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网络战争”知多少?

2013-12-29若英

红旗文稿 2013年16期

问:编辑同志,您好。当今世界,网络战争不再是理论上的假设和推测,而是每天真实地发生在身边,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威胁。美国大片中演的科幻故事正在成为现实。请问,世界上可以称为“网络战争”的事件有哪些?

北京读者:周广耀

周广耀同志:

您好!网络手段运用于军事,是当前军事变革的重要特征。

首次把网络攻击手段引入战争的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战前,美国中央情报局派特工到伊拉克,将其从法国购买的防空系统使用的打印机芯片换上了染有计算机病毒的芯片。在战略空袭前,美国用遥控激活病毒程序,使伊拉克防控指挥中心主计算机系统程序错乱,指挥失灵。

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是史上第一场较大规模的网络战争。南联盟使用多种计算机病毒,组织黑客实施网络攻击,北约军队一些网站被垃圾信息阻塞,部分网络系统一度瘫痪。北约也不甘示弱,一方面强化网络保护措施,另一方面实施网络反击,将大量病毒和欺骗性信息注入南联盟军网系统,使其防空系统瘫痪。随着地面战、空战的继续,南联盟政府和平民纷纷上网发动宣传站,互联网不仅成为宣传和发布新闻的主要场所,而且成为攻击和骚扰敌人的主要阵地。

2007年的爱沙尼亚大战被称为第一场国家间网络战。4月27日,爱沙尼亚政府把苏军纪念碑“青铜战士”像迁往他处,引发占全国人口25%的俄罗斯族人的不满。当天,首都发生抗议示威和骚乱。夜幕降临,城市恢复平静,但一场更加激烈的网络战争悄然开始。黑客攻击了包括国会、政府部门、银行和媒体在内的网站,攻击规模广、力度强。强烈的网络攻击对于网络化程度非常高的爱沙尼亚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外交部、国防部紧急向北约求助。

在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冲突中,俄罗斯对格鲁吉亚展开了大规模的网络攻击,任何人都可以从支持俄罗斯的网站上下载软件和指令,攻击格鲁吉亚的网站,格鲁吉亚政府和新闻媒体网站几乎全部瘫痪,无法利用网络发布有关战争的准确信息。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通过篡改基地组织电子邮件,诱使其进入伏击圈。美军还渗入伊拉克和阿富汗抵抗力量的通信网络,直接指挥对方监视系统。在乌克兰、格鲁吉亚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颜色革命”中,由一些组织和个人操纵的网上信息发布和舆论制造,在串联闹事、鼓动民众走向街头推翻政府中起到重要作用。在亚洲,印度与巴基斯坦网络冲突持续不断,泰国前总理他信网上遥控红衫军……

一件件、一桩桩,惊险万分、动人心魄,生动地反映出网络战争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虽然对于网络攻击是否应该被视为战争行为各有说法,但不可否认,网络正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立的军事手段甚至主战手段。与传统战争形式相比,网络战争是一场特殊的战争,交战双方力量非常不均衡。以美国为首的网络强国,把互联网作为绝佳的武器和角力的战场,加紧调整和实施网络战争全球策略,开始发起全球网络攻击。2009年开始,美国总统奥巴马有一项新的权力,即启动新“核按钮”可关闭互联网。众所周知,绝大多数顶级服务器都在美国境内,一旦关闭这些服务器,国际互联网就会成为“无水的自来水管”。 广大发展中国家应重视网络安全,警惕网络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