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有所诵”:对英语学困生的帮助策略
2013-12-29王丽英
摘要: 本文描述了“日有所诵”对帮助学困生亲近语言、重拾信心的重要意义,并从帮助学困生增强音韵意识、促进阅读流利和运用阅读策略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帮助策略。
关键词: 英语学困生 音韵意识 阅读流利 阅读策略
在教学中,总有些学生,能听出简单的单词,却不能了解整句的含义。读词非常缓慢,有大量不认识的单词,写作也很糟糕,句法混乱,单词拼写错误。这样的学生就是所谓的英语学困生,他们总是挣扎在考试合格的边缘,对提高英语成绩不抱希望,对学习失去兴趣。
这些学困生,一开始由于单词的不巩固和音韵知识的缺乏,无法准确读出或写出部分单词。随着词汇的不断增多和文章内容的难度提高,更多的单词不认识。由于不认识单词而丧失阅读朗读的兴趣,进而导致英语理解力的下降,不爱阅读,长此以往,拼、说、读、写各项能力都不能提高。
如何帮助学困生重拾学习英语的信心,“日有所诵”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日有所诵”的意义,在于让这些学困生通过轻松的5~10分钟的阅读亲近语言,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阅读中体验到乐趣。
具体为:日日不间断地诵读笑话、诗歌、故事,使他们从中获得阅读的享受,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得到知识的丰富和精神的熏陶,最终爱上英语阅读,享受英语阅读。
一、增强音韵意识
要使学困生有准备地阅读单词和理解他们所阅读的内容,首先必须确保他们的音素感知。缺乏音素感知,他们在获得字母编码的技巧和识别词语方面就会遇到困难。训练他们的音素感知能力,对他们在随后的阅读技能的获得方面有明显的益处。
二、促进阅读流利
让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不仅丰富语境的材料,而且使学生词汇量增长有所保证。应尽量确保材料既具有挑战性有不会太难。学生朗读781db1c2f38482c2f83fe0247b6fd11c其训练材料的准确率应不低于90%。要用学生兴趣浓、生词少的书保证学生具有相当水平的背景知识,并理解材料的文章结构和相关词汇。
(一)模仿阅读
1.教师示范
先由教师示范如何流畅地朗读,一边朗读一边通过手势的上下连贯摆动来展示所读句子的语调升降变化,或者一边朗读一边作出标记等,以便示范句子语调的起伏,然后让学生跟着老师大声朗读,在朗读的同时注意划分意群、语调变化和语言节奏。
朗读练习的焦点,第一次集中在良好的表达上,第二次集中在正确的停顿上,第三次集中在措辞或语调上,又或者集中在提高速度上。这种策略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流利朗读的不同内涵,还能使学生意识到重复朗读一篇文章能提高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
2.合伴朗读
给学困生一篇稍高于其阅读水平的文章,将他与水平高于他的同学分到一组,让他学习同伴朗读时的语调、节奏、重读和速度。之后让学困生单独朗读,请同组同学对其作出评价,注意有所侧重。这样学困生会在继续朗读中得到锻炼,不断提高。注意读完几段后两人就转换角色。
(二)重复熟读某一篇章
反复练习朗读同一文本是帮助这些学生提高阅读流利技能的好方法。教师要先用较慢的速度每次朗读5~10分钟,并录制下来,然后学生跟读。几遍之后,学生和着录音大声朗读。再将学生单独的朗读录下来,与老师的进行比较。
(三)直接反馈
可以通过测定学生阅读一定数量单词的文章所需要的时间来计算学生的阅读速度,让学生把阅读成果绘制成图表,从而看到自己的进步,更受鼓舞。
三、运用阅读策略
教师不仅要牢固掌握他们教给学生的阅读策略,而且要熟练掌握他们用来达到目的的教学策略。
好读者读单词又快又准,他们确定阅读目标,做课文结构组织的笔记,阅读时理解,在大脑中创建笔记和概要,预测文章将会发生什么,修改和评估他们阅读时的思想。总之,他们是课文的积极处理者。
差读者缺乏好读者所具有的自主的单词阅读技巧。他们读得慢而且不准,理解少数几个单词的意思,很少监控他们的理解,几乎不用好读者的有效策略。他们理解困难是因为无解码技巧,无兴趣,没做准备,没有足够的帮助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和词汇。教这类学生利用致力于解决这些困难的策略会引领其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因此,要教学生一些可被运用的理解文章的策略。
(一)说出思维过程
一些有阅读困难的学生往往不知道,出色的读者通常反复阅读某部分以便更好地去理解文章。成功的读者在意识到理解困难的时候,会停止阅读而回到不明白的地方,以比较慢的速度重新阅读,然后再次检查是否理解了。然而,读写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不懂得应该采取什么方法。
教师可以示范说出思维过程,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这种方式。高水平读者阅读时通过思考来获取文章大意,学生可以从了解高水平读者的思路中获益良多。了解高水平读者的思维过程可以帮助有阅读困难的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如何调整自己的理解,以及阅读时如何适当地运用自我更正策略。
(二)帮助学生提高想象力
好的读者常常能把文中提及的场景、角色及动作在脑中形成影像。而学困生往往难以对所读内容形成联想。对此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稍作停留,在大脑中构想所读内容,让他们阐述自己对背景任务的理解,或勾画一个特定意义的场景。
这些学困生,由于渐渐掉队而失去成功的动力,在追求成功时,他们就像熄火的火车,他们经常被指责为“懒”。但有些学生只是存在记忆力障碍或输出障碍。对这些学生,必须有足够的热情和细心,要学会运用各种心理效应,开启他们的心锁。如果老师急功近利,一味地期望通过阅读使他们考出满意的分数,只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必须真诚地关怀他们,为他们未来的成长而努力,为他们亲近语言,获得语言学习的乐趣而感动。
成长总是缓慢而静谧的,不要急,不能急。学困生在日不间断的英语诵读中,正缓坡上行。而教师,便是那点灯之人,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种子撒落,还怕不出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