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西部地区需要什么样的新丝绸之路

2013-12-29杨恕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3年23期

【作者简介】

杨恕,兰州大学原副校长,中亚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中亚、反分裂、反恐、地缘政治、国际关系理论。

主要著作:《转型的中亚和中国》、《世界分裂主义论》等。

摘要 从我国发展的历史来看,西部地区具有重要战略价值,西部地区的发展也一直是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倡议者,但它不可能由我国单独实现,需要与沿线其他国家充分交流合作。我们应当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依托,带动中国西部地区向西开放,加强西北省区与中亚、欧洲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向更高水平发展,惠及西部地区的各族民众。“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现非一日之功,短期和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一定要做好,切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西部大开发 向西开放

“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构想提出之后,丝绸之路沿线的西北各省区的政府和民众对此热情很高、期待很多。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一些媒体和公众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解读尚存一些误解,笔者想借此机会谈谈自己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

“丝绸之路经济带”绝不是海洋战略受挫后的折衷选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教育、文化、交通、国防、科技等各方面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东部沿海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全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例如,按照国家统计局去年公布的结果,以人民币为单位的甘肃省居民人均收入和以美元为单位的上海市居民人均收入差别不大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若长期得不到改变,势必将制约未来的整体发展。西部地区要获得快速的发展,并逐渐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除了国家不断加大扶持投入力度和西部地区民众的艰苦奋斗以外,西部地区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与邻近的中亚等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是重要条件。

中国面向周边和全世界的开放格局也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全方位外交的应有之义。除了继续扩大向东开放以外,向西开放也是国家发展战略上全方位开放的需要和国家发展与战略升级的需要。近年来,国内学界对于向西开放的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有所提高,有学者甚至还提出了所谓的“西进战略”。对此,笔者认为使用“向西开放”较之“西进战略”更为妥当,毕竟从世界历史上来看,“西进战略”往往与军事扩张和对外征服相联系,在对外交流中容易引起误解和不必要的麻烦,而“向西开放”的概念则更准确。

当前有观点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向西开放战略是我国外交向东发展遇到挫折以后才提出和实施的,是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或“亚太再平衡战略”压力下的选择,是与东部邻国海洋权益争端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而在西部方向上的突围。这种观点忽视了国家西部地区发展战略的历史延续性,在认识上有严重的错误,应该纠正。美国的全球战略很清楚,就是要在全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成为具有影响、甚至支配性的力量。实际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和其他利益也在增加,它现在在欧洲要做的事少了,在亚太地区要做的事多了,所以在军事上也必然要向亚太转移,对此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即使美国的战略重心没有东移,中国也需要向西开放,这是中国全方位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向西开放与美国的战略东移和东部沿海形势无关。

改革开放以来,造成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东部沿海地区依托区位优势,不断扩大与深化对外开放,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是重要原因之一。相较而言,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广大的西部地区受地理环境封闭、基础设施水平差等因素的制约,对外开放的水平远远赶不上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因此与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大的差距。“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适时提出,对于扩大我国的向西开放和促进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应该加大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力度。

从西部地区的发展实际看中国、中亚与欧盟

从我国发展的历史来看,西部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西部地区的发展也一直是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学者向国民政府建议开发大西北,但是由于连年的战乱和当时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开发西北的计划并未得以实施。及至五六十年代,中央开发西北的计划才最终得到落实。出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考虑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中央当时对西北地区的发展投入巨大。以甘肃省为例,这一时期国家在甘肃陆续兴建了许多大型项目,甘肃中部地区聚集了当时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铜冶炼、石油化工机械等工厂;为了加强与苏联的经济文化交流,当时还规划了兰州至阿拉木图的国际铁路线。但后来西北地区的发展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这与当时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有关。主要是由于上世纪60年代以后中苏关系恶化,我们的向西开放被迫中断,国家在西北的发展战略也相应做出了较大调整,很多大的项目停工或下马,西北的发展明显减慢。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的缓和以及此后中亚国家的独立,向西开放再次被国家提上议事日程。当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丝绸之路计划”等构想,但是大力修建的第二欧亚大陆桥(之前还有一个第一欧亚大陆桥①)实际上是沿古丝绸之路展开的,丝绸之路是它的主干方向,向西开放的意图是明显的。1960年代停建的中苏国际铁路开始重新修建,至1990年(由于车站建设等原因,正式客货通车是在1992年9月)完工,这标志着第二欧亚大陆桥的正式建成。鉴于历史上丝绸之路在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当时人们对于第二欧亚大陆桥可能带来的经济发展以及路桥本身建设提出了很多战略构想甚至具体的计划,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还提出了一个希望西北几个省区“联合起来走西口”的口号。但是有两个因素限制了西北地区的向西开放:内因是整个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整体对外经济交流能力不足,不具备开放条件;外因是中亚五国在苏联解体后尚处于经济低谷和调整期,而第二欧亚大陆桥开通时正是中亚这些国家包括俄罗斯经济状况最糟的时候(俄罗斯经济经过1992~1996年才大致停止了经济衰退)。

尽管如此,第二欧亚大陆桥的开通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现具备了必要的现实条件,特别是交通条件大大改善。丝绸之路现代交通线的畅通仅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得以建成的必要条件,而它的实现还需要具备其他一些条件。譬如,交通线沿线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和产业布局等。按照经济地理学的解释,“经济带”的建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一定密度分布的城市,二是城市之间经济构成有比较多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向西开放既需要有我们自身的基础,也需要相关国家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不可能成功。这些条件在20年前是很差的,199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仅有4.6亿美元。

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实施,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和投入力度,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成就明显。从现在的条件来看,西北地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对外开放的现实基础;与此同时,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亚五国的恢复性增长期也已结束,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具备了开放联合的基础。201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460亿美元,阿拉山口铁路进出口货物总量达到了1151万吨。

此外,向西开放不仅要考虑中国和中亚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中国和欧洲、中亚与欧洲之间经济贸易发展的条件。欧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贸易伙伴,中亚与欧洲的经济贸易增长也非常快。2011年,哈萨克斯坦与欧盟的贸易总额达到了538.16亿美元,同年,乌兹别克斯坦与欧盟的贸易额也达到了23.67亿美元。中国、中亚、欧盟三个板块的经济都在发展,这样“丝绸之路经济带”就不仅仅是中国与中亚之间的开放合作,还有更强、更大范围的带动作用。上述条件使得“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实现条件更趋成熟,现在提这个问题也就比较现实了。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长期的全局性战略

尽管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施条件相较于20年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并不是说它的基础就很好。从长期看,这个大区域的经济合作是个可期待的目标,不是空想。但从当前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仅仅是一个构想,中央还没有成熟的规划。“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现也非一日之功,切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想在很短时期内马上看到明显发展是不可能的,至少要制定一个为期30年的计划,短期和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一定要做好。从中央到地方都需要做好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尤其沿线各省市区不可贸然着手。一些地方急于制定计划,向中央要资金、要政策,这可以理解,但并不是恰当的举措。首先要搞清楚,西北省区为什么经济发展落后?为什么改革开放30多年了,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依然很大?中央和地方曾经制定和实施了的政策措施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不先实事求是地研究清楚这些问题、理清思想,而是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发展计划和目标,其结果只能是再次失望。有些人甚至提出通过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使中国经济重心西移,这是不可能的。

在此笔者想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简单谈一谈如何规划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问题。我们应当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依托,带动中国西部地区向西开放,加强西北省区与中亚、欧洲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向更高水平发展,惠及西部地区的各族民众。而在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两对关系:

其一,西部大开发与向西开放的关系。对于不发达地区来说,发展是开放的基础,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走出去。我们一方面应该看到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与国外的经济贸易交流,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只有西部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去了,对外开放的水平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中国西部向西开放首先是向中亚开放,中亚并非是一些人想象中的比西北还落后的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西北地区和中亚没有互补关系,中亚需要的商品多数西北也不能制造,这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

其二,西北地区向西对外国开放与向内地其他省区市开放的关系。如果西部内陆地区整体的经济发展上不去,西部边疆地区与内地的经济联系甚至弱于这些地区与国外的经济联系,将会对国家的领土与主权安全带来十分严重的威胁。现在国家大力在新疆搞“跨越式发展”,新疆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很快,但是作为丝绸之路重要地段的甘肃省经济发展仍十分落后,在西北五省区也处于落后状态,不仅对外经济交流能力差,甚至与其他省区市的经济交流与合作能力也比较薄弱,甘肃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势必也会影响到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实现。

鉴于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施过程中,国家不仅要重视新疆等边疆省区的发展及其对外经贸联系,也需要大力扶持甘肃、陕西等西部内陆省份的发展,并促进新疆与这些省份的经济合作。目前,西部大开发、新疆跨越式发展都是走出去的基础。但是在国外,主要靠国家行为,而不是西部省区,特别是在前期。

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各方心态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提出来之后,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其在沟通中外经济交流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辐射作用,而对其在促进东西方人文交流方面的作用远不够重视。“丝绸之路”概念最早的提出者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认为,丝绸之路是中国和欧洲之间的贸易通道,其实它还发挥着国际文化交流的通道作用。从历史上来看,沟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商品流通的通道,也是一条科技、文化、哲学、宗教、艺术的交流之路。不仅中国的丝绸、瓷器通过丝绸之路被运到西方世界,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丝织技术也被输往阿拉伯世界和基督教世界,实际也输出了相关的科学思想,但是直到现在,中国人没有写出专门论述这个问题的文章。与此同时,原产于欧洲的景泰蓝烧制技术,阿拉伯世界的算术、天文、历法,佛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祆教和犍陀罗艺术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西方之间的人文交流对于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意义很大。1956年,中国和苏联关系良好的时候,曾联合拍过一个纪录片《阿拉木图—兰州》,就是两个国家的摄制组,沿着丝绸之路拍的,那个片子拍得很好。在一个关于中亚问题的国际会议上,笔者曾遇到哈萨克斯坦的一位知名学者,他说之所以中亚国家一些人现在将中国经济的增长视为威胁,其中一个原因是的经济扩张太快了,政治和文化没有跟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各国各族民众之间的人员往来、人文交流对于促进东西方的经济交流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夯实各国经济交流的民间基础,促进各国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地区稳定。

“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提出以后,国际上的反应各不相同。中亚各国的反应也并不相同,一些国家态度很积极,还有一些国家尚未有明确态度。中亚的学者也提出一些问题,你们到底打算怎么做?具体计划是什么?打算投多少钱?投到哪儿?他们知道这是很大的一个大区域经济发展计划,但自身能力不足,希望中国有更多的投入。欧洲国家的态度较为冷谈,俄罗斯则持观望和怀疑的态度。俄罗斯学者说,你们现在到底打算怎么做?你们对上海合作组织怎么想?俄罗斯还担心一点:对它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会造成什么负面影响?当然,这些东西我们在研究,他们也在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现在只是战略构想期,没有什么很成型的想法。这需要一个比较耐心、艰难的磨合过程。此外,“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这两个已经存在的组织会产生什么影响?现在国内一些学者担心,上海合作组织在经济合作方面多年来进展不是很大,推动很困难,你再提出一个新的概念会不会冲击上海合作组织在这个地区的合作?这一点不仅我们在研究,俄罗斯也在考虑。

我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倡议者,但它不可能由我国单独实现,因此,需要与沿线其他国家充分交流合作。当前,国内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热情非常高,甚至一些看法透露出这样的认识:“丝绸之路经济带”是由我国单方面在建设。这种认识是一厢情愿的、不妥的。这个构想的实施依然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

注释

第一亚欧大陆桥,以俄罗斯东部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为起点,通过世界上最长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通向欧洲各国最后到达荷兰的鹿特丹港。

责编/郑韶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