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写作离不开真情实感

2013-12-29姚春玲

考试周刊 2013年48期

摘要: 各地中考作文的要求都有这样一条: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言为心声,文贵情真。中考作文只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感动读者(阅卷老师),才能使作文上档次得高分。文章论述了写作中如何做到真情实感。

关键词: 初中生 写作教学 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从字面意义讲,“真情”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抒发的真挚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实感”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及真切体验。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生命。季羡林先生说:“不管是抒情,还是叙事,文章的精神在于真实。”陶行知先生说得更是直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些都强调了真情实感的重要性。

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才能打动人,如果没有真情实感,那么即使文辞优美,题材新颖,结构严谨,也难以让人感动。我们回顾学过的课文:你觉得哪篇课文打动过你?如:《风筝》写出了作者回忆起二十年前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那一幕时内心的沉重,深刻反省,表现了鲁迅先生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春》通过对春天五幅图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大家可以留心一下,凡是好的文章,都有真情实感。

文章的灵魂就在于“真实”,我们先理解什么是“真实”,它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真实地再现生活

把你的所见所闻如实地记录下来,不夸大,不修饰,不走样,从而真实地反映生活,这是真实的第一个层面。

(二)真实地反映生活

那么文章可以不可以虚构?答案是肯定的,如小说、童话等都是创作出来的作品。童话就是通过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手法编出故事,对儿童进行教育。比如:《皇帝的新装》,虽然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却真实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它符合生活逻辑,能够真实反映现实生活。这就是作文真实的第二个层面:符合生活的逻辑,即真实地反映生活。

(三)真实地写出个性

也就是说,你所写的人和事必须符合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符合人物的身份、性别、年龄等个性特征。

那么怎么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

e38a2d88068695db73956bec6a2f91b28e6dc8504d3741217369ebd53175d415(一)认真关注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也是感情的源泉。写作要认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从心灵体验出发,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唯有描写真实的人生,抒写真挚的感情,才能使文章有可信度,从而赋予文章一种特殊的感染力,甚至冲击力。在学生的平时作文中,甚至中考作文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说假话,说空话,要么拾钱包交还失主,要么冒险救火抢救集体财物,要么教师冒雨来给我补课,要么妈妈深夜冒雨背我上医院,有的甚至不惜将自己写成是父母双亡的孤儿……诸多编造的故事,自己没有亲身的体验,即使故事很离奇很典型,也难以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关注生活,就是要注重观察。把思想的触角伸向生活的各个角落,哪怕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也不放过,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才能写得真,写得实,生活中处处有文章。

关注生活,还要学会认真品味生活。很多学生作文内容空乏,概括叙述较多,文章中常出现这样的语句:某老师对同学非常关心,她总是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在她的教导下,我们在不断地健康成长。这段文字虽写出了某老师的好品德,也写出了老师的工作成绩,还表达了对老师的赞扬之情。但是老师是如何关心、如何教育学生的只是停留这简单的交代上,没有进一步具体描写,这样的介绍就显得苍白无力,要抒发感情却缺乏基础。关注生活,就要把自己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关心祖国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关心学校和社区的发展变化,关心家庭和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就可以开阔视野,陶冶人格,积累写作素材。生活中有笑容,也会有泪水;有欢乐,也会有伤心,把现实生活中那些苦辣酸甜通过品味、整理写进作文里,内容丰富了,自然也就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写自己最熟悉的

作文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这是作文选材方面最起码的常识,也是作文能否表达真情实感的重要因素。因为熟悉是产生真情实感的基础。

写自己最熟悉的,首先要能再现生动的生活场景。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我”思念蔡老师以至于“梦中寻师”,这一节写得特别感人,因为那是“我”经历的最难以忘怀的事。梦中寻师生活场景的再现使作者对蔡老师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年中考,一农村女孩写家境贫寒“最需要钱”,父亲工作无定难以挣钱养家,母亲生病无钱住院治疗,自己和弟弟面临辍学。接着记叙了一段现实生活场景:(为了节约用电)早晨,只要天见鱼肚白,妈妈就不让我们在家里看书,硬是叫我们到窗前或屋外去看;下午放学到家,我刚想玩会儿,妈妈就会说:“丫头呀,你不能趁亮写会儿作业吗?”晚上,妈妈更是实行“人来灯亮,人走灯灭”的政策,弄得别人都说我家晚上“黑灯瞎火,伸手不见五指”。这一现实生活场景的描述是该考生渴望家庭生活好起来这一情感的最有力的支撑。

写自己最熟悉的,要能写出具有艺术魅力的细节。成功的细节描写能给人难以忘怀的印象,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了这么一个细节: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没有空洞的议论,没有做作的抒情,这一细节是师生心与心的碰撞,情和情的交融,很好地表达了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描写细节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描写的细节要能经得起推敲,不能虚构,不能凭空杜撰。再则细节描写要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助于表现文章的中心,如果细节描写游离于文章的中心之外,则即使描写得再逼真再生动,也还是文章的败笔。

写自己最熟悉的,要能写出事情和感情的波澜。清朝文学家袁枚曾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真叙,平淡无奇的文章一般是无生动可言的,也是难以很好地抒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我们熟知的文学作品中,如武松景阳冈打虎、孔明草船借箭等故事都是悬念迭起、波澜起伏的,为塑造人物,表达作者的情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中考作文一般只要求写五六百字,尽管文章篇幅短小,但只要在情节上稍加处理,掌握一点“尺水兴波”的技巧,那么表达效果定会与众不同。

写自己最熟悉的,要注意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中考作文写记叙文居多,不管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还是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般都离不开描写。作文中的描写要细致具体,这样,所写的人物才能血肉丰满,所叙的事情才能生动具体,文章的内容才能充实感人。描写要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才能把事物写活,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穿长衫”、“站着喝酒”都是非常典型且让人读后难忘的特征。学生作文描写人物形象常常是千人一面。写小姑娘都是“圆圆的脸蛋”,“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写妈妈和老师都是“满脸的慈爱”,“眼角额头过早地爬满了皱纹”,“又多了很多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