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产学研互融模式探析

2013-12-29周慧芳

出版广角 2013年12期

[摘要]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正式提出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国内的诸多高校和企业不断摸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这对于高校和企业具有积极的互补意义。我国目前的产学研模式主要将企业主导以及政府主导作为基本形式,不管是高校、企业、观念,还是政策方面都存在问题,高校要明确自身的职能和定位,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要选择正确的出版产学研模式,形成适合我国的产学研互融模式。

[关键词]出版;产学研;互融模式;对策;意义;作用

[作者简介]周慧芳,盐城师范学院。

当前形势下,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我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出版产学研教育模式已取得一定进步。但因自主研发水平以及经济体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出版产学研发展水平不高。如何突破出版产学研发展的瓶颈,加强出版产业对国家经济科技竞争力所作出的贡献,已经成为我国出版产学研研究工作最为主要的方向。

一、出版产学研模式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出版产学研就是指杂志社、出版社、报社等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这三者将创新作为根本目标开展的各种合作,出版产学研注重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将生产试制、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市场营销一体化,进而达到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的共赢。在多年的出版产学研实践过程中,产学研这三者结合产生了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企业是学校的依托,为学校提供丰富的资金和资源,学校和企业共同为出版业培养出大批勇于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并且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以及技术支持,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落实出版产学研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增强国家的竞争力。

二、出版产学研互融模式研究

1992年,我国大力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的工程,企业、科研院所以及高等院校这三者都逐渐加入产学研合作之中。通过实施出版技术咨询、出版技术开发、出版服务以及出版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等企业同科研院所、高vukF2emSTL4F28bcyk/OeA==校之间形成共同发展、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以及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有效促进了经济、教育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2007年,中共中央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已经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一种将市场作为导向,将企业作为主体,产学研相互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效提升出版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当前形势下,我国出版产学研互融模式主要有:

政府主导型的出版产学研合作模式。政府主导型是指为了提升区域以及国家科技经济的效益、水平以及质量,就某一企业的难题和难点设置作为项目,广泛开展招标活动,组织出版产学研联盟,将和高校以及企业合作的重点项目纳入地方或者国家发展的规划中,有重点、有目的地资助某一大型的出版产学研项目。比如,地方可以和科技部、教育部联合成立出版产学研办公室,专门负责组织和开展出版产学研的工作,设置出版产学研重大的项目、招标项目、企业的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及出版产学研引导项目等,进而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

企业主导型的出版产学研模式。杂志社、出版社、报社等企业为了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满足市场的诸多需求,以依托研究机构、高校开发或者共同开发等形式,寻找科研机构以及高校的出版技术开发、出版技术咨询、出版技术服务以及出版技术支持等活动,就改进工艺、新技术等方面提高杂志社、出版社、报社等企业的技术储备和经济效益。

高校主导型的出版产学研模式。指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结合当今的社会资源优势,创办高科技产业,开办经济实体。这一种模式要求高校自身建立起实践基地以及科技产业,进而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本质上实现出版产学研相结合这一目标,目的在于达到高校在产业上出效率,在科研上出水平,在教学上出人才。这是一种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持以及科研技术支持的产学研互融模式。

校企联合的出版产学研共建模式。指高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和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共同建立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多种载体,企业以及高校共同派遣一些科技人员、学生和教师,使他们能够共同开展相关的出版研究项目。这一举措不仅能提升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等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为高校保持自身学科优势提供了一定的支持。这一种模式已经成为企业和高校这二者联合培养面向生产、面向技术开发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包括继续教育、员工进修培训、联合培养、定向招生、校企人员互相兼职、校企共建产学研基地以及出版产学研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

三、开展出版产学研教学的对策

1. 高校明确自身的职能和定位

我国高校具有服务社会、发现科学以及培养人才这三个主要的职能,高校要在出版产学研培育过程中明确自身的职能,将育人作为根本。不管采用哪一种模式来实施产学研合作,都不能够忽视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发展以及促进人发展的社会功能,这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开展一切教育互动的本质。因此,开展出版产学研合作的前提就是人才培养。高校要积极转变观念,提升其对出版产学研结合重视的程度,特别是在教师的认可角度以及管理角度上,高校必须要从政策的角度出发,积极开展出版产学研,对有能力、有头脑的教师进行鼓励和支持,真正将高校发现科学、培养人才以及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落实到实处,不能单纯以论文、学术对教师开展出版教学研究的成果进行评价,更不能压制教师。与此同时,高校还要注重转变教师的观念,让教师认识到科研工作必须要重视企业和市场的双重需求。

2. 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要选择正确的出版产学研模式

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选择合作模式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选择符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自身发展需要以及市场需求的出版产学研合作模式。比如,研究性的高校要将研究生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培养出创新型和复合型的出版人才,高校的科研还要围绕原创性基础理论以及技术创新来开展,出版产学研合作必须要走上高精端的道路。与此同时,还要强化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建立适合企业和高校需求的出版产学研模式,使二者的出版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

3. 明确出版产学研的核心

出版产学研的核心是企业的需求导向。过去人们所开展的科研工作通常都是一种供给模式,也就是高校的科技人员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角度出发,对那些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课题来开展科研活动,在取得一定成果以后,科研人员再去找企业进行应用,找市场进行推广。近年来,出版业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过去的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出版业的发展,只有将企业的需求作为核心,高校所开展的研发工作才能够更加具有实践性以及创新性。

产学研是一种需要三方进行全力配合的教学模式,在出版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用产学研教学,不仅可以将单一教育体制存在的漏洞完善,更加能够将现有企业研究的成果很好地转化成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