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好编辑
2013-12-29沈元勤
今年3月我参加百道网举办的“中国好编辑推选颁奖典礼暨中国好编辑论坛”,会上表彰了全国人文、教育、科技等各类好编辑80名,由聂震宁、董秀玉、胡守文等著名出版人作为颁奖嘉宾并演讲,印象深刻。4月适逢第2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有位记者问我,出版社如何推动全民阅读,我首先想到的是,出版社应该多出好书,而好书主要依靠好编辑。
当前,我国的阅读率并不高,“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布显示,我国2012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比2011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这已经是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上升。但人均阅读纸质图书仅4.39本,与往年基本持平,相对于发达国家人均读书十几本、四五十本还相差很大。人均读书不多,同大家工作、生活节奏快,没有时间读书有关;同消费观念有关;同好书不多、原创不足也有关。当然人们越来越多通过网上、手机等获得知识,这也是阅读。我国每年出版图书已近40万种,但销售总量还不及国外一家出版集团的销售额。从出版大国迈向阅读大国、出版强国,中国编辑任重道远。
好书是读者争相追逐的,也是编辑孜孜以求的。什么是好书?感动人向善、向上的书是好书;提高人素质和技能的书是好书;能留传久远的书是好书。其实在当今,真心能做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各行各业服务的书肯定是好书;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书肯定是好书。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爱读书、读好书,希望好书能影响人的一生,通过好书阅读,使人自觉去做好人,做一个有责任、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懂得创造幸福生活的人。就是我们在职场上的人,也希望好书能不断提升自己,能帮助大家事业有成,能推动各行各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这些好书需要编辑去发现、去策划,去沟通优秀的作者进行创作。好书需要有责任、有学问、有能力的编辑去实现。好编辑首先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领会国家之需、社会所望,才能懂得去做什么,为什么而做;其次要有做好书的能力,如学习力、调研力、创新力、鉴别力、编辑力等,善于选择和优化。只有深入读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才能有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才能做出大家喜闻乐见的好书。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面向国际市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编辑要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和开阔的国际视野;随着数字出版转型的加快,编辑要有运用现代数字技术的能力;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出版社需要良好的效益,编辑要有市场意识和策划能力。当一名好编辑,既要是本领域的专家,又要是多面手,才是出版社的难得人才。
社会上很多人对编辑不大了解,以前知道得多的是编辑为人做嫁衣。这些年出版业增加了很多新编辑,他们刚入职时,也不太了解这个职业,有的就认为是审审稿,改改错别字,其实编辑也是一门专业,好编辑是有大学问的,好编辑通过策划的一本好书,对社会可能会产生巨大影响。传统上的编辑主要指图书编辑,现在报纸、期刊、电子、音像、影视、广播、网络出版都需要好编辑,可能工作上有些不同,但都是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只是传播的形式不同,其编辑价值都是一样的。
编辑是龙头,编辑工作是出版的基础。一个出版社有无影响力,同社领导尤其是社长、总编辑有很大关系,与体制机制也有关系,但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批好编辑。好编辑需要引导、培养、重用、呵护,也需要宣传,让更多的青年学子乐于当编辑、善于当编辑,在这个大时代演绎更精彩的编辑部故事。
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后,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融为一体,我国将迎来大传媒时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更大的编辑队伍,更需要越来越多的好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