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师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现状研究

2013-12-29顾国

考试周刊 2013年48期

摘要: 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师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教案撰写、教法创新、示范动作的质量等方面。学生对教师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的评价,表现在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上课音量、控制负荷量的能力等方面。

关键词: 体育教师 管理能力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一、引言

高校体育教学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高级阶段,是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和养成经常锻炼身体习惯的最后一站。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教师是体育课程教学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因此体育教学组织工作要求体育教师有全面的业务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理论能力和广博的知识及全方位的各种能力。体育教学通常是在室外运动场上进行各种身体练习,受场地、器材和各种外界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本文就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希望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体育教师。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查找近年来相关体育教学书籍、期刊、学术报告、学术会议论文等资料。

(2)访谈法

通过与教师交谈和沟通,详细地了解教学中存在各种的问题。

(3)问卷调查法

设计与本研究有关的调查问卷《教师之间的评价》和《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评价》,并让有关专家进行效度检验,检验结果是有效的。对学生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88份,回收率96%。对教师共发放14份问卷,回收14份,回收率100%。

(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

(5)逻辑分析

通过对所得数据行分析得出结论。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体育教师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的现状分析

(1)教师之间的评价

教师在教材熟悉程度、教案撰写、教法上的创新和示范动作的质量这几方面的评价,反映出教师在课堂组织管理方面的能力。

通过表1可以看出教师教材熟悉的只占71%,剩余的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一般。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并根据课的内容和结构类型,对场地器材、学生安排、教法措施等进行认真的准备。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也是组织一堂课的首要条件。而写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通过表2可以看出有85%的教师教案写得好,有15%的教师教案写得一般。在调查过程中还了解到有的教师是先上课后写教案。任何教师上课前都会先写好教案,对这堂课场地器材的布置、学生的安排、教法措施等都要在教案中预先设计好。想要成功地上好一堂课,必须写好一份教案。

提高组织管理能力还要在教法上创新,创新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学生有兴趣,才会好好配合教师上课,教师的课堂组织才能按教案完成。而通过表3可以看出79%的教师在教法上没有创新还是以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为主,以“讲解—示范—练习—纠错”作为不变的程序,用老一套给学生上课,激发不了学生的上课热情。教法上出现了问题,又不与学生交流,通过表4可以知道36%的教师与学生交流,14%的教师与学生不交流,在课堂组织管理中难免有问题。通过表5可以看出71%的教师示范动作好,21%的教师示范动作一般,8%的教师示范动作较差,而在课堂组织管理中示范动作好可以促进组织管理,反之则不能。

表1 教师对教材熟悉程度

表2 教案撰写情况

表3 教法上的创新程度

表4 是否经常与学生交流

表5 示范动作怎么样

(2)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通过学生对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上课音量、是否愿意配合教师、控制负荷量的能力几方面对教师的评价,反映出教师在课堂组织管理方面的能力。

教师的专业技能直接影响课堂组织管理,通过表6知道89%的人认为教师的专业技能好,9.3%的人认为教师的专业技能一般,1.7%的人认为教师的专业技能差。一些体育教师认为示范动作必不可少,而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扎实,示范动作无法完成,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堂课就无法上下去。

讲解是和示范动作密不可分的,讲解可以把握动作的难点、重点,再用示范配合让学生清楚明白动作的概念。通过表7可以看出76%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声音较大,19%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声音一般,6%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声音很小,我校每个班人数都在40人以上,班级较大,场地大,教师声音小,后排的学生听不见教师讲什么,这堂课无论你有多好的教法,有多创新,也无法组织好。

通过表8可以看出有92%的学生愿意配合教师上课,8%的学生不愿意配合教师上课,再好的教法、组织都必须有学生的配合,没有学生的配合教师是无法上好一堂课的。

运动负荷量没有控制好,会影响课堂组织管理,从表9可看出有25%的学生认为教师对负荷量的控制能力强,61%的学生认为教师对负荷量的控制能力一般,14%的学生认为教师对负荷量的控制能力差,负荷过大,学生容易疲劳,增加学生心理压力,不易恢复,有可能还会影响下节课,过小又无法实现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表6 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表7 教师讲课音的大小

表8 愿意配合教师的情况

表9 教师控制负荷量的能力

2.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体育教师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1)专业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

在教学中表现出技术专长单一,部分运动项目的技术水平较差,难以适应教材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对自身专业水平差的教材内容感到不适,只想回避该类项目的教学,同时部分项目的竞赛及指导能力相对较弱,另外还表现出指导学生健身活动能力不强。

(2)技术动作的教学示范能力不强

我院体育课教学实行“1+2”模式,即“一学期普修+两学期选项”开设的项目有: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健美操、田径。所以教师讲解要精练、简洁、到位,让学生一听就明白。如果教师专项技能不全面,就是严重的“偏科”。熟练、准确、优美的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比较深刻和清晰的动作表象,会帮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教师示范动作不优美、不准确,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方法运用不灵活

在教法组织上没有创新,课堂组织千篇一律、呆板,不能较好地随机应变,灵活变通。以“讲解——示范——练习——纠错”为不变的程序,用老一套给学生上课,调动不了学生的上课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对动作技术易出现的典型错误缺乏预见能力,而且当发现错误时又不能灵活地采用有效办法纠正错误。

(4)培养学生的教学情感

体育教师对工作要充满热情,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正如前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鲍良克所说:“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注意力,有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还是冷漠、不满足、散漫、压抑。”可见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体育技术的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实现教学目标。

四、建议

1.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

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学生想要学什么,又缺少什么,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抓住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时更加得心应手。

2.加强教师专项技能的练习

学校教育对体育教师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创新水平等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新更高更深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求,高校体育教师要正确理解个体素质的内涵,努力把握终身素质的发展,优化自身的素质结构。因此,全面加强研究和探讨21世纪高校复合型体育教师的素质结构已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21世纪现代人才的关键所在。

3.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

“教无定法”,现代体育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结构多元化,可以根据所授课的类型、内容、自由的组织形式,合理安排课堂结构,充分发挥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地思考,怎样上好一堂课,怎样上一堂有新意的课。

4.树立教师敬业精神

要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训练质量,教师的素质起决定性作用。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思想品德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影响高校所培养出人才的素质。因此,当前在高校体育教师中应大力提倡敬业精神。

五、结语

教师课堂组织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教案撰写、教法创新、示范动作的质量等方面。学生认为教师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表现为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上课音量、控制负荷量的能力。

影响体育教师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的因素为专业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技术动作的教学示范能力不足,教学方法运用不灵活,教师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才能有创新,最后教师要有很好的敬业精神才能完成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吴桂叶.论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面临的形势和改革策略[J].中国科教创刊,2011,(25).

[2]王金勇.走出体育教学的误区[J].音体美报,2001,(7).

[3]韩相春.体育与健康课程现状及改革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21,(6).

[4]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5]何克抗.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J].医学视听教育,1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