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专题测试
2013-12-29孙青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图1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常年水域最有可能为:
A.湖泊 B.海洋 C.水田 D.沼泽
2.图中东部地区的地貌名称是:
A.河口三角洲 B.河漫滩
C.冲积扇 D.侵蚀平原
3.形成该地貌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和最显著的月份是:
A.沉积作用,1月 B.搬运作用,4月
C.沉积作用,7月 D.搬运作用,10月
读地壳运动较稳定状况下的河流上游至下游下蚀速度与侧蚀速度的理论关系示意图(图2),回答4~6题。
4.一般情况下,“V”形谷在哪条曲线代表的河段最典型:
A.ac B.cd C.de D.df
5.促使下蚀速度Vb>Va的因素最有可能是:
A.海拔更高 B.落差更大
C.纬度更高 D.位于断层
6.df河段凸岸至凹岸河流剖面水流方向及水面倾斜方向示意正确的是:
图4为非洲南端某流域等流时线图(等流时线是流域内地表径流汇流到河口时间相等的各点连线),读图完成7~8题。
7.据图中信息判断:
A.该河流干流的流向为西南流向东北
B.该河流干流长度约为20千米
C.该图不能为防洪提供决策参考
D.该流域S1、S2、S3范围中,河床坡度较缓的是S3
8.当该流域等流时线为一年中最密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B.南亚正值台风多发季节
C.该流域河流含沙量最大
D.该流域面积最小
读我国西南某区域水系图(图5),回答9~11题。
9.图中甲河流、乙河流的总体流向为:
A.都向东 B.都向西
C.甲向东、乙向西 D.甲向西、乙向东
10.图中河流发展水电的有利条件是:
①径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 ②径流量丰富,没有结冰期 ③流经地区山高谷深,水流湍急 ④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计划从图中的丙到丁修建一条公路,假设所经河流的水文和地质状况都相同。四个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方案一 B.方案二
C.方案三 D.方案四
读世界某区域气候资料统计图(图6),完成12~13题。
12.该地河流的补给方式主要是:
A.季节性积雪融水 B.雨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
13.下列关于该地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地表沟壑地貌广布
C.有典型灌溉农业,棉花品质好
D.河流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图7为我国某地水环境功能分区图。水环境功能区规划,是按照不同水质的使用功能、水文条件、排污方式、水质特征划分水质功能区,监控断面,建立水质管理信息系统等。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4~16题。
14.图示集镇按形态而言属于:
A.多边形聚落 B.环状聚落
C.带状聚落 D.团状聚落
15.水环境功能区Ⅰ对Ⅱ、Ⅲ区所起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增大径流量及其变率
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提供优质水源
D.保护生态环境
16.M市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可能是:
①支流多且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②流域降水丰沛,雨季长 ③距源头水源区近,河流水量大 ④河流含沙量大,河床淤积变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我国自长江口以南至北部湾西端的海岸线近似于一条圆弧。读图8,回答17~18题。
17.此圆弧圆心所在地的地物对于弧内区域的最大意义是:
A.供水 B.防洪 C.旅游 D.供电
18.图示区域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降水多 B.成土母质含氮低
C.植被稀疏 D.地势起伏大
云南某学生利用假日对所居住县城的水坝选址进行考察。读图9,回答19~20题。
19.学生在考察中可以得知的是:
A.河谷的坡度;河谷的蒸发量
B.河谷的蒸发量;河流的水深和流速
C.河谷的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河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20.学生考察途中发现哪一个观察点有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隐患: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图10,回答21~23题。
21.乌江流域:
A.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B.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C.有遵义、荔波等旅游景点
D.煤、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
22.乌江流域开发建设内容有:
①大面积种植水稻 ②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③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 ④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铝土矿的开采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
B.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
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
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回收利用含氟废气
某市及其周边区域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得出表1~表3,读表回答24~25题。
24.图11中,符合该区域河流形态、流向的是:
A.a B.b C.c D.d
25.该地规划修建大型山水生态公园,最适宜的区域是:
A.ⅠB B.ⅡC C.ⅣD D.ⅢE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8分)读南美局部地区图及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奇基塔湖,阿根廷北部大盐湖。位于科尔多瓦省东北部的洼地内,盐度17‰(见图12)。图13为B河上、下游流速与颗粒大小关系图。
材料二:A河河口气象观测站资料(表4)
(1) 概述A河的河流特征。
(2) B河许多河段出现巨大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试分析其成因。
(3)指出A河下游地区开发利用的重点,并推断其在开发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27.(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4是黄河三角洲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目前沿黄九省区正式启动了黄河航运联合开发建设。根据规划,到2030年,黄河将像长江一样实现全线通航,跨省达海,成为横贯我国北方的一条现代化水上运输新通道。
(1)描述图示期间黄河三角洲陆地变化特点。关于今后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趋于减小,二是将会增大。你持哪种观点?理由是什么?
(2)简析开发黄河航运的主要原因,并指出黄河要实现全线通航需克服的不利因素。
28.(14分)图15和图16是某两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 试对甲、乙两区域发展商品农业的有利条件进行比较,完成表5。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C 4.A 5.B 6.B 7.D 8.A 9.D 10.C 11.B 12.D 13.C 14.C 15.A 16.B 17.D 18.A 19.D 20.B 21.D 22.C 23.D 24.B 25.B
二、综合题
26.(1)A河为外流河;发源于安第斯山,源头距海近,流程短,流域面积小;中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流量小;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有夏汛;落差大,流速快(6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2)河流流速越快,搬运能力越强,流速减慢,搬运能力急剧下降(2分);B河流域内降水变率大,当河流处于汛期时,流速快,搬运能力强,当河流处于枯水期时,流速下降,搬运能力减弱(2分);加之B河流经区域高差变化大,河流流速变化大,因而出现卵石与细砂共存现象(2分)(3)A河下游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应重点发展采掘业和冶金工业(2分) 可能遇到的困难: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燥,水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临近安第斯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复杂;资金不足、技术薄弱(4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27.(1)特点: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河流入海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4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观点一:趋于减小。理由:黄土高原地区加强了水土保持;中游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使河口地区的来水来沙量减小;河口地区入海径流减弱,海岸侵蚀加剧。观点二:将会增加。理由:黄河含沙量特别大,河口处水流缓慢,大量泥沙沉积;国家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下游不再断流;黄河调水调沙也将大量泥沙送入河口地区(6分)(2)主要原因:水运具有运量大、运费低、占地少等优点(2分);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运输需求增长(2分) 不利因素: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泥沙淤积,水位较低;冬春凌汛,冰期较长;中上游地区落差大,水电站林立等(4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28.(1)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2分);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2分);改善生态环境(2分) (2)见表6(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