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类图书网络出版模式研究

2013-12-29赵敏

出版广角 2013年10期

在多屏化的信息时代,随着网络出版和电子图书的兴起,旅游类图书如何适应网络出版的发展趋势,构建出能够适应旅游类图书的网络出版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并逐渐成为全球休闲旅游的热点。2012年全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为2.5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从2013年上半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的情况预计,2013年中国旅游业的运行态势相对乐观,全年旅游总收入预计将达2.96亿元,同比增长预计在14%以上。世界旅游组织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可以说,中国的旅游出版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网络传播对传统出版业形成的巨大冲击,旅游类图书唯有积极探索网络化的出版模式,方能给旅游爱好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类图书的出版现状

1.专门化、个性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

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旅游市场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旅游类图书出版种类向专门化、个性化方向的转变,开始朝着“大旅游书”的概念发展。例如,当前的自助游类旅游图书,旨在为读者提供实用信息,但是与传统的旅游书不同,现在的自助游图书还细化出了“行走旅游书”“人生旅行书”“人文地理图文书”等旅游图书出版的新概念。

2.旅游类图书跟风出版现象严重

近年来,国内旅游人数的持续上升,促使旅游类图书的出版需求不断增长,但是旅游类图书的出版领域却主要在目的开发、出行方式等方面,导致国内旅游类图书出版同质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此外,还有一部分旅游类图书的出版跟风体现在对社会娱乐文化的盲目跟进上,反而不利于旅游出版业的长远发展。

3.宏媒体时代下旅游类图书制式与出版风格的转变

随着宏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覆盖与应用,催生了很多与旅游相关的网站、微博、博客、BBS等。在这些平台上,不仅人们互相交流旅行心得、见闻和野外生存知识,越来越多的旅游图书编辑也开始习惯于在这里寻找旅游类图书的出版创意,促进了旅游类图书从选题策划、图书制式、组稿到营销的全方位转变,带动了对网络出版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4.网络出版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旅游类图书的网络出版还相对滞后。在国外,网络出版的主导者是旅游出版商,可以是作者自己出版电子书后,向读者提供付费下载服务;也可以将电子版权出售给第三方后,通过网络、手机等终端渠道发布。而在中国,网络出版的领跑者却是拥有技术背景的企业,他们将注意力主要放在了技术的售卖上,对读者的利益和阅读体验的关注度却远远不够,这就容易造成旅游类图书网络出版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严重阻碍了中国旅游类图书网络出版的发展。

二、旅游类图书网络出版模式的探索

为了给旅游类图书的网络出版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参考,以自助旅游图书的网络出版为例,本文拟从服务模式构建、收入模式构建和市场营销模式构建三个维度,探讨旅游类图书网络出版模式的构建策略。

1.服务模式的构建

服务读者是旅游类图书的主要功能之一,而自助旅游图书的网络出版与发行,需要在面对网络读者时,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在给读者提供交流平台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和期望。具体说来,自助旅游图书的网络出版至少应当包括读者服务模块、作者服务模块和交流模块等。

首先,在读者服务模块的构建上,自助旅游图书必须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分级服务读者的模式,即按照读者的不同需求和图书的不同因素,制定出不同的网络出版服务层次。通常情况下,自助旅游图书可以提供浏览级别、下载级别和印刷级别的三级出版服务。其中浏览级别主要是起到图书推广的作用,将图书的一部分内容提供给读者在线浏览,但是不提供下载服务;下载级别则是允许读者下载内容,但是需要支付一部分下载费用;印刷级别则是充分满足了读者的个性化定制需要,如可以帮助读者自行设计封面、版式或选择图片等。

其次,在作者服务模块的构建上,由于自助旅游者大多有记录自己经历和旅程的习惯,有的甚至编辑成文稿后提供给网站或出版社,所以自助游图书的网络出版为作者提供一定的服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网络平台对作者的旅游信息和稿件进行审核与评定之后,作者只需交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在网络上自行出版自己的图书。同时,出版社也可以在作者服务模块开辟一个特定区域,帮助自助旅游者提高写作水平,与读者加强互动等。

再次,在交流模块的构建上,出版商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开辟多个主题讨论区,如可以按照旅游者的兴趣安排美食区、登山区、消费区;按照旅游者的资历安排初行旅游区和深度旅游区。进而为自助旅游读者提供一个抒发心得和交流信息的平台,也便于旅游图书出版者及时获取最有价值、最新鲜的旅游信息。

2.收入模式的构建

无论是自助旅游类图书的传统出版,还是网络出版,都需要获得一定的收益,这是旅游图书出版社实现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网络出版模式下,旅游类图书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图书销售收入和出版费用收入。

首先,读者是自助旅游图书网络出版收入来源的主要渠道,所以对图书如何定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出版商可以一方面根据自助旅游图书的文字、图片、地图等基本内容对图书价格进行合理确定;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作者的出版要求以及个性化程度的高低对图书费用进行确定,如封面设计和版式设计等。

其次,对于自助旅游类的图书,网络出版商除了加强与固定作者的合作,还可以将自助旅游纳入到网络出版的对象体系当中。在网络出版模式下,自助旅游者无需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自我出版,作者的投入风险有所降低,更容易实现自己的出版梦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自助旅游者出版图书的内在需求。对于网络出版商而言,拥有个人出版客户的数量越大,其获得的经济收入就越高。

再次,网络模式下旅游出版收入模式的构建,还体现在出版成本的节约上,网络出版通常不需要付出过高的物流费用、发行费用,其网络销售等形式也有助于营销成本的节约。

3.市场营销模式的构建

为了顺利实现自助旅游类的图书的价值,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市场营销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旅游类图书网络出版模式构建成功与否的关键。

首先,网络出版商可以结合自身的网络优势,搭建网络图书销售管理平台,销售自己出版的POD(按需出版)图书或者E-book图书。如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进行销售,或者与大型网上书店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其网络优势不断拓宽图书销售渠道。

其次,在网络出版模式下,旅游图书的网络营销工作需要在出版前对市场进行细分和准确定位,认真研究旅游类图书出版的产业容量和市场背景。例如,对自助旅游图书而言,由于超过80%的自助旅游者都会在出发前的6周内采购相关书籍,对旅游出行前美食、住宿、玩乐等信息具有迫切需求,自助旅游图书已经成为其顺利完成旅游行程的行为指南,尤其是随着中国自助游的兴起,自助旅游图书的市场销量必然会进一步增长。如《中国自助游》一书已经连续11年畅销,这与其对中国自助旅游市场的细分和准确定位是分不开的,对很多旅游者而言,该书是旅行者出行前的一个必备工具。

再次,旅游类图书的销售工作要重视品牌的建设,只有自助旅游类图书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畅销品牌,才能增强网络读者的购买信心,提高网络图书出版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旅游类书籍只有做到处处为读者着想,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便利,才能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促进市场营销工作的更好开展。

综上所述,中国旅游类图书的网络出版,可以给读者、出版商和发行者带来极大的便利,对我国旅游出版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是由于中国的网络出版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出版技术、版权保护、人才培养、管理监督等环节还存在很多弊端,作为旅游类图书的出版者和发行者,只有坚持以读者需求为中心,不断发挥网络出版的优势,探索出科学的网络出版模式,才能推动我国旅游图书网络出版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奕涵,俞益婷.国内旅游类图书出版方向转变探析[J].科技与出版,2012(11):18-21.

[2] 陈萍萍,汪亚明.数字出版背景下我国旅游出版的机遇与问题[J].中国出版,2011(12):43-44.

[3] 王书亚.网络出版市场的特点和网络出版的赢利问题浅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02): 251-254.

[4] 柳斌杰.中国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J].中国出版,2012(1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