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蒙古东部盟市化肥施用及其环境影响的分析
2013-12-29新花等
摘 要:化肥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物资,是农业生产、粮食产量的重要保障,在粮食的增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粮食供给也具有逐渐增加的倾向,但增加粮食生产和保护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较低的文化程度、环境意识,导致化肥施用量不合理、化肥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并增加了农户的农业生产成本,也对土壤、大气、人体、环境造成了污染。本文主要是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与统计年鉴和文献资料相结合,对内蒙古东部盟市的农业生产和粮食产量以及化肥施用状况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同时总结了化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最后针对农民不合理施肥行为,提出了注意化肥的施用量,以及提高农民的环境问题的保护意识等。
关键词:东部盟市 化肥施用 环境影响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化肥施用对农民高产量、稳产量有着积极作用,是发展农业生产和提高粮食产量以及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化肥的不合理以及过度施用,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各种的疾病和环境污染问题。但是,化肥的合理使用已经成为在农业生产与环境发展当中必须改善的一个重大问题。
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业化肥的施用量也在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情况对土壤和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但还没有有效的措施解决这样的损害。因此,必须引导农民合理施肥,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有效地降低并且解决化肥过量和不合理施用所带来的环境、大气、人体等问题,最终实现环境优化以及提高种植效率。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农民必须在固定的耕地面积上合理施肥,同时要提高粮食产量,还要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以及质量。如何用好化肥,充分发挥化肥的作用,一来能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二来也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本研究主要是以农村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目标,在粮食产量中化肥起着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根据呼伦贝尔盟、通辽市的化肥施用情况,对化肥施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通过本次调查,减轻因不合理施肥而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降低化肥成本,促进农民的增收。
二、东部盟市化肥施用现状分析
(一)陈巴尔虎旗
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化肥施用量的关系
本文以东部盟的若干盟市一切入点,运用1995-2010年内蒙古统计年鉴的数据来分析化肥施用与粮食产量关系。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之间存在较强的正比关系。化肥施用是影响粮食产量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以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的数据来分析。
图1 反映的是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化肥施用量的关系。从图1可以看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较强的增长趋势,同时化肥施用量也具有增长的趋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1999年的24658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39613公顷。化肥施用量由1995年的2601吨增加到2010年的6266吨。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该旗的化肥施用量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而增加。
2.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的关系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粮食,化肥又是粮食的粮食,2010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416805吨,2010年化肥累计施用(折纯)为73310吨,看看粮食与化肥的产量比例,这表明两大问题:化肥为粮食的增产作出巨大的贡献,同时人们每年不得不被动地间接吃掉大量的化肥,这也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粮食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从粮食产量的角度来看,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图2给出陈巴尔虎旗1995-2010年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化肥施用量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相应的粮食产量也保持了较强的增长趋势。1995-2003年陈巴尔虎旗的粮食产量逐年下降,化肥施用量比较稳定。2004年开始粮食产量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化肥施用量也由2004年的4850吨增加到2010年6266吨,年均增长率为29.2%。粮食产量由2003年的7086吨增加到2009年的165178吨。随着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持续提高,农业生产投入逐年增加,每年每亩农作物的化肥折纯用量将继续上升,但增长趋于稳定。这说明,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化肥施用量越多,粮食产量也越高。
(二)阿鲁科尔沁旗
1.阿鲁科尔沁旗农业生产经营特点
⑴ 农民人均收入动态分析
阿鲁科尔沁旗也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型的经济发展地区。而如今收入来源为多样化的阿鲁科尔沁旗的大多部分苏木、嘎查的农村以种植业为主。所谓的农民人均收入是指在农村常住的农民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收入当中,扣除在生产、经营中所使用的全部支出费用之后剩余的一部分收入。阿鲁科尔沁旗的农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如图:
从图3可见,阿鲁科尔沁旗的农民人均收入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5-1999年间农民平均收入不稳定,在此有种种原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灌溉问题、化肥施用问题等等。
第二阶段:2000-2010年间农民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得趋势。平均收入从1995年的975元猛增到2010年的4251元。
⑵ 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①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化肥施用量的关系
化肥不仅保证粮食产量的增加,也能保证农民农产品品质的营养水平大幅度提高。下面用阿鲁科尔沁旗1995-2010年内蒙古统计年鉴的数据来分析化肥施用与粮食产量的增长。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之间存在较强的正比关系。
图4 反映的是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化肥施用量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99年开始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较强的增长趋势,但2006年明显下降,2007年又迅速增加直到2010年。2007年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97165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110737公顷。化肥折纯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2000年之间逐渐减少,1995年的2361吨减少到2000年的1020吨;第二阶段,2000年开始迅速增加。化肥施用量由2000年的1020吨增加到2010年的19989吨。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该旗的化肥施用量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化肥施用量也具有增长的趋势。
② 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的关系
化肥施用对我国粮食安全起到着不可代替的保障作用。本文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来分析化肥施用与粮食产量增长之间的关系,运用1995-2010年内蒙古统计年鉴的数据来测算化肥施用与粮食产量的增长。在粮食产量的进程中,很多因素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最直接影响粮食的播种面积、单位产量的是化肥施用、农业技巧农业机械化等。其中,化肥的功劳作用非常明显。粮食总产量由1995-2010年的49372吨增加到286600吨,增长480%,同期化肥施用量从2361吨增加到19989吨,增长747%。
图5给出阿鲁科尔沁旗1995-2010年粮食产量与化肥
施用量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1995-2010年化肥施用量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相应的粮食产量也保持了增长趋势。最明显的是,在2000年由于化肥施用折纯量突然地减少,导致了粮食产量的递减。虽然粮食产量的波动较大,但是最终粮食产量也达到了高点,2010年增加到286600吨。这说明,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化肥施用量越多,粮食产量也越高,所以化肥的作用很明显影响着粮食产量增长。
结合陈巴尔虎旗和阿鲁科尔沁旗的化肥施用量情况,可以看出,化肥在农户的粮食产量增加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化肥施用量逐年有所上升,粮食产量也逐渐上升,两者之间形成了正比关系。
三、化肥施用对环境影响分析
(一)化肥施用和环境污染
从上述的结果可以看出,近些年来,化肥施用量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从而不断增加了粮食高产量,逐渐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对土壤来说,施用化肥不仅能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土壤的性状,而且还能对植物创造生长的环境,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高产,这是化肥所带来的好处。但是,化肥也有它的不足,化肥施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来说,各种作物对化肥的平均利用率,氮为40-50%、磷为10-20%、钾为30-40%。任何事物必须要适度。化肥施用量过高,不仅对种植没有好处,而且对环境的影像也很大,从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化肥、重用轻养,会导致耕地质量、农作物的抵抗能力下降和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必须让农民了解现有的施肥结果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成本较高的现状;改变传统的观念,提高生态意识,增强环保观念,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化肥对人体的影响
现代社会,一边是高速运转的农药市场,几乎不用农药,化肥就无法运转。农药的毒素在人体内流入后,各种各样的怪病就会普遍爆发,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几乎成为常见病;而另一边是化肥、农药会给人类带来困境是必然的。
(三)施用与土壤生态环境
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的酸度有较大的影响,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使土壤的胶体分散,土壤结构被破坏,最终导致土壤板结。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成本以及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生产力也慢慢降低。由各种不同盐类组成的尿素、二铵、复合肥等肥料,进入土壤之后,就会使土壤溶液的浓度越来越增加,从而产生土壤形状的破坏,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的根从土壤溶液中不能吸收水源的,将细胞质中的水分倒流入土壤溶液中,直接导致农作物的 “烧苗”, 从而影响作物生长。
(四)化肥施用与大气环境
化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氮肥上。随着化肥的大量施用,大气中氮氧化物含量不断增加。在种植农作物上施用氮肥之后,一部分的氮肥直接从土壤表面上挥发成气体,进入大气。另一部分氮肥以无机或有机氮肥形态进入土壤,在土壤的微生物作用下会从难溶态、吸附态和水溶态的氮化合物转化成氮和氮氧化物,进入大气,使空气质量恶化。
四、结论
本文主要是以1995-2010年的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陈巴尔虎旗以及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为例分析了化肥施用现状以及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耕地面积持续加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也迅速上升。同时,化肥使用量慢慢增加。直到现在,化肥在农户的粮食产量增加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巨大作用。化肥施用量逐年有所上升,从而粮食产量也逐渐上升。化肥对农作物、粮食产量的作用特别明显,两者之间成了正比关系
总得来说,虽然化肥对粮食生产、粮食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环境、人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流失到环境中数量也就越来越多,环境的污染程度越来越高。对人体来说,跟环境的遭遇其实一样的。如果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价值观做起,正确全面地认识化肥。
参考文献:
[1]鲍先碗.化肥、环境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统计与决策,2007(1).
[2]林葆,林继雄,李家康.长期施肥的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3]王圣瑞.陕西省和北京市主要施肥状况的评价[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2.
[4]屈宝项.农业中的化肥使用与环境影响[J].环境保护,1994(8).
[5]内蒙古统计年鉴.内蒙古出版社,1995-2010.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