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的陕北方言
2013-12-29狄马
狄马,陕西子长人。发表散文、小说、文学批评、思想文化随笔等各类文字近百万字。出版有思想文化随笔集《另类童话》《我们热爱什么样的生活》等。
这两年由于为南方某报写“水浒”专栏,意外地,在《水浒传》里读到了很多陕北方言。其中个别意思和陕北话的用法略有出入,但大部分与《水浒传》中的用法完全一致。这发现最初令我很激动,但慢慢也就释然了。《水浒》本来就是一本来自民间,又走向民间的书。在文人施耐庵或罗贯中编辑、加工之前,它经历了长时间的口头传说与民间艺人讲述的阶段。以前的本子多题作“施耐庵集撰”或“罗贯中纂修”,或直接题作“施耐庵编辑”,意思很明显:施耐庵或罗贯中不过是把流传在民间的各种抄本杂糅、缀合到一起。他们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版权所有者。由于故事是靠民间艺人讲述的,民间艺人的“说书”在宋代以后又是职业性的,他们只能用自己熟悉的口语来讲。养活他们的听众又不是来自一时一地,因而他们必须采用一种当时大部分人都能听懂的“官话”来讲。这种“官话”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所不同的是,现在的普通话是由政府强令推行的,而那时的“普通话”是由最广大的老百姓为了交流的方便自发形成的。
或许,有人问:为什么古代“官话”里的那些词,流传到现在,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没有了,反而是边远之地如陕北保存了下来?原因简单:一曰封闭;二曰贫穷。因为封闭,和外地往来绝少,语言的使用就呈现出一种超稳定的状态;由于贫穷,念书人少,他们就很难或很少人能学会官方的书面语言,居民主要靠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口语交流,反而大规模、成建制地保留了一些古代的词汇。现就我读出的《水浒传》里的陕北方言,依英文字母顺序罗列如下,以求方家指谬。
1.办得 bàn dē
《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月北京第2版。下略,直接用第×××页)第182页:这个有名惯使朴刀的雷都头,也敌不过,只办得架隔遮拦。
意思是:来得及,顾得上。
陕北话叫“得办”,是一个逆序词,意思就是“来得及,顾得上”;反义词是“不得办”。
例句:“你把引媳妇的日子看得这么早,得办了?不得办的话,我过来给你相伙。”
附带说明一下:逆序词在陕北话里很多,指相对于普通话而言,它的词序是颠倒的。比如,陕北话讲的“菜蔬”、“扎挣”、“味气”、“音声”、“相端”、“愿情”、“服信”、“朋亲”、“貌相”等。当然“顺逆”是相对的。如果以陕北话或古代口语的词序为“顺序”的话,现在的普通话才是“逆序”的。
2.趁 chèng
第101页: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连根拔起。
意思是:伸,扶起。
陕北话里的这个词用法很多,一般当介词用,意思是:为了,图谋。
例句①:“你在乡政府做饭,一年挣不下几个钱,还挨头子受背兴,趁甚哩?”
当动词用,解作“伸,扶起”的意思时,与前举《水浒》的用法完全一致。
例句②:“干大,驴身上的东西快踼(tàng)下来了,赶紧趁给下!”
3.直 chí
第471页:宋江答道:“……今来既见了尊严,奈我限期相逼,不敢久住,只此告辞。”晁盖道:“直如此忙?且请少坐。”两个中间坐了。
同页:宋江起身相谢道:“足见弟兄们众位相爱之情!宋江是个得罪囚人,不敢久停,只此告辞。”晁盖道:“仁兄直如此见怪?……”
“直”作副词用,目的是加强语气,表达一种不理解,不相信,不可思议的语气。
陕北话里的这个词可以用在多种场合,全看上下文断定是何种语气,但在表示“不理解,不相信,不可思议”的语气时,与前举《水浒》的用法完全一致。
例句①:“张满贵的那个二女子说了七八家了,哪一家都看不下,直是个什么人哩!”
例句②:“他嫌人家穷,他们吧直有个甚哩!”
4.出场 chú cháng
第599页:石秀自肚里暗忖道:“……原来这婆娘倒不是个良人!莫教撞在石秀手里,敢替杨雄做个出场,也不见的!”
意思是:突破口,解决问题的办法。
陕北话的意思与此相同,多用于某个棘手的问题。
例句:“黑娃在城里动下乱子了,你三大(爸)坐在炕栏上光抽烟,寻不了出场了。”
5.出豁 chú huǒ
第468页:知县自心里也有八分出豁他,当时依准了供状,免上长枷手杻,只散禁在牢里。
意思是:放出,放手。
陕北话的意思与此相同,但多用于牲畜。
例句①:“借你那两个钱你不用担心,年底猪一出豁,就给你。”
例句②:“看你常在集上卖羊了,你今年连牲灵带粮食,一共出豁得多少钱?”
6.觑 cú
第463页:花荣搭上箭,拽满弓,觑着亲切,望空中只一箭射去。
第1200页:那四个好汉却看了他们三个,说了一回,互相厮觑道:“这个为头的人,必不是以下之人。”
意思是:看,偷窥,有时也当“瞄准”讲。
陕北话的意思与此相同。
例句:“你看那后生在会场上一股劲觑你了,我看是看上你了。”
7.攒 cuān
第951页:那后生却待要走,被李逵大喝一声,斧起处早把后生砍翻。这婆娘便攒入床底下躲了。李逵把那汉子先一斧砍下头来,提在床上,把斧敲着床边喝道:“婆娘,你快出来!若不攒出来时,和床都剁的粉碎。”
第1034页:看看天色渐晚,月色光明,众匠人大半尚兀自在那里挣攒未办的工程。
意思是:赶,赶做。
陕北话里的这个词,有时与“趱”通用,至少有三种用法:
①动词,意思是:追,赶,催逼。例句:“今年种得太多了,攒得人不得办。”
②形容词,意思是:集中,聚集。陕北说书开场白:“手弹三弦腿打板,请得各位都坐攒。”
③动词(读作zǎn),意思是:积聚,累积。例句:“你那个二小子到神木打了一年工,攒下多少钱?”
8.打熬 dǎ ǎo
第174页:(晁盖)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
第821页:燕青又道:“主人脑后无眼,怎知就里。主人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娘子旧日和李固原有私情,今日推门相就,做了夫妻。”
意思是:磨练、锻炼。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
例句①:“念书娃娃放假回来,刨了两天洋芋,熬得直叫唤了。身子没打熬下嘛!”
例句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你看人家二娃父母死得早,现在人情世理什么都解下了。打熬出来了嘛!”
9.大尽 dà jìn
第908页:原来那个三月却是大尽。到二十九,史进在牢中与两个节级说话,问道:“今朝是几时?”
阴历有大小月之分。大月三十天,为大尽;小月二十九天,为小尽。不管大小月,每月最后一天叫“月尽”,“月尽”的晚上,叫“月尽夜”。
同页:顾大嫂见监牢内人多,难说备细,只说得:“月尽夜打城,叫你牢中自挣扎。”
陕北话的说法与此完全相同。
例句:“你让念书娃娃看看黄历,这个月是大尽还是小尽?小尽的话,今儿黑夜就是月尽夜了。”
10.的当 dí dàng
第522页:书上只说教把犯人宋江切不可施行,便须密切差的当人员解赴东京,问了详细,定行处决示众,断绝童谣。
第982页:先差的当的人打听消息,贼情动静,然后可以进兵。
意思是:稳妥。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
例句①:“你在街上见了的当的人,给我娘家大大(爸爸)捎上句话。”
有时为了强调“确实,可靠”,又说“一的二当”。
例句②:“甲:我舅舅殁下了?这话你听谁说的?的当了不?乙:一的二当。”
11.兜答(搭) dǒu dá
第116页:董超道:“却怕使不得。开封府公文只叫解活的去,却不曾教结果了他。亦且本人年纪又不高大,如何作的这缘故?倘有些兜答,恐不方便。”
第621页:石秀道:“哥哥,你也这般兜搭。倘或入城事发拿住,如何脱身?”
原意是“翻腾、勾引、诱惑”,引申为“麻烦,意外,周折”等。
陕北话一般用这个词的本义。
例句:“街上小偷多,你那两个钱,记牢要揣好,不敢瞎兜答。”
12.掇 duǒ
第608页:这迎儿得了些小意儿,巴不到晚,自去安排了香桌儿,黄昏时掇在后门外。
第950页:李逵掇条凳子,坐在当中,并不念甚言语,腰间拨出大斧,砍开猪羊,大块价扯将下来吃。
意思是:(用双手)搬取,放置。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完全相同。
例句:“你看咱家的老母猪饿得挠门了,赶紧给掇下一盆子咂叫献(吃)。”
陕北民歌里亦有:“倒灶鬼媒人好吃糕,把奴家掇在乡圪崂。”
13.放命 fàng mìng
第336页:王婆道:“他若放了命,便揭起被来,却将煮的抹布一揩,都没了血迹,便入在棺材里,扛出去烧了,有甚么鸟事!”
第692页:(柴皇城)对柴进说道:“……九泉之下,也感贤侄亲意。保重,保重!再不多嘱!”言罢,便放了命。
意思是:死了。
陕北话指称“死亡”的说法很多,但最能反映陕北人对生命本质认识的,就数这个“放命”。在他们看来,生命是扛在自己身上,或握在某位神明手里的“东西”,说放下就放下了。相比“殁下”、“老去(ké)”等说法,“放命”一般指正在咽气,属于现在进行时。
例句:“你赶紧往回走,你大正在放命了!”
14.敢 gǎn
第589页:当日和杨林却入蓟州城里来寻他。两个寻问老成人时,都道:“不认得。敢不是城中人?只怕是外县名山大刹居住。”
第260页:王婆道:“常常见他散施棺材药饵,极肯济人贫苦。敢怕是未有娘子。”
这里的“敢”和“敢怕”都是语气助词,表示不敢肯定,但极有可能的语气。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有时也说“敢个”。
例句:“你晓得了不?你干大害了癌,已经十来天没吃没喝,敢不顶事了。”
15.赶趁 gǎn chèn
第67页:待诏道:“师父稳便。小人赶趁些生活,不及相陪。”
第615页:老子告道:“老汉每日常卖糕糜营生,只是五更出来赶趁。”
意思是:赶着做,亦有赶在某个时间或地方做买卖的意思。
陕北话中的这个词一般不单独用,通常说“忙死赶趁”,意思与“赶趁”一样。
例句:“我又做豆腐,又淘黄米,还到街上买了一回对子,忙死赶趁,就为过这个年嘛!”
16.肐膝 gě xì
第347页:武松道罢,一双手按住肐膝,两只眼睁得圆彪彪地看着。
意思是:膝盖。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
陕北民歌里有:“阎王殿前双肐膝膝跪,阴曹地府咱一搭里睡。”
17.姑舅 gǔ jìu
第740页:“汤隆虽是会打,却不会使。若要会使的人,只除非是我那个姑舅哥哥。”
第1050页:(李师师)向前奏道:“贱人有个姑舅兄弟,从小流落外方,今日才归,要见圣上,未敢擅便,乞取我王圣鉴。”
指姑表兄弟姐妹。
陕北话的叫法与此一致,姑表兄弟姐妹之间互称“姑舅”。
陕北民间谚语有云:“亲不过的姑舅,香不过的猪肉”,也有“姑舅来了,猪肉抬了”的戏说。
18.骨殖 gú shī
第342页:何九叔对老婆道:“你说这话正是了。我至期只去偷骨殖便了。”
第347页:这骨殖酥黑,系是毒药身死的证见。
《水浒传》里有时也写作“骨石”,都是指“骨头”。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有时亦写作“骨石”。
例句:“搬埋我大的时候,我下到墓窑里,看见骨殖叫老鼠侵害得乱七八糟。”
19.管待 guǎn dài
第175页:庄客请众人,都引去廊下客位里管待,大盘酒肉,只管教众人吃。
第597页:今日请下报恩寺僧人来做功德,就要央叔叔管待则个。
意思是,接待,招呼人吃喝。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
例句:“乡干部都是些土匪,你把他们管待好了,计划生育款就不用交了。”
20.行货 háng huò
第474页:酒店里那人道:“惭愧!好几日没买卖,今日天送这三头行货来与我。”
第493页:那人大喝道:“你这贼配军是我手里行货,轻咳嗽便是罪过!”
本义指,用于买卖的货物,在这里指“人”。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完全一致。一般不用本义,常在戏谑或贬低人时使用。
例句:“你还以为你小了?都二十七八的行货了,那里也看不上,将来当老女子让你妈养也?!”
21.后生 hòu shēng
第28页:太公大喜,叫那后生穿了衣裳,一同来后堂坐下。
第859页:(张顺)便与梢公钻入芦苇里来,见滩边缆着一只小船,见篷底下一个瘦后生在那里向火。
指,年轻男子。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完全一致。
例句:“整后生着了,就说自己老汉儿老汉儿,也不怕人笑话?”
22.赍发 jī fǎ
第469页:宋江的父亲宋太公同兄弟宋清都在那里等候,置酒相请,管待两个公人,赍发了些银两与他放宽。
第818页:宋江叫取两个大银把与李固,两个小银赍发当直的,那十个车脚共与他白银十两。
意思是:打发上路所用的盘缠、财物。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
例句:“一到开学,我就愁得要命。今年又是到他舅家借了几百块,才把念书娃娃赍发走了。”
另外,过去陕北的乞丐,来在人家门上,开口便说:“干大,干妈,给我赍发两个!”
23.撧 juě
第70页:(智深)跳上台基,把栅刺子只一拨,却似撧葱般拔开了。
意思是:扯断。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完全相同。指把绳索、枝条等东西扯断。
例句①:驴把缰撧断,跑了。
例句②:好好把娃娃看好,小心那兀撧电线。
24.老郎 lǎo láng
第238页:拣一只疾快小船,选了几个老郎做公的,各拿了器械,浆起五六把划楫,何涛坐在船头上,望这个芦苇港里荡将去。
第578页:李都头领台旨下厅来了,点起三十个老郎土兵,各带了器械,便奔沂岭村中来。
这里的“老郎”不是老汉,而是指办事可靠、稳妥,富有经验的人。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
例句:“请神神来咱们村祈雨,你得挑几个老郎些的人去,年轻人凉天舞地,毬事弄不成。”
25.齐臻臻 qí zhèn zhèn
第162页:到厅上,正面撒下一把浑银交椅坐下。左右两边齐臻臻地排着两行官员:指挥使、团练使、正制使、统领使、牙将、校尉、副牌军。
意思是:整齐。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
例句:“你看!念书娃娃放学了,路上走得齐臻臻地,有老师管了嘛!”
26.侵害 qīn hài
第96页:都寺便道:“弟子寻思起来,只有酸枣门外退居廨宇后那片菜园,如常被营内军健们并门外那二十来个破落户时常来侵害,纵放羊马,好生罗唣。”
意思是:糟蹋,破坏。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
例句①:“我坡底下的那两棵枣树,常等不得熟,就被娃娃们侵害完了。”
例句②:“听说咱县上退休的王县长,都六七十了,娶了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娃娃,这不瞎侵害了嘛!”
27.如常 rú cháng
第76页:太公道:“师父听说,我家如常斋僧布施,那争师父一个。只是我家今夜小女招夫,以此烦恼。”
第300页:武大道:“我怨你时,当初你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如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
意思是:经常。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
例句:“庄里有个叫高抬儿的老汉,家里吃不饱,如常到咱家里来。”
28.闪得 shǎn de
第450页:秦明怒道:“不知是那个天不盖、地不载、该剐的贼,装做我去打了城子,坏了百姓人家房屋,杀害良民,倒结果了我一家老小,闪得我如今有家难奔,有国难投”。
第481页:三个商量道:“没来由看使枪棒,恶了这厮。如今闪得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却是投那里去宿是好?”
意思是:害得,骗得,诱使得。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
例句:“你说吃糕了,来了又说不吃。闪得人空跑了一回。”
陕北民歌里亦有:三哥哥今年一十九,四妹子今年一十六;人人说咱二人天配就,你把妹妹闪在半路口。
29.声唤 shēng huān
第26页:次日,睡到天晓,不见起来。庄主太公来到客房前过,听得王进子母在房中声唤。
第725页:李逵叫一声:“柴大官人!”那里见动。把手去摸时,只觉口内微微声唤。
第828页:两个公人自去炕上睡了。把一条铁索将卢员外锁在房门背后,声唤到四更。
意思是:呻吟,痛苦时的低哼。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
例句:“你二大箍窑时,腿打折了,声唤了一夜,今儿一大早拉到县医院看去了。”
30.生活shēng huó
第320页:王婆道:“今年觉道身体好生不济,又撞着如今闰月,趁这两日要做,又被那裁缝勒掯,只推生活忙,不肯来做。”
第371页:(众囚徒)回说道:“好汉,你自不知,我们拨在这里做生活时,便是人间天上了,如何敢指望嫌热坐地!”
意思是:营生,活计。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
例句①:“我给外甥捎了几回话,让他来跟我学木匠,但人家看不下这个生活。”
有时也指整体生存状况,与现在普通话的用法一样。
例句②:“我小时候生活不好,落下一身病。现在有钱也治不好。”
31.耍 shuǎ
第258页:宋江携住刘唐的手,分付道:“贤弟保重,再不可来。此间做公的多,不是耍处。”
第361页:武松听了这话,自家肚里寻思道:“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意思是:玩笑,玩耍,戏弄。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
例句①:“电这东西,不是耍的。解不下就不敢胡来!”
例句②:“你这娃娃没大没小!也不管能耍不能耍,张口就嘲戏人。”
例句③:“狗蛋家婆姨性格不好。不识耍嘛!人家耍给下,她就恼了。”
32.兀 wū
第331页:武大道:“好兄弟,你对我说是兀谁,我把十个炊饼送你。”
第352页:武松看着王婆喝道:“兀那老猪狗听着!我的哥哥这个性命都在你的身上,慢慢地却问你!”
第459页:燕顺说道:“兀那汉子,你也鸟强!不换便罢,没可得鸟吓他。”
第586页:(杨林)对戴宗说道:“哥哥,此间地名唤做饮马川。前面兀那高山里常常有大伙在内,近日不知如何。”
“兀”是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只有与它连接的那个字才有意义,但加上“兀”表示轻蔑、愤怒、惊异、感叹等语气。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有时说成“他兀”、“那兀”、“谁兀”等,意思都差不多。
例句①:“对面梁上过来那个拉驴的,兀是个谁?”
例句②:“管毬他兀了,先吃饱了再说!”
例句③:“那人架子可大了。我给那兀递了根烟,那兀连照都没照一眼。”
33.乡谈 xiǎng tán
第808页:(燕青)不则一身好花绣,那人更兼吹的、弹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亦是说的诸路乡谈,省的诸行百艺的市语。”
第1045页:燕青放下笼子,打着乡谈说道:“你做甚么当我?”
意思是:方言土语。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略有差异。
例句:“你看这两个猴娃娃,到了一起,又说又笑,可打得好乡谈了。”
表示关系亲密。疑由“乡谈”的本义引申而来。
34.消息 xiáo xí
第638页:(杨林)却又不认这路,只拣大路走了,左来右去,只走了死路,又不晓的白杨树转湾抹角的消息。
意思是:暗号,记号。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不是指“新闻信息”,而是指“暗号”。
例句:“你们这两老汉儿跟人家打百分(一种扑克游戏)肯定赢不了。人家两后生又是瞪眼,又是咳嗽,那就是给对家出消息了嘛!”
35.漾 yàng
第44页:门前挑出望竿,挂着酒旆,漾在空中飘荡。
第1054页:燕青道:“今夜晚间,只听咳嗽为号,我在外面,漾过两条索去。你就相近的柳树上,把索子绞缚了”。
第1235页:(阮小七)说道:“小弟赴水到海口,进得赭山门,被潮直漾到半墦山。”
意思是:飘荡,甩出,挥舞。
陕北话的这个词用法很多,但最基本的就是前举《水浒》的几种。有时引申为一个人在社会上混得好,吃得开。
例句①:“镰刀拿上不敢瞎漾,操心把人碰上。”
例句②:“娃娃们站在峁子上,拿些土疙瘩,漾远远呢!”
例句③:“看见南边过来一疙瘩云彩,我就往回赶。刚走到半路,雨点子就在脑上乱漾了。”
例句④:“人家早不在榆林生了,前几年就到北京了。听说买了车,买了房,漾打得可美了。”
36.夜来 yè lái
第346页:那妇人也下楼来,看着武松道:“叔叔,夜来烦恼!”武松道:“嫂嫂,我哥哥端的甚麽病死了?”那妇人道:“叔叔却怎地忘了?夜来已对叔叔说了,害心疼病死了。”
第945页:宋江等五个,向人丛里挨挨抢抢,直到城里,先唤燕青附耳低言:“与我如此如此,只在夜来茶坊里相等。”
意思是:昨天。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
例句:“夜来黑了狼吃了个羊,吚吚呜呜,直(chī)一黑了。”
37.引 yǐn
第214页:杨志引鲁智深与他相见了,曹正慌忙置酒相待,商量要打二龙山一事。
第866页:只见张顺引着王定六父子二人,拜见宋江并众头领,诉说江中被劫、水上报冤之事。
意思是:带,携着。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
例句①:“听说我要到外地旅游,我婆姨可不高兴了。我说,这次去桂林,引你了嘛,又不是不引!她就笑了。”
有时又当“娶”解。
例句②:“明儿你大舅引媳妇,我要赶事情去了。”
有时还指“点火”。
陕北民歌有云:“日头临落引着了一把火,我因推上搂柴瞭哥哥。”
38.硬诤 yìng zhèng
第618页:石秀道:“嫂嫂,你休要硬诤,教你看个证见。”便去包裹里取出海阇黎并头陀的衣服来,撒放地上。
意思是:刚强,态度强硬。
陕北话读这两个字为 nìng zèng。用法与前举《水浒》相同。
例句:“而今(gē)的乡干部见了老百姓可硬诤了,见了县上当官的,怕得跟龟孙子一样。”
39.有的没的 yǒu de mǒ de
第41页:(史进)喝教许多庄客,把庄里有的没的细软等物,即便收拾,尽教打叠起了,一壁点起三四十个火把。
第87页:老和尚道:“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个云游和尚引着一个道人来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了。”
意思是:所有的,全部东西。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
例句:“我说你人来就行了,不要拿东西。结果你还是有的没的,拿了一大堆。”
40.远路风尘 yuǎn lù féng chén
第465页:宋太公道:“我儿远路风尘,且去房里将息几时。”
意思是:不辞劳苦,从远路赶来。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
例句:“咱家也没多的,可人家远路风尘来了,多少要给借两个。”
41.愿情 yuǎn qíng
第100页:师父却是那里来的长老?恁的了得!相国寺里不曾见有师父。今日我等愿情伏侍。
逆序词,意思是:情愿。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
例句①:“现在出嫁女子,要本人愿情了,本人不愿情,父母再愿情也没用。”
例句②:“反正话是我说的,乱子也是我动的,你愿情怎办就怎办!”
42.趱 zǎn
第456页:花荣一步步趱马向前看时,只见那两个壮士斗到间深里,这两枝戟上,一枝是金钱豹子尾,一枝金钱五色幡,却搅做一团。
意思是:催,赶。
陕北话里的这个词,有时与“攒”通用,读作 cuán,但读zǎn时,意思也是催,赶。
f3a575e92b5743f652dcd469079f6a86例句:“你先在十字路口等一等,我趱马就来了。”
43.扎挣zhǎ zhèng
第207页:杨志口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扎挣不起。
逆序词,意思是:挣扎。
陕北话读这两个字为zǎ zèng,用法与前举《水浒》的例子相同。
例句:“你三姨夫病得一满不行了,我拿去的东西,扎挣得吃了几口。”
44.栈 zhàn
第330页:郓哥道:“你说没麦稃,你怎地栈得肥耷耷地?便颠倒提起你来也不妨,煮你在锅里也没气。”
一般称圈养牲畜为“栈”。
陕北话读这个字为zàn,用法与前举《水浒》的例子相同。
例句:“你而今把这两个山羊羯子栈上,过年吃保险肥了。”
45.争 zhéng
第460页:石勇要去梁山泊入伙,宋江道:“这个不必你说,何争你一个人。且来和燕顺厮见。”
第621页:石秀道:“既是好汉中人物,他那里如今招纳壮士,那争你一个!若如此说时,我们一同去。”
意思是:多出。
这个词在普通话里,当“争执,争斗”解。陕北话除了有“争执,争斗”的意思外,还有与《水浒》相同的用法,即“差”或“多出”。
例句:“我包的是个大工程,用的人多,吃闲饭的也不少,不争你一个。”
46.挣侧 zhèng cè
第99页:张三恰待走,智深左脚早起,两个泼皮都踢在粪窖里挣侧。
第114页:张教头那里肯应承,众邻舍亦说行不得。林冲道:“若不依允小人之时,林冲便挣侧得回来,誓不与娘子相聚!”
意思是:挣扎。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但有时含有贬义,近似“硬撑”。
例句:“庄里的后生把偷人的绑起来,打了一顿,说:不要挣侧!再挣侧,就把你的手剁了!”
47.争些儿 zhéng xiē er
第475页:那大汉便道:“天使令我今日上岭来,早是不曾动手,争些儿误了我哥哥性命。”
第906页:李瑞兰道:“却才上胡梯踏了个空,争些儿吃了一跤,因此心慌撩乱。”
意思是:差一点。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
例句:“看见城管来了,我拾起筐担赶紧就奔。争些儿叫那些狗日的逮住。”
48.转转宛宛 zhuàn zhuàn wǎn wǎn
第112页:(孙定)明知道这件事,转转宛宛在府上说知就里,禀道:“此事果是屈了林冲,只可周全他。”
意思是:委婉地。
陕北话的用法与此相同。
例句:“你姨夫那人刀子嘴豆腐心,你到他家里,转转宛宛地说你的难畅,他会帮你的。”
以上例举的48个方言词,当然不是《水浒传》中陕北方言词的全部。我只能根据有限的经验,举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说明《水浒传》中确实存在不少陕北方言。这话的意思不是说,《水浒传》是用陕北方言写的,也不是说施耐庵或罗贯中是陕北人,而是说在《水浒传》中保存有好多目前的普通话中没有,至少是在普通话的书面语中已完全消失,但在陕北话中普遍存在的方言词汇。如,办得、的当、兜答、硬诤、挣侧、争些儿……这些词过去陕北人一直写不出它,是认为这些词有音无字。殊不知这些字不仅有,而且就原原本本地存在在汉语名著里。过去读《红楼梦》《金瓶梅》时曾发现过,现在读《水浒》,甚至在《圣经》的和合本里都能随时看到,只是一直缺少挖掘。一经挖掘,这些词就仿佛从古代活了过来。还有一种情况是,这些词在普通话里本身没有消失,但用法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陕北话还保留了它的原始涵义。如,敢、趁、消息、生活等。
需要说明的是,给以上方言词注音时,声母、韵母我基本上还是按普通话的读音标注,因为陕北各县发音不一,我不知以谁家的为准,但音调尽量按陕北话标。所谓的陕北话,也只是我打小听惯的,并不代表陕北各区县都按这个音调读。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一点还要请读者和老乡们谅解。
责任编辑:魏建国 张天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