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2013-12-29李迅安

考试周刊 2013年48期

摘要: 增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谈起,思考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得出培养这一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语言表达能力 策略探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他们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互动教学已经成为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但是我们在教学中仍会发现一些对学生各项语文能力训练不到位和科学的地方。

一、正视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认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注意打造和谐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独立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但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这方面的不足。

1.学习氛围不协调。

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课下学生能说会道,声音洪亮,课堂回答问题时却语无伦次,声音太轻,甚至根本不愿意开口回答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部分老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自己唱主角,让学生当配角,所谓的课堂互动只是做样子。因此,学生的回答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形式而已。其次,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语文考试没有听力考试,也没有口语表达的考核,于是学生没有意识到口语表达的重要性。再次,家长没有很好地和学生交流、沟通,使得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达才准确合理,缺少运用的机会。

2.表达训练缺方法。

小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长过分的呵护下,往往缺少自我意识,往往缺少主见。教学活动往往缺少必要的运用口语进行交际的情境创设,或是设计得不够合理,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开口表达的欲望。另外,教材中有些口语交际训练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且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要求过高。老师在学生语言表达训练教学时,随意性大,有重感悟轻分析、重全体轻个性的倾向。如阅读教学中,较多的是让学生进行段意归纳。

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放手让学生大胆阅读,个性分析,在增强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注意语言表达的条理性、连贯性和表现力。

二、以有效问题激发表达兴趣,形式多样互动,提高表达能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

1.创设情境,激发参与热情。

苏教版教材整体设题比较好,不少课文都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思考如何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愉悦地进入学习状态。如在教学《东方之珠》时,我先板书“东方”,让学生思考“东方”指的是哪些地方,然后完成“东方之珠”的板书,让学生说说“珠”的含义,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手法,然后让学生结合“珍珠”的特点,说说本文可能写了什么?这样就能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有充分展示交流的机会,如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香港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的。

2.提高主动学习能力。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更要让学生有准备地参与教学,可见课前预习非常重要。设计有效的预习学案,有助于学生提高预习能力,从“自然”预习到“自主”预习,进而“自觉”预习。这样,他们就能找出并感悟关键词、中心句,概括大意、提炼中心内容,甚至提高写的评析和心得体会的能力。

如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针对问题有话可说,有感要发,久而久之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都能得到增强。如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一课时,有学生质疑:为什么“那晚的情景却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先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树立创新精神。

3.突出探究问题探讨。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要知道组织怎样的语言才能恰到好处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设计一些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训练他们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教学《三顾茅庐》时提出问题:刘备第三次终于见到了诸葛亮,那么诸葛亮是否知道刘备他们已经来过两次,为什么?这样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探寻答案,进行多维解读。当然,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我们就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我们重在提出适当的问题,激发他们个性思考的兴趣,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学会倾听和具有一定模仿运用的能力。课堂是能提高教学活动效率的重要一环,如果积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就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语言表达能力是与人交际沟通的必备能力,是书面表达流畅合理的重要基础。老师只要坚持开展素质教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有效问题激发参与热情,那么,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语文素养就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燕.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2(02).

[2]支桂芬.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表达训练[J].小学语文教学,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