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

2013-12-29

支点 2013年12期

互联网企业再掀海外上市潮

前段时间,中国互联网公司58同城和去哪儿网相继引爆美国资本市场,分别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收获了上市首日42%和89%的大涨。受此鼓舞,国内多家互联网企业纷纷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文件,计划在美国上市融资。

海外上市“几起几落”

1999年 互联网股带动纳斯达克市场狂飙,中华网成为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2000年 新浪、网易、搜狐三大门户“流血上市”,股价一度破发。

2004年 SP业务成热潮,空中网、盛大上市。盛大创始人陈天桥的股票市值达到11.1亿美元,成为当年中国内地首富。

2005年 百度与分众传媒在美国上市,百度股价一度冲破150美元。

2007年 巨人网络与完美时空在美国上市。百度成为中概股在纳斯达克第一家市值破百亿的公司。

2009年 畅游网、新浪分拆房产业务、盛大分拆游戏业务在美上市。

2010年 视频网站优酷和土豆网、购物网站麦考林与当当网、门户网站搜房网与易车网登陆美国资本市场。

2012年 全球经济低迷,中国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的只有唯品会和多玩。

海外融资需求缘何回暖

许多互联网公司有来自国际资本市场的风投

早期海外上市的互联网大佬成为 “教父”

海外761bf6ee07af15d44f277b8c082f03bb经济持续向好

IPO示范效应拉动行业估值

A股IPO维持关闭

互联网公司创新能力获资本市场青睐

上市警钟

泡沫 全球第一大移动市场、庞大的互联网用户、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的新兴经济体,中国承载了全球资本市场的热盼,但对中概股的追捧或许正在迎来临界点。

盈利模式 从长远角度看,上市仅仅是长征的第一步,许多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并不清晰,后续发展应进一步思考如何利用募集的资本发展业务。

创新能力 创新一直被视为互联网公司的生命线,如果不能坚持自己的创业理念和创新理念,即使上市融资成功了,也有被停和退市的风险。

过度包装 一些风投急功近利地寄望快速上市以便及时获得高额回报,导致企业在拟上市阶段进行“过度包装”,上市后的风险也随之上升。

他们也在计划海外上市

阿里巴巴 继去年P2P业务在港交所退市之后,阿里巴巴频繁进行大手笔投资与收购,阿里小贷、余额宝等持续活跃,外界预测其整体上市脚步渐近。虽然上市地点还是未知数,但全球投行界普遍认为阿里巴巴估值会在800亿至1000亿美元之间。

爱奇艺 百度作为网络视频网站爱奇艺的单一大股东,近期斥资3.7亿美元将PPS并到其旗下,市场预计爱奇艺 2013年收入将超过20亿人民币,CEO龚宇表示年底将赴美探路资本市场,随时冲击上市。

大众点评网 美国版大众点评网Yelp从去年3月在纽交所上市以来,股价已由15元上涨至57元左右,极大激励了大众点评独立上市。大众点评网近期表示,倾向于在美国上市,预计市值能够超过100亿美元。

汽车之家 汽车信息网站汽车之家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出IPO申请,该公司将把上市筹集的资金用于科技和产品开发。澳大利亚电信公司Telstra持有汽车之家71.5%的股份,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8.3亿人民币,去年同期为5.1亿人民币。(支点杂志2013年1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