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杨:将钟爱的事做得精彩绝伦

2013-12-29霖霖琪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3年12期

孙杨真的放弃了很多同龄人能够享受的乐趣,才有了今天的收获。

2013年7月29日北京时间凌晨0点20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1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结束了游泳项目第一项——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的争夺。此时此刻体育场内掌声雷动,场外亿万关注的人们守在电视机前为他呐喊加油,他就是孙杨。他以3分41秒59的成绩获得冠军,为中国游泳军团拿下本届大赛首金。这是孙杨第一次获得世锦赛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也是自2011年上海世锦赛以来,获得的第三项世锦赛冠军。赛后他坦言:“这一次其实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挺过来了。这枚金牌是对我这段时间最好的回报,会让我更加肯定我自己。”

孙杨,这个22岁的小伙子,在赛场上总是戴着红色大耳机,然后不带表情地向看台挥挥手,给人酷酷的感觉。可当胜利后,孙杨都是激动地吼叫,用力打出水花。赛场外的孙杨懂感恩,好学习,还常自恋发个人自拍照。一年多的时间,他发了1300多条微博,算是十足的微博控。

捉摸不定的表情,哪一面才是这个杭州大男孩最真实的一面?循着他的成长轨迹,或许我们能认识一个更真实的孙杨。

1998年9月,一个瘦瘦高高、长手长脚的7岁男孩,背着小书包走进了杭州市行知小学。老校长金正行清楚地记得,那年面试时问孙杨叫什么名字,男孩腼腆地低下头,脸红了却不说话。老校长又问:“那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男孩想了想,轻声说:“我喜欢游泳,我叫孙杨。”

金正行校长说,小孙杨是个腼腆内向听话的孩子。“有事要请假,他不敢直接找老师,总要等到他妈妈来了,才敢躲在大人身后进办公室。我经过他身边,关心一句,他脸蛋马上就红了。”

孙杨一二年级的班主任姚宝恒老师说 :“一般体育好的学生都有点调皮,可孙杨例外。他绝对是乖学生,特别听话,从没因为不守纪律挨批评。”

新生入学都有体能测试,体育老师郑文元说孙杨比一般同学高一个头,弹跳性很好,耐力一般,身体素质并不是最出色的。学校曾把他选进田径队练跳高,可过了半个学期,孙杨的妈妈找到郑老师说:“孩子从小喜欢水,游起泳来就很开心,还是让他继续练游泳吧。”

“孙杨有一双大手,比平常的孩子长出两节,确实是游泳的苗子。体育老师开会讨论,才决定放孙杨每天下午去参加游泳学校的兴趣班。练出个奥运冠军,挺意外,也挺自豪。”郑老师说。

孙杨的妈妈杨明回忆,当初儿子被选进游泳队就因为个子比别的孩子高。“读幼儿园时,教练到幼儿园挑选游泳苗子。当时老师就说,孙杨这个孩子连幼儿园的床都睡不下了。”就这样,孙杨后来被选进体校参加集训,走上了游泳这条路。

年少时的孙杨早早地就将游泳梦带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并在以后的岁月中,为了站在更大更高的舞台,不断挥洒自己的汗水,以此来浇灌成功路上每一朵灿烂的花朵。

孙杨在2006年的省运会上一战成名;2007年的全国游泳锦标赛,他更是战胜了老大哥张琳,拿下1 500米冠军;城运会上他再次显示了自己在中长距离项目上的强劲实力。决赛前,他自信地说:“金牌没问题!”如果说孙杨的信心源自他的强大实力,那么他强大的实力就是源自艰苦卓绝的训练。

父母的严厉让孙杨从小就非常自律。他小时候比较淘气,父母对他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小时候他在杭州训练,有时候偷懒耍滑,父母就让他顶着38℃的高温从体工队跑回家,沿途不许坐车,到家的时候他已经是满头大汗了。另外,孙杨小的时候,父母几乎很少表扬他,反倒经常表扬他的表姐,这时候孙杨就想不开,经常反问母亲:“妈妈,为什么别的家长都会说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的好,你却从来不说我的优点?”母亲当时就告诉孙杨:“你是我儿子,我了解你的优点,但更知道你的缺点,如果你做错事我必须及时纠正你的错误让你记住,所以我不会把你的优点挂在嘴边,你必须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现在想想,父母严厉的教育对孙杨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个模式放在孙杨身上同样如此。

孙杨为金牌付出了很多。为了获得好成绩,孙杨几次和教练去澳大利亚训练,那边的生活条件没有国内好,但孙杨坚持住了。在很多时候,孙杨凌晨4点半就要起床训练。大清早泳池里的水非常冷,他也要跳下去。孙杨说到集训生活,“一周只有十堂课,正好五天,礼拜三早上休息,礼拜六下午休息,礼拜日下午休息,但是一般来说,每堂课的训练强度很大,特别是在休息的前一天。每天差不多4点40就下水了,8点多才回来,下午4点多开始,晚上7点多才回来,如果加练的话就要练到8点,每天休息时间很少。”

下午5点天就黑了,室外最高温度不超过5摄氏度,即使这样,为了保证每天的训练强度,孙杨依旧按照既有的节奏继续训练。对他来说,现在泳池中枯燥的训练,是为了以后每一次泳池中的绽放。有时候受伤,打了封闭还要游;感冒生病了,怕尿检出问题,只能靠喝水来恢复……这些付出,是很多人都看不到的。孙杨在微博上写道:“酸痛,疲劳,汗如雨下……训练正在起作用,坚持,再坚持……因为我知道这一切将会使我变得更强。”这些都是他的心声。

“要想当冠军,就要付出,孙杨真的放弃了很多同龄人能够享受的乐趣,才有了今天的收获。”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吕林对孙杨的成功深有感触。

赛场之外的孙杨是什么样子,我们打开他的微博不难发现,“感恩”“学习”“吃货”“自恋”这些已经成为他的标签。

每到家人或教练生日,细心的孙杨都会在微博上送上祝福。比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孙杨绝不会忘记在微博上感谢所有在成长道路上给予他帮助的人。

2010年,孙杨进入浙江大学学习,运动员外多了一重学生身份,关于读书的微博也多了起来。

临近期末考试,孙杨还不忘幽默一下:我的中文名是过儿,英文名是Pass,日本名是不挂科子,韩国名是要过思密达,俄罗斯名是必过特罗夫斯基。

长成1米98的大个子,除了遗传和运动,好吃也是重要因素。从微博中不难发现孙杨对海鲜和冰激凌情有独钟。“新鲜的海鱼和螃蟹太好吃了!还有雪菜毛豆,这些菜是我回家妈妈必烧的。”孙杨的口味和很多杭州人一样,清淡,偏爱海鲜。

白净的皮肤、高大的个子,正青春年少的孙杨得到了不少女粉丝的喜爱,1 100多万的微博粉丝中,女粉丝的比例比男粉丝高多了。而孙杨本人也对自个样貌十分满意,从婴儿时期的萌照,到现在的帅照,孙杨在微博上贴出了上百张个人照片,自恋程度可见一斑。

就是这样一个90后大男孩,在赛场上,不气馁不放弃,在距离最长、最为艰苦的1 500米自由泳项目上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的比赛作风,战胜了对手,成为名副其实的长距离之王。他被国内游泳界,乃至国际泳联誉为中国泳坛的“未来之星”。

在生活中,有着梦想,愿意付诸实践,乐于分享,懂得感恩,收获了更多的人气、关心和爱护,这些都是每一位优秀运动员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孙杨除了强壮的身体,还有聪明的大脑。他知道运动员最珍惜的,莫过于自己的运动生涯;运动生涯中最珍贵的,莫过于取得好的成绩,运动员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有系统、科学的训练作保障。一颗感恩的心让他收获奖牌之外更重要的东西,正是那些在他最困难、最无助、最迷茫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一直在他身边的人们,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力量,让他游得更快、走得更稳。

“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事都要做得精彩绝伦。”孙杨这样说,他确实也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