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是一间大教室
2013-12-29王玉清
所有动植物在田野里,都是奋发向上的莘莘学子。
不信你看,点播在麦地里的蚕豆开花了,从蚕豆花的黑眼圈下,蚕豆荚偷偷爬出来,鬼精鬼精地探身到麦禾中,模仿一条条大青虫,好让你待在座位上莫动,忍住莫动!茅草花,小个子,粗着肚子发着急,举起一把小白伞,想跟芦花去比试,也不想想,现在是什么季节!荞麦花,漫天雪,开在三角形的嫩叶腋窝里,被风一吹,颤颤巍巍也要飞。油菜荚满田满野,像是些小小营养师,携了油料来调味,专为伙伴们长力气。
你再看看溪头地角——
成熟了的绿豆粒,一兴奋就会跳出来,一跳跳到了池塘边,一落落进了乌龟眼,一变变成老乌龟的灰绿色眼珠子,且正在头脸两边不安地乱转呢。
——这个,纯属雕虫小技!
端端正正的芝麻们,站在大片荒坡上,好长时间无人闻问,芝麻花儿脸一白,不由扬起脸,把细白瓷茶杯端起,镇静地细细品呷回味,好像悠然问我:“看我跟白玉兰花相比,是不是同一个样子?”荠菜花也叫地米花,只要给她一小块沙地,哪怕零零星星,邋里邋遢,她也要白牡丹似的,绽放出银色的面子,虽然她随和恳切,一直低到尘埃里……
确确实实,田野是一间大教室。
生活在宽敞明亮的大教室里,心情舒畅的青蛙像一块鸣叫的翠玉;麦穗上面的小飞蛾,像一颗颗葵花籽;大白蛾粉粉地飞起来,要不是肚子溜圆,可以媲美白蝴蝶……令我感兴趣的还有红蜻蜓,你看它头配两颗红石榴籽,细长空灵的躯体,简直就是一根燃红的灯芯草。
在田野这间大教室,出于学习与模仿的本性,所有动植物既唇齿相依,求同存异,又各擅其美,各展其性,该热辣的热辣,该醇和的醇和,该甘甜的甘甜,该酸涩的酸涩……因为它们必须遵循的更高律令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有多好啊!田野是一间大教室,不用说,蓝天自然成了屋脊,沙尘暴是飘过来的粉笔灰,告诉你保护自然的道理,而夜空中那一粒粒闪烁、启智的星子,则是黑板上最为美丽的象形文字。
这样的大教室里,天天上着音乐美术课、体育劳技课、方言外语课,还有天文地理课、数学历法课、物理化学课……这些生动活泼的课堂中,甚至碎花铺地的廊道里,密密匝匝、满满当当的,都是我们田野里的孩子。
这多么让人艳羡惊喜!
发稿/丁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