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技术在传统纸媒发展中的新思考
2013-12-29成爱萍
[摘要]在新技术环境下,传统纸质媒体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实现自身的发展是亟须关注的问题。二维码可以灵活地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为实现传统纸质媒体与互联网的实时交互提供渠道,应受到研究者的充分重视。我们应清晰地认识二维码技术在传统纸媒应用中的新价值和存在问题,促使二维码在传统纸媒的成功应用,增强传统纸媒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时尚性。
[关键词]新技术环境;二维码;传统纸媒,新媒体
[作者简介]成爱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图书馆。
在新信息技术条件下,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以报纸和期刊为代表的传统纸质媒体如何寻求出路和发展,一直是讨论的热点。目前出版界达成共识的是:传统纸质媒体只有在不断完善和丰富内容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技术环境,利用各种新的技术手段丰富自己的功能,提升自身的价值,才可以有效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为传统纸质媒体找到出路。在这种共识下,二维码技术由于能够迅速地实现传统纸质媒介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互动,把线上与线下有效结合起来,因此备受关注。
一、 新技术发展环境下,纸媒所受到的冲击与其传统优势
伴随着新技术崛起的新媒体,因其个性化程度突出,形式表达多样,受众可选择性多,发布信息迅速等特点,在传播速度、传播的信息容量和互动性方面不断冲击着传统纸质媒体的发展。传统纸媒因受版面的限制,容纳信息量有限,并不能集音频、视频、文字、图像、评论互动等多种转播形式于一身,并不能像新媒体一样给大众带来丰富多彩的感官体验。面对新媒体具有强大云技术平台的挑战,传统纸媒越来越不能完全满足受众对媒体内容的要求。加之传统纸媒因其发行有时间限制,发行周期长,不能满足受众对高效信息传播的要求。而且,传统纸媒缺乏与大众的互动,通常仅能采用信件、电话、邮件等附加形式实现互动,这些环节的增加导致时间的巨大消耗,因此无法满足大众的需要。但新媒体却能让受众与媒体之间的互动更为及时迅速,读者可以第一时间在新闻的下方留言,发表观点、讨论新闻,这不仅使读者与媒体的互动更加紧密,也使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沟通更加紧密。
传统纸媒由于版面限制、发行时间限制和互动性不足等原因明显受到新媒体的强大冲击,但是,传统纸媒所具有的信息内容权威、媒体品牌深入人心和采编更加专业等传统优势也弥补了新媒体的某些不足。在新媒体广泛普及的同时,信息碎片化的趋势也愈加明显。新媒体环境中各种声音此起彼伏,说法不同、评论不一的现象也导致虚假信息的大规模传播,信息误读、片面解读等问题也时常发生。此时,主流媒体,尤其是传统纸媒更加客观、深度、有说服力的报道,可以对新媒体中的信息进行过滤和“把关”,引导社会舆论的正确方向。而且传统纸媒具有信息供应的独家优势,具有强大的后备资源,传统媒体发表的文章,经常会成为各大网络媒体争相刊载的对象,成为其重要的信息来源。基于以上分析,具有客观、公正和权威等特点的信息内容正是传统纸媒的核心竞争力与最大优势。
二、 二维码技术在传统纸媒运用的价值
二维码(Two-dimensional bar code)又称二维条码,是将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排布在二维方向平面上以形成黑白相间的矩形方阵,由一个二维码号和一个二维码矩阵图形以及下方说明文字组成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新一代条码技术。从2006年8月二维码传入中国以来,二维码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
二维码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技术,为纸媒成功“上网”提供了方便。如报纸印刷二维码,智能手机里的快拍二维码识别软件可以方便地让读者轻轻一“扫”,就可以快速登录报纸存储的网页,读者不仅可以阅读报纸中的最新资讯,也可以边看报纸,边利用手机对报纸中的相关报道进行评论与互动。二维码技术的应用为传统纸媒进入互联网提供了快捷的转换接口,缩短了传统纸质报纸与阅读者的距离,增加了读者阅读报纸新闻的时尚性与互动性,并极大地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 内容呈现从有限变为无限
利用二维码技术可以使传统纸媒在内容呈现上从单纯的文字报道和新闻图片方式转向综合视频、音频和超链接的多媒体内容呈现方式。读者在阅读时不仅可以阅读单纯的文字,更可以通过链接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传统纸媒的内容在二维码帮助下实现了广度和深度的延伸。由于版面问题,传统纸媒所受约束较大,每期的信息量有限,而且携带不方便,检索工程量浩大。但运用二维码技术之后,传统纸媒就能够与网络连接互动,从而不限量地拓展报纸版面。读者扫描二维码进入网站后,可以方便查找自己喜欢的内容。如今报纸在很多年轻人眼里不受欢迎,不是因为当代年轻人不喜欢读报,而是因为报纸的无规则排版和有限的内容满足不了年轻人的需要。但是二维码技术的应用与普遍,可以使读者轻松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索引,然后刷码进入,实现随心所欲的阅读。
2. 交互模式从单向变为广泛的互动
随着新技术环境下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与受众实时互动成为当前受众的普遍要求。但与新媒体实时实现互动的显著优势相比,传统纸媒的互动缺乏时效性。二维码的运用可以有效弥补这种低效的缺陷,读者通过二维码链接网络之后,可以多种方式地与传统纸质媒体进行互动。如读者可以即时对文章的观点提出看法,对信息进行补充,也可以参加读者调查、有奖竞猜等活动,还可以直接连通报刊的官方微博或 SNS 主页成为其粉丝,持续关注传统纸媒的其他内容。如今伴随着安卓智能手机的上市与普及,轻松扫描二维码已成了许多人每天必做的事情,智能手机用户不但可以用自己的手机下载专门扫描二维码的软件,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百度等日常软件上拥有的二维码扫描程序对二维码进行扫描,使大众轻松接近二维码。而且读者制作二维码也非常简单快捷,只需下载二维码生成软件,就能够把想保留的信息快速转化成二维码,然后运用二维码相关网站中的信息链接第一时间传送给纸媒。
3. 丰富传统纸质媒体广告的形式,达到广告的精准投放
如今二维码已被许多商家和企业应用在广告领域,在纸媒中插入二维码刊载广告不但能够丰富广告的形式,还可以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受众可以方便地在纸媒上查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广告,然后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商品的详细信息,这不仅取代了传统纸媒的广告投放方式,而且还节约了纸媒空间,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与此同时,广告投放商可以准确知道每个二维码的刷码量,从而判断大众对广告的兴趣度和认可值,纸媒同样可以用此类广告的准确回馈数据与投放商进行“谈判”,以此争取更多的广告收入。
三、二维码技术在传统纸媒中的应用前景
虽然二维码技术可以为传统纸质媒体提供一条在新技术环境下实现自身内容、交互性更加丰富,从而打破传统纸媒当前困境的新出路,但是我们也应清楚认识二维码为传统纸媒带来的变革只是能让传统纸媒追赶新媒体发展的步伐。并且,对比像美国、德国、日本等这些应用二维码技术相对纯熟的国家,我国仍处在二维码的市场推广期,二维码的应用能否达到理想状态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我们在看到二维码对传统纸媒实现自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时,更应该重视二维码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 对智能手机过分依赖
二维码作为连接传统纸媒与网络的媒介,它需要一个扫码终端来完成解读。针对大多数受众人群,最方便易行的扫码终端就是智能手机,拥有智能手机无疑成为实现传统纸媒“移动阅读”的门槛。虽然智能手机在社会上越来越普及,但年轻人居多,而对于习惯报纸阅读的大多中老年人来说,智能手机还不够普及,这就形成一种矛盾——有智能手机进行扫码的年轻人大多不喜欢阅读报纸,喜欢阅读报纸的大多中老年人又没有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限制了二维码的扫描,这也是二维码技术在传统纸媒发展的一大瓶颈。
2. 二维码是把双刃剑,数据信息传输同时可携带手机病毒
作为一种信息导入方式,二维码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带来不少问题,如恶意程序、木马病毒、钓鱼网站等一系列负面东西都可以通过二维码迅速进入手机。一旦用户扫描此类二维码并实现连接,就会瞬间在联网状态下泄露手机里储存的个人私密信息,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因此,现在很多安全部门都提倡不要见码就刷,要先确定二维码的生成来源是否安全可靠。
3. 普通大众没有养成一边阅读报纸、一边扫码的习惯
大多数受众习惯网络媒体信息的全面方便,习惯纸媒的权威深度,但是大多数人却不习惯边读报纸边扫码。这是一种全新模式的阅读方法,一种有别于以往的阅读习惯,这种阅读方式与阅读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培育,这种双相结合的方式固然很好,但是能否得到大众认可仍是一个问题。
总之,我们要重视二维码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促使二维码在传统纸媒的应用,增强传统纸媒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时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