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地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3-12-29李文翎

地理教育 2013年4期

一、课程建设背景与问题

1.《中国地理》课程建设的背景

时刻准备,把握机遇。在科研还未普遍被普通高校所重视的“八五”时期,《中国地理》课程凭借其拥有一定科研立项与成果的优势,在1995年成为“八五”时期重点课程建设规划中最后一批建设的省重点课程之一。凭借省市重点课程和校优秀课程的基础以及建有网络教学资源库的优势,2006年,《中国地理》课程又成为“十一五”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中的首批市精品课程之一。

吃透精神,扬长补短。精品课程建设主要围绕课程负责人、教学队伍、课程描述、自我评价和课程建设规划几个方面的建设展开,缺一不可。准备建设的精品课程首先必须考虑好课程带头人的选择。在课程描述方面,历史沿革、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主要是对现状的质性描述,需要做的是善于总结与挖掘闪光点,可以说只是一种“软件”的建设;但是教学效果的描述,却是硬件的展示,它需要扎实的工作实效来证明。自我评价,一方面要认清课程特色与优势,充分挖掘与发挥既有优势;同时也要清晰自身的不足之处。对于不足,不是避而不谈,而是要努力创设机会对其进行弥补。课程建设规划的建设目标与步骤一定要明确,要订准可量化的详细计划,以便接受在不同阶段的考核、比较与提高。

2.《中国地理》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质量工程建设重点的转移。目前《中国地理》课程建设面临较大阻力,在竞争中属于弱势科目。主要原因是:“十二五”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已向应用性强及与IT相关的学科倾斜,缺乏新亮点的传统专业面临边缘化;随着“质量工程”投入力度的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已受到充分重视,现已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成果卓著、团队强大的精品课程,使《中国地理》课程原有优势面临极大挑战。

硬件支撑条件有待提高。目前,《中国地理》课程需抓紧建设的是适合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教材、较高层次的教研项目以及成果的总结与申报。因现有最受推崇也是最新版的精品课程教材更适合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才,而本校培养的学生以中学地理教师为主,虽然教材有鲜明的创新性并能体现中国地理的新发展,但它与中学地理的教学关系不是十分密切,不能很好解决中学地理教师在中国地理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重点与难题。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过去一直用网络课程和补充讲义的方式辅助教学。因此,教材的建设既能弥补目前教材使用中存在的缺陷,也将成为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一举两得。

教学队伍建设受限制。一门课程的建设固然与课程带头人关系密切,但精品课程建设至少需要组成一个3人以上的教学团队,而且课程团队的组合与共同努力也不容忽视。然而,本科教学在“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引下,专业课程所占比例不断减少,课程的学时数也大幅度减少,致使一个教师往往需要承担多门课程才能完成工作量。而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带头人与团队成员一人最多只能参加2门课程建设,所以最终导致一些课程难以组织教学团队,而已形成的团队成员则往往需要同时兼顾其它课程建设,难以保证向精、专发展。

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调整。普通高校一般每四年会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仅以《中国地理》课程为例,本校1988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中国地理(包括中国自然地理和中国经济地理)的学时数为216学时;1996年方案改为96学时;2000年方案是144学时;2004年方案是108学时;2008年方案是72学时;2012年方案是64学时。这种变化趋势在国内其它院校也大同小异。是因为这门课程不再重要?显然师范院校的培养要求并没改变。我国从1980年代以来,中国地理一直是初中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并且每周2学时、1学年完成教学任务的培养方案一直没有改变,而且中国地理占整个中学地理教育1/4的状况也未改变。现在教学时数大幅度减少,而教学目标没有改变,如何提升教学水平与保障教学质量是今后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网站长期维护困难。网络资源是改进教学的最佳辅助方式之一,在“八五”期间重点课程建设之时已经卓有远见地把网络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条件之一。课程必须根据建设需要进行网络资源的规划、设计、组织与更新,这需要持之以恒地投入精力与财力,然而这对于穷于应付科研和多门课程教学而网络能力又不够强的专业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许多课程网站更新缓慢甚至长期不变的状况,加上信息爆炸的冲击,其资源库的功能几乎名存实亡。

二、探索与教学改革实践

1.团队建设是根本

完善团队协作机制,强化团队凝聚力与影响力。相对于其它很多专业课程来说,《中国地理》还是地理科学专业中最大的两门课程之一,一直都能保障由两位教师同时任课,并有非任课教师参与实习指导,易于形成教学团队。由于教学团队是非官方的、较为松散的组织,因此通过教学例会与公开课来强化团队的协作与交流能力;通过组织教材编写强化团队成员的凝聚和协作能力。教学团队也计划把《中国地理》推广成惠及全校学生的通识类选修课,有效扩大专业与课程的影响力。同时,借助团队成员拥有的留学背景与人脉关系,多次组织与国外师生的交流,尝试协助指导美国大学生在中国的野外实践,扩大团队的影响力。

树立科研反哺教学理念,形成学习型教学团队。由于课程团队成员都主持有国家、省、市各级科研项目,科研优势使团队具备了依靠科研反哺教学的条件。借此可以做到科研理念反哺教学理念;科研设备反哺教学条件;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内容;科研场所反哺教学空间;科研学术活动反哺教学活动。通过科研平台,形成团结、互帮、互学的学习型课程团队,保证课程建设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发挥骨干作用,示范引领整体发展。课程团队也积极响应学院常年组织的学术沙龙活动,自主申报交流课题,勇于担当沙龙论坛的坛主,既活跃了学术文化气氛,也为骨干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提供相互借鉴的机会,促进教师资源与师生之间的共享与交流。

2.教学质量是核心

关注课堂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深入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工作。在课时大大压缩的情况下,保障教学质量是极大的挑战。为此,除了采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外,尝试多种方法并用:巧设疑问,引发自主探究;关注焦点,倡导百家争鸣;重视实验,培养科学方法。这样,不但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同时也使学生自觉地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相关知识,既延伸了课堂学习时间,也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强化教学常规,课内课外都要下功夫。常规就是人们在长期的探索中形成的符合教育规律、有效且相对稳定的基本要求。做好常规,其实就是为提高质量铸就了最坚实的平台。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方面都有常规要求,把这些常规抓好了,质量的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当然,常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教育形势的变化而动态地发展。教学创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用科学的方法来发展常规的过程。例如,采用自主课堂与开放作业相结合,由学生讲课、选做作业、批改与讲评作业;建立课程QQ群,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延伸到课外。

重视内容更新与体系重整,理论联系实际。借助教材编写的机会,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都做出相应的调整,具体做法如下。一是重整课程体系。首先,重视背景分析、对比分析,把中国置身于世界背景下来研究,强调全球变化、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强调整体对部分的影响;其次,强调中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通过区划来认识人地关系的地域分异规律。二是尽可能使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及资料。如加入全球变化、经济全球化、主体功能区划、综合地理区划、城乡统筹等较为前沿的研究内容,并在各个部分体现最新的研究进展,尽可能采用最新的统计资料。三是充分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实践性特点,以中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强调中国经济、文化、生态系统的结合与联系;区域过程与区域分异;反映《中国地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特色与作用。四是突出理论性。将地理学的理论及实践与中国地域充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有效运用已学理论并掌握《中国地理》本身的理论,避免将《中国地理》变成纯粹知识性的资料堆砌。

3.特色创新是关键

突出研究性教学,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用活、用尽与课程相关的一切教学与课内外活动。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与第二课堂课程的开设以及颇受学生欢迎的大学生挑战杯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可以开展与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相关的系列研究活动,并通过小组研究和实践活动等课堂教学难以满足的训练,密切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加大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区域地理综合实习是与《中国地理》课程密不可分的地理专业实习,实习指导主要由《中国地理》课程组教师承担。这是地理专业学生在完成主要专业课程学习及课程实习后才进行的一次涉及几乎所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实习,所以综合实习必须达成对地理专业技能和地理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训练与检验的目的。区域地理综合实习一般会选择一个较大尺度的空间,这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形成地理学科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其它地理教学培养方法无法替代的手段。在实习中,综合采用集体、小组和独立等多种组织形式,通过印证、互动与自我学习等指导方法,最终达成规范掌握区域地理实习方法并具有探究与创新能力等多样化的目的要求。

4.成果积累是保障

加强与学生的密切联系。交流与碰撞是产生问题与萌发创意的最佳手段之一。鉴于课程网站维护的复杂性,课程组借用现有流行的网络交互模式,建立课程QQ群。QQ群不但能使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也能共享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课程组教师之间的讨论与交流,为学习问题的突破寻找解决办法,为教学研究的开展挖掘新的立意。

重视成果的总结与积累。教学成果是精品课程建设最重要的硬件之一,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获得的,而是需要长期的探索与积累。所以,不管能否获得教学研究立项的支持,都要随时做好教学研究和各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总结,有计划地积累、归纳与申报教学研究成果。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因此,精品课程的建设,必须做到:建设具有团队精神的教师队伍是教学改革的基础;正确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强化科研教学互哺作用;注重教学改革的思维创新与方法创新;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做好课程建设的每一项基础工作。不过,精品课程建设不是仅靠一己之力、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需要课程组教师们集体的持之以恒的努力,还需要课程所在院系、学校的大力支持以及同行院校、课程教学研究会等高平台的协助与支持。

基金项目:2012广州大学重点教研项目的部分成果。 本文是“全国高校《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第六次会议”大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