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 “鲜果”style
2013-12-29周永琳
手机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在内容上,具备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交互性强等特点;在传播途径上,中间环节更少,传播与更新速度更快;在终端呈现上,形式更多样,携带更方便。
近年来的移动互联网热潮,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数字内容产品和服务方式日益凸显其战略地位。手机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在内容上,具备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交互性强等特点;在传播途径上,中间环节更少,传播与更新速度更快;在终端呈现上,形式更多样,携带更方便。在上下游关系中,手机出版为用户和内容提供商搭建了便捷、高效的平台,呈现出其开放性与自由性。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11亿,庞大的用户基数给手机出版带来广阔的市场。但是,手机出版并不是简单的传统出版的延伸,如何基于移动互联网这一传播渠道和移动终端开辟数字出版产品新的市场空间,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技术带来的变革生机
出版的本质是传播。在新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分发渠道、用户体验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内容的个性化。传统出版多以编辑为中心,手机出版则更多地以受众即用户为中心。这种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更强调内容的个性化。在内容的选取和分发上,对用户数据挖掘技术要求很高。第二,分发渠道的即时性。从用户角度,与手机出版对应的是用户的移动阅读需求,特别是快速阅读需求。用户希望在任意地点、任意时间、使用任意终端获取需要的信息。第三,用户体验的多样性。移动阅读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例如,用户在阅读的同时,要求双向多向互动、要求相互沟通等,这对产品的用户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信息传播方式不断变化的今天,手机出版的版权保护面临很大的挑战,其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出版主体不明确;二是出版监管难度增大;三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尚不成熟。那么,在上下游关系中,如何平衡内容提供商、服务商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理顺产业链条,就显得尤为重要。2012年11月,鲜果发布了CP(Content Provider,即内容提供商)自运营平台,把内容的运营和管理权交回内容版权方。此举为内容提供商提供了移动互联网入口,他们并从中受益,进而有动力为移动用户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内容。这次鲜果主导的上下游关系整合,源于对目前产业生态链的深刻认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行业普遍对内容版权不够重视,为内容版权方提供的流量和收入回报也极为有限,这也是目前传统媒体境况不佳的原因之一。鲜果尝试改变行业现状的目的旨在,用户要获得更多优质内容,需要优质内容提供商要活得更好:或者拥有更多的PV和曝光量带来广告收益,或者通过付费阅读赚钱。鲜果自运营平台推出后,内容提供商不需要制作移动客户端,也不需要定做WAP页面,就可以在移动互联网重新控制内容,甚至在自有的内容中植入广告,或做付费阅读尝试。而这一切,鲜果网只做规则而不做干预——“鲜果网(鲜果联播)是个报刊亭,我们只关心把最好的报纸和杂志摆放在最显眼的摊位销售,至于内容质量、广告、售价等用户会用拇指投票,订阅量和阅读量将说明一切”。鲜果网创始人梁公军这样认为。
个性化阅读决定市场的未来
在“个性化怎么体现”这个问题上,阅读产品主要分两派:一类是以用户行为为基础,分析兴趣图谱并进行推荐,如Zite、指阅;另一类就是像鲜果这样,以内容来源为基础,让用户自行订制,它的海外鼻祖是Flipboard。其中的“兴趣图谱”派,阅读的数据量远远大于音乐等内容,因而以目前的技术推荐还不靠谱。这里的确有用户需求的空间,也许会在语义分析等技术发展很久后能够实现,现在若只进行兴趣推荐,即使是少量的错误也会让用户产生不信任感,从而放弃使用产品。而“频道订阅”派,至少在内容源的质量、风格上能满足用户预期,即使未达到预期,用户也会认为是内容提供方的问题,不会怪在产品的头上。目前可以从这两种方式的海外发展情况进行验证:2011年8月,Zite以2000万美元被CNN收购,Flipboard独立运行至今,估值超2亿美元。其他方式还包括逐渐兴起的社会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产品最后要靠后端解决问题,比如,云端存储提高加载速度、积累7年的合作内容提供方和用户行为数据等。面对着这些问题,鲜果一直在着力为用户提供一个综合的阅读解决方案:个性化,我要的才给我,不相干的别烦我;社会化,互通有无,共同探讨,沟通无极限;移动化,随时随地读。我的数据放云端,各种设备放腰间,数据在各设备间是一致的。在这个解决方案里,阅读是分为三个层面的:一类是快阅读,类似新浪微博,最近接连融资成功的Circa阅读器便是这类,这一块由于已经有很好的播放媒体,鲜果暂时不涉足;另一类是深度阅读长文章的需求,鲜果旗下产品鲜果联播的定位便是满足深度阅读需求的用户;第三类是书籍,目前除了纸质书,还会有电子书,所以鲜果在这块也做了布局——鲜果读书。
为了让用户行为日志的分析更为细致,并最大限度反映用户阅读时的实际操作,鲜果会对数据中心的算法进行随时随地地优化。目前为止,鲜果的数据中心已经积累了40多亿篇文章,并保持每天500万篇的增量。但量大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因为那就跟堆满一地的衣服一样,同样会让人毫无头绪。最初,鲜果只设定“点击率”作为判断一篇文章是否能够成为“热文”的标准。但随后他们发现什么人读过这篇文章同样很重要,比如某一个很有名的IT博客作者,他的阅读和收藏动作带来的加权值应该更高。于是鲜果很快改变了“热文”的算法,把加权值作为其中一个关键的标准。现在,对用户阅读数据的深度挖掘已经决定了鲜果部分子栏目的内容。比如,对最受欢迎的文章和信息源进行排行的鲜果热点,便是全部由大量用户Digg出来的优质信息源、优质文章甚至优质评论组成的。根据用户行为日志,我们可以分析出用户阅读兴趣点的分布,进行个性化的新闻推荐,下次用户打开鲜果就能先看到我们认为他可能会喜欢的新闻。这样的个性化服务,更容易赢得用户的青睐。
产品服务仍需市场的考验
在这个信息快速消费的时代,信息越来越零碎,传播越来越快,这对移动数字阅读产品团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随着Pad产品和大屏幕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户的阅读体验相对于手机报时代已经有了一个质的提升。鲜果为用户提供的阅读体验是全方位的,它既包括对图文、应用操作本身的感受,也包括满足读者阅读行为中伴生的交流与分享需求。目前,用户可使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及人人网等社交平台账号登录鲜果网。同时,在鲜果平台可与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开心网、麦库记事、人人网等13个第三方平台的好友同步进行信息的分享和交流。
不仅如此,为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鲜果联播还为用户提供了独有的拷贝、搜索、翻译、百科与分享应用功能菜单,用户可通过“划词选取”(长按文章的任意词汇1秒钟)方式获得。借此,可在阅读每篇文章时,对内容进行复制、分享、翻译和搜索。做个性化阅读服务的公司有很多家,鲜果能够胜出,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鲜果的用户体验做得更贴近用户需求。鲜果在“云管端”三方面进行了布局。“云”主要是资讯数据中心、用户行为数据中心和精准推荐引擎;“管”主要是鲜果联播、鲜果阅读器、鲜果热点、鲜果社区这些内容频道;“端”主要是手机和平板电脑客户端、PC和智能电视等。多年的技术积累让鲜果做好了两件事:一是云端能力强、资讯比较全,用户点开应用和刷新的速度很快;二是高品质的内容个性化推荐和挖掘能力。这些能保证鲜果推出的资讯真正做到新鲜、清爽、有营养。而在端方面,截至目前,鲜果联播已完成iOS、Android、Windows Phone、Windows 8平台的全线覆盖。
鲜果之所以推动这样的变革,是因为,鲜果认定,未来的阅读市场会很好,优秀的阅读服务对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都很大,但是现在问题很多,最大的几个问题是:信息太零碎、散落在各处;噪音太大,无价值的泡沫信息太多;不同设备、不同工具间相互割裂,不能同步。
未来,鲜果还将在优质内容的整合、海量数据的挖掘及精准分发、高品质的阅读体验等方面下最大的功夫,希望提供最优秀的阅读服务,新鲜清爽有营养,让喜爱阅读的人都能享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