线性的文本阅读,将让位于非线性的超文本阅读,以链接和组合提供高效的检索和更多的信息;单纯的文字阅读将发展为多媒体电子读物,使阅读和感受、体验有机结合。通过在多媒体软件、因特网、电子数据库和电子百科全书中交互式阅读,极大提高个体创造性学习能力。现在市场上一些多媒体光盘、电子图书、光盘杂志等电子读物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正逐渐普及开来。2.写作方式的变革。从手写方式走向键盘、鼠标、光电扫描、语音输入等电脑写作;单纯文字写作转变为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多媒体写作;学会进行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交互式的写作。例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网页的制作或电子出版物的开发。3.计算方式的变革。由单纯手工数学计算走向使用电脑高速计算;电脑语言将成为文化,整合传统的读、写、算;图像、声音和影视的数字化,使虚拟现实变成学习的一种方式,数字化将极大地影响教学。网络给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让许多学生渐渐在网络中迷失方向。如果缺乏及时、必要的上网引导,就会使他们深陷其中,从而影响学习,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时代的发展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要求,“亲其师,善其道”的道理,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将网络为我所用,让网络成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好帮手。

一、引导学生绿色上网。

由于网络信息量很大,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更大。网络中既有“鲜花”又有“毒草”,学生稍不留神就会误中其毒。如果我们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了解网络,就很难帮助学生走出网络“雷区”。因此班主任需要深刻认识网络,指导学生在适当的时间上网,深入了解网络世界,自然可正确引导学生远离“毒草”,避免学生深陷网络不能自拔,至少不至于迷恋网络。

现实中我们不可能禁止学生上网,如果这样我们就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为此,我在班上开了一个主题班会“网络的利与弊”。通过分组,每组学生列举网络的利与弊的例子,然后根据班上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特别是学生在玩游戏这方面,我把一个个学生由于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而荒废学业的事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网络游戏的危害。同时,我们可以教导学生利用网络开阔视野、浏览世界风景、了解全球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一些网站可以提供给学生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教师”,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熟悉教育网站,如中学物理学科网、中国德育网等,既可以不断为学生服务,又能源源不绝地汲取营养以提高自身素质,服务于教育工作。学生在课堂上深刻地认识了网络是把双刃剑后,上网时自然会把握分寸。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学生的反馈,班上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大大减少,利用上课时间跑去上网的现象基本绝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QQ和电子邮件建立师生情感。

我每接手一个新班级,第一件事就是在黑板上写上我的QQ号码和邮箱,这些举动都让学生大吃一惊。过后我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时,很多学生说到以前的班主任、老师都是禁止学生上网,从没鼓励学生上网的,在学生的眼里,老师管理学生就是依靠一些土方法,老师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了。对于学生的这些言论,我谨记心底,并赋予实际行动来“回应”学生的挑战。

“班主任吗?你好,今天我肚子痛得很厉害,晚上不能来学校了,向您请假,明天再到学校行吗?”我一打开QQ,一条跳动的信息陡然出现在我电脑里,我先是一愣,马上回复:“老师知道了,保重身体,好好休息,明天及时到校,记得把功课补回。”我望着跳动的QQ头像,感触颇多。

以往班主任向学生了解情况基本都是面对面进行交流,而且一般都是在课余时间,周末不太可能进行。另外,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有很多问题学生都会隐瞒重要信息。但QQ聊天和邮件打破了这一界限,它不受时空的限制,只要有电脑或是手机,两个人或多人随时都可以进行互相交流,很多学生会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向老师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班主任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动向,又可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情况,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从而拓展了班主任的办公空间。QQ聊天可以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为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开辟了美好前景。

三、班主任或学生建立班级QQ群和同学录,及时了解学生动态。

在QQ聊天工具中,我主要使用个别聊天工具、群聊。同学录里面的内容丰富,也不可忽视,同学录还为每一位成员提供了“个人空间”,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空间,如发表一些文章、发表留言。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心紧紧握住,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在掌握之中,管理起来得心应手。

有一次我无意间看到一个学生在我的QQ空间里面发表了一条比较隐秘的关于爱情的信息,从字眼里很明显看出,他喜欢班上的某一位女学生,我意识到情况后,马上用QQ找这位男同学谈天,话语间含蓄地指出了早恋这种行为的不当,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地与他聊天,最后他发来一条信息:“老师,谢谢您的开导,我会好好学习的。”我知道,他已经摆脱了青春期的困惑,已经放下了身上的重担,如释重负了。

四、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参与班级管理。

在我的QQ空间里或是同学录中,设有班级留言簿、班级管理之我见等,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交流来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畅谈自己的想法。我对于学生在网站上反映和咨询的问题,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答复学生,基本做到有问必答,有时甚至和学生一起就某一个问题开展讨论,这些得到了学生的很大支持。

记得有次我在周末忘记叫学生在回校时带上户口簿,随后我在QQ群里发表:“各位同学,下午好,请获得寄宿生补助的同学在星期天晚上带上户口簿,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复印。请同学们互相转告,非常感谢!”不到30秒,就有学生进行了回复。到了周日晚上,仅有两位同学不能按时拿来。这说明不少学生都深入到了班级网络管理中,这件事给了我很大启发,让我坚定了把班级网络这一块搞好的决心。

我真心感谢网络,它成了我工作的得力助手,感谢它在我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条沟通的桥梁,让我这个班主任能成为学生的倾诉对象,成为学生的朋友。自从我用网络和学生沟通以来,我对班里同学的学习情况、课余生活、思想动态等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师生间更加默契了。正是由于有了网络这个帮手,我获得了学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县优秀教师等称号,所教班级也获得了县级优秀班集体的称号。逢年过节,学生的祝福像雪花一样飞舞而至,看着QQ头像的剧烈跳动,看着学生由衷的祝福,我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幸福。

网络有利有弊,班主任若能适当运用,则对班级的管理大有好处,也会深得学生的心,学生自然会把热情投入到班级建设中,每个学生都起到监督的作用,班风自然好转。

新的时代要求班主任在工作的时候做个有心人,勇于尝试,善于总结。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当中用满腔热情继续开垦网络这块既无边无际又潜力无限的处女地,让其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程.浦东出版社,2005,第一版.

[4]陆海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1.

[5]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建设新型班级.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