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
2013-12-29
史蒂夫·麦凯瑞:时间的河
2013年1月19日至2013年6月16日
德国沃尔夫斯堡昆斯特博物馆
即使你对展览的作者还不够熟悉,但对海报上的这幅图片一定不陌生。史蒂夫·麦凯瑞是美国著名摄影师,曾因在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时从巴基斯坦跨越边境到阿富汗拍摄照片而闻名于世。他是首位从阿富汗向美国发回照片的摄影师,作品刊登在当时的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和国家地理杂志。这幅家喻户晓的阿富汗少女肖像拍摄于难民营,在1985年登上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1986年,麦凯瑞加入著名的马格南图片社,这也标志着他已跻身世界著名摄影师行列。
自麦凯瑞的首次印度和阿富汗之行开始,他就与亚洲结下了不解之缘。对麦凯瑞来说,亚洲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公众生活中、在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中处处存在着不同。这也是亚洲题材令他着迷的地方。此次展览展出了麦凯瑞在近三十年来拍摄的著名照片,拍摄足迹遍布阿富汗、印度、克什米尔、缅甸、柬埔寨、科威特、孟加拉、尼泊尔和中国。
赫尔穆特·纽顿:没有男人的世界
2012年12月8日至2013年5月19日
德国柏林赫尔穆特·纽顿基金会
赫尔穆特·纽顿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时装、人体和名人摄影师之一,在摄影史上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曾是法国版《时尚》杂志的专职摄影师,并固定为美国、英国、意大利等著名杂志提供照片,包括《时尚》、《她》、《花花公子》、《新星》和《女皇》等。他以拍摄重口味的人像著称,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断挑战审美底线,被称作摄影界的“革命者”。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赫尔穆特·纽顿为诸多时尚杂志拍摄照片,1984年,他将这些照片精选成册出版,并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没有男人的世界。本次展览是首次将这本具有传奇色彩的摄影书以摄影展的形式再现。
新视觉:摄影,电影与摄影书
2012年4月16日至2013年4月21日
纽约现代艺术馆(MoMA)爱德华·施泰肯摄影画廊
MoMA又开始梳理摄影史啦。“新视觉”摄影的概念催生了“画意派”和“时间派”。我们当代的摄影形式基本是沿袭着这个套路走下来的。百年来,摄影迅速扩张到这世界几乎每一个角落。艾尔·利奇斯基在《征服艺术》(1922年)中说过:“如果世界需要一面镜子,照片和电影院可以满足它。”
该馆推出的展览“新视觉:摄影,电影与摄影书”涵盖了从1910年至今的作品,尝试重新评价摄影在当代艺术发展中的地位——从达达、包豪斯、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新即物主义、观念艺术和后观念艺术直到当代艺术,摄影始终占据着重要的舞台。
展览共展出250件作品,当中不乏像曼雷这样影响了艺术发展走向的大师的作品。展览既是一部摄影史,也是植根于反传统与创新的“新视觉”概念的发展史。除了严格意义上的摄影作品之外,一些实验性质的电影和摄影书也出现在展览中。该展览定位稍嫌严肃,参观之前可恶补一下当代艺术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