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路径探索

2013-12-29刘骞

出版广角 2013年15期

[摘要]出版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落实出版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涉及出版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需要出版业各方面共同努力和资源的有效整合。出版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要想在变化莫测的市场中持续发展,均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唯有高举出版集团文化大旗,不断创新出版集团文化建设,打造团结和谐、开拓创新的学习型团队,才能实现出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关键词]出版集团;企业文化;思考;路径

[作者简介] 刘骞,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集团作为文化产业的大军,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愈发彰显其特有的企业文化。出版集团企业文化既有企业文化的共性,也有其意识形态固有的特质。它是出版集团在健康发展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战略、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品牌形象的总和。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出版集团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的使命,承担着宣传时代主旋律的责任。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知识爆炸化、信息多媒体化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集团提升和完善经营管理的必由之路,是出版集团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树立品牌、做大做强的迫切需要,也是出版集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制胜法宝。

一、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1. 企业文化是出版集团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企业文化包涵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物质层面是显现的,它包括出版集团的logo标志、获奖图书、畅销图书、品牌形象、广告宣传等;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包括公司理念、价值标准、精神面貌。企业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非物化要素,硬实力是衡量企业做大做强的标准,软实力是整合和运用硬实力的能力,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支撑要素,是最终实现企业运营效能最大化的关键能力。企业软实力理论指出,价值理念是软实力灵魂,价值创新是软实力的最高形态。以此“战略指针”定位,才能形成企业持久、牢不可破的核心生产力。企业文化的精神层面也是企业的上层建筑,它是企业理念与员工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因此,企业软实力是企业文化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集中体现。

2. 企业文化是出版集团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俗话说:“5年企业靠人格魅力,10年企业靠制度管理,50年企业靠文化建设。”企业的发展根植于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与发扬。如今出版集团由原事业单位改革为自收自支的企业法人单位,在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下,在民营书商风起云涌的时代下,在多元产业资本的挤压下,出版产业的编、印、发环境日趋严峻,出版集团需要在这些挑战中走出一片新天地。除加强打造优秀出版产品,拓展图书销售渠道外,更重要的是发扬、继承、创新出版企业文化,为出版产业企业文化注入新鲜血液,让出版集团保持勃勃生机,让员工充满昂扬斗志。通过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打造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哲学信仰,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出版领域立于不败之地。

3. 企业文化是打造出版团队的智力支持

出版集团的竞争和发展与人才建设息息相关。打造一支政治素质硬、业务技能优的团队,需要我们拥有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企业文化。在出版集团生产经营建设中,要以人为本,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鞭策、约束制度,保障企业文化有效开展,推动企业文化深入建设,形成出版集团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的良好和谐文化氛围,使出版员工自觉自愿地与出版集团同呼吸、共命运。

总之,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文化,更是一种制度文化。在优秀健康企业文化的感召下,出版集团全体员工才会心怀自豪感、责任感、归属感。在这样的企业和员工共同营造的文化氛围下,所推出的产品和服务才具备极高的附加值,也更容易被市场与消费者所接受和信赖。

二、如何抓好抓实出版集团企业文化

1. 以人为本,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使员工自觉投入到出版集团跨越发展中

出版集团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是企业员工在长期共同工作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只有以良好、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去引导、规范员工的行为,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人翁作用,激励员工为企业的跨越发展而共同奋斗。《企业法》《劳动法》《工会法》等对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与落实主人翁地位作了许多规定,出版集团文化建设应以法律为准绳,以人为本,紧紧围绕保障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展开。具体来说,一要保障员工政治权利,使广大员工通过职代会等形式管理企业;二要保障员工合法经济权益,增加员工福利,改善员工生活;三要保障员工工作、休息的权利。同时,在出版集团文化建设中,应紧密结合出版产业时代特色,宣传出版政治导向、创新发展理念、市场竞争观念、图书质量标准、员工发展规划等。出版集团应采取多种激励手段,激发L6m+MtTxu4NpLwbu87df5Q==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促使员工自觉投入到出版产业建设中,充分发挥出版集团文化的凝聚力,促进出版业跨越发展。

2. 齐抓共管,全方位、多形式地开展出版集团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

出版集团既是一个意识形态领域有机运转的生产系统,也是一个小社会。企业文化渗透在出版产业的方方面面,如何建设好优秀的出版集团文化,使出版产业充满生机活力,需要出版集团党、政、工、团、妇齐抓共管、互相配合、相互促进,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企业文化活动。诸如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定期研究企业文化建设和活动的部署安排、统一规划、协同操作,让全体员工踊跃参加。积极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党、政、工、团、妇等工作角度出发,落实企业文化各项活动的实施。出版集团在员工自发的基础上加以组织引导,组建一些企业文化团体,如合唱团、球协、书协、美协、舞协等。在企业党委的指引下,各文化组织可以经常开展文化活动,建设企业文化基地,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员工“上班干劲十足,下班玩得开心”,切切实实地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这样在寓教于乐的各种文化活动中,不但培养了员工的情操,增进了员工间的团结,而且培养了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促进了企业的和谐。

3. 以企业文化为抓手,增强管理,建设一流队伍,为企业迎接市场挑战提供人才保障

优秀出版集团必须要有一流的员工队伍,一流的员工队伍必须具备先进的思想观念,先进的思想观念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培育。在新形势下,出版集团应结合国内外形势,从员工思想观念转变入手,强化经济效益是企业的命脉,强化企业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为提高出版集团经济效益,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图书产品质量,树立出版品牌形象,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人事薪酬、绩效考核等制度改革中,要强化对员工的培养与考核。利用企业门户网站、报纸、宣传栏广泛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准则、先进事迹等,让企业文化渗透到出版企业的经营管理、生产经营中,使员工深知自身与企业是“荣辱与共”的关系,深知出版集团发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增强企业队伍的团队精神、荣辱意识、危机意识,为出版集团迎接市场挑战奠定思想基础与人才保障。

企业文化是出版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事关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出版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落实出版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涉及出版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需要出版业各方面共同努力和资源的有效整合。出版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要想在变化莫测的市场中持续发展,均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唯有高举出版集团文化大旗,不断创新出版集团文化建设,打造团结和谐、开拓创新的学习型团队,才能实现出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才能使出版集团在市场竞争中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