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套房

2013-12-29王体灵

延安文学 2013年3期

王体灵,女,陕西黄陵人。作品散见各报刊杂志。

张晓米接到老公李小凡想要买房子的电话时,正忙着跟单位一群女同事在网上团购打底裤呢。

小凡在电话里听见女人们七嘴八舌地在吵吵,就问晓米:你们在干什么呢?这么多人?

平日里老公给她打电话都是有固定时间的,现在这个时间打来电话,肯定有什么特别的事,就离开电脑,问老公:出什么事了?

小凡说:小胡刚才打来电话,说他有个亲戚在省城,单位搞团购要在西区买房子,四千五一平米,问咱要不要?

四千五?晓米觉得便宜得让人有点惊讶。省城的房价现在涨得都快没谱了,好地段的房子早已经上万了,差不多的地段也得七八千。四千五?比东边新开发的楼盘还便宜,不买等什么?晓米立刻就想告诉小凡:你觉得合适就买吧。忽然又觉得哪里好像有点不对劲:这么便宜的好事,怎么会凭白无故砸到自己头上?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猫腻?可这事是小胡说的。小胡和小凡可是多年的朋友,晓米绝对信任小胡。至于小胡的亲戚,晓米就不敢保证了,现在宰熟杀熟的事情发生的太多了。

晓米问小凡:小胡的亲戚是做什么的?他怎么不自己买呢?

小凡说:具体我也不清楚,小胡只是说人家单位里有不想买的,看咱们要不要?

这么便宜的房子,小胡自己为什么不买呢?

小胡说他前段时间才在北区买了一套,不想再买了。

晓米知道小胡两口子都在石油系统工作,经济宽裕,已经买了两套房子了,又只有一个孩子,真要再买第三套房子确实显得有些多余。

可晓米心里仍然有点不放心。她和小凡都是那种再普通不过的老百姓,辛辛苦苦,勤勤劳劳,稳稳当当,只想着怎么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从没做过天上掉个大馅饼砸到自己头上的美梦。有这么好的事会轮到自己?晓米还是不敢相信,她对小凡说:还是再打问打问吧,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咱们那点辛苦钱可就白扔了。

小凡也犹豫了,说:要不,我回头再问问小胡,尽量打问清楚些。你不是有个同学在省政府吗?你也问问,说不准人家能知道点什么。

晓米想,两人这么瞎猜也不是办法,就说:行,咱们分头打问,把情况弄清楚了再说。

晓米关了机,心里隐隐有点失落:买房子?怎么又要买房子?前段时间还说要买车呢,才过了几天,又要买房子?想想十几年前为了买第一套房子,他们背了那么多的债,好不容易艰苦奋斗十来年,才还清了所有的欠债,刚攒了十来万,又要买房子?一想到买房欠债,晓米头都大了,她真希望小凡这次不要买成房子,即便是在省城,即便是最便宜的房子,她也不希望!

按晓米的想法,如果有一租百年的房子,她宁肯租房子住一辈子。细算一算,租房子一年也就七八千,百年也就七八十万,一辈子挣的那些钱除去房租能做多少自己想做的事啊,别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就是环游世界也不是梦。可现在呢?一套房子动辄三四十万,工薪阶层买一套房子就要背一二十年的债,让人怎么能生活得轻松?再加上孩子上学、生老病死……想一想,晓米都觉得活得累!

小凡一说要买房子,晓米立刻想到了那句话:“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幸福的生活怎么总是这样短暂呢?晓米不由得叹息。可叹息归叹息,房子还是要买的,就像小凡说的:趁现在还能挣点钱,不买房子干什么?老了靠那几个退休工资,能让咱们生活得无忧无虑?儿子结婚没房子,谁家的姑娘愿意嫁?买车干什么?一买到手就贬值,纯粹的消耗品。现在交通这么发达,出门就能打到车。满打满算,一年才花几个租车钱?再算一算一辆车一年的各种花销,抵得上你十年的租车钱,还是把钱都搞投资划得来。咱们又不是生意人,用不着满世界跑,要车也没多大用处。等二套房买了,咱们再想着买车吧。说不准到时候车也像手机一样,车钱都变成油钱保险费也说不定。

晓米想起小凡说的这些话就想笑:真是在做白日梦!自行车曾经倒是很普及,也没见哪个厂家白送的;手机即便再便宜,也没有白给的。买家还能精明过卖家?羊毛永远都出在羊身上!

不过买房子确实是工薪阶层最好的投资项目。城市在扩张,能利用的地皮却在缩减,房子想不增值都难。再说,通货膨胀还在继续,真把钱都放到银行里,除了贬值还是贬值,还没见谁靠在银行存钱发家致富的。买车也算了吧,孩子正上学呢,真买了车,难免东跑西逛的,谁知道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说不准就只想着学开车了。晓米可不想辛苦一辈子只培养出一个司机来。

看看快到下班时间了,晓米思虑着什么时间给省政府的同学打电话合适。六点?人家刚下班,说不定正急匆匆走在回家的路上,还是六点半吧,即便吃饭也是才刚开始。

晓米在省政府的同学叫吴海,上高中的时候他们都在文科班。虽然彼此认识,但在学校的时候很少说话。要不是晓米跟吴海的姐姐在一栋楼上住,她可能连吴海的电话号码都不会有。

看着时间到六点半了,晓米就打电话给吴海。吴海不在家,是他老婆接的电话。电话中晓米给她说了帮忙打听房子的事,他老婆满口应承了下来。

晓米挂了电话,这时小凡的电话又来了:晓米,在哪呢?回家了吗?

刚进家门,正准备给你打电话呢。我刚才给我同学打过电话了,他不在家,我给他老婆把情况说了,让帮着打问一下。

我刚才也打电话问了小胡,他正洗澡呢,他老婆接的电话,说转让房子的人跟他们亲戚是一个单位的,如果咱们不要,他们就准备买呢。

小胡不是说他们在北区才买了一套房子吗?怎么还要买?晓米有点吃惊。

小凡说:房子便宜呗,人家这边买下,那边转手再卖了,就能赚一笔钱。我还打问了西区周围的房价,有的已经涨到一万多了。

晓米一听说房价上涨的空间这么大,心里也不由激动起来,立刻说:那咱就买下,哪怕借高利贷呢。你跟小胡说,咱们要了。

没想到小凡却说:我想还是算啦,听小胡老婆说话的口气,人家想买呢。咱们如果硬要,又惹得人家两口子生气。算了,咱们再等机会吧,房子多的是,又不在这一套上。

晓米觉得很生气:这都是什么事吗?小胡怎么能这样?说好了给咱们的,还没出一天,就变卦了?这也太不够朋友了吧?她忍不住冲小凡说:小胡他老婆怎么能这样呢?

小凡说:那有什么,亲戚是人家的亲戚,小胡不想买,但他老婆想买,咱们总不能让小胡为难吧?算啦算啦,机会多的是。买不了房,咱考虑买车也一样的。你不是一直想学开车吗?不买房了,你就报名学车吧。学会了咱就买车。

晓米想想也对,本来就是人家亲戚的房,总不能去跟人家抢生意吧?可……想想房价那么便宜,再怎么都是只赚不赔的生意,让谁放弃谁能不生气呢?

晓米没办法就把心里的气又撒给了小凡:都是你,一会说买房一会又要买车的,害得我还到处打问,你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小凡在电话那头被弄得哭笑不得,只能笑着说:人家小胡也是好心一片,总不能一口拒绝吧?再说,咱不是也一直想为孩子再买一套房子吗?既然人家想要,咱不买就是了。不买房子了,也用不着欠债了,你还生什么气?

晓米听了小凡的这番话,心情也因为不买房不欠债一下轻松起来。买房子可是件大事,关系到一家人今后几年的生活质量。如果不买房子了,暑假就可以带孩子到海南去旅游,五一、国庆也可以在省内的一些景点玩一玩。

一想到又可以过轻松惬意的日子,晓米的心情立刻又飞上了云霄。

五一转眼就到了,小凡带着晓米和孩子到北市闲玩。正在大厦里瞅着买衣服,小凡的电话响了。一看,是小胡的。小胡说,他跟亲戚又联系了一下,单位还有转让的,说你们愿意的话,咱们两家可以一家要一套,下周五就到省城交定金。

接到这个电话,小凡和晓米都有点按捺不住地激动,有一点失而复得的味道。两人当即决定回县城,开始筹备钱。

周五一大早,晓米和小凡各自到单位请过假以后,跑了三家银行,取够了十万元。

晓米看着小凡把钱装好,叮嘱道:路上小心点,钱丢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小凡有点烦:知道了,又不是小孩子!

钱装好后,小凡跟小胡联系,不一会,小胡开车来接小凡。

小胡从驾驶室里探出头对晓米说:走,一块去看看,那地方环境好得没话说,你一看就知道了。

晓米笑着说:还有孩子呢,你们俩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小凡上了车,一溜烟就走了。

看着两个兴冲冲去买房子的男人,晓米站在街头竟有点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上街逛?哪还有心情啊?一套房子几十万,那些债什么时候能还上?一时间心里又有了几份忐忑。

下午五六点了,小凡回来了。一进门,神情激动的小凡就拿出买房子的那些资料,一边指点给晓米看一边说:那地段真不错,周边环境简直好得没法说。房子还没有建成,公交已经开通,道路也全绿化了,不出两年,地铁也会开通。你知道吗?咱这房子只要一上市,立刻就会增值。紧挨着咱们这个小区的房价,已经涨到七千五了。

晓米担心了一天,看到小凡平安回来,心里才舒了一口气。对于小凡的纸上指点与描述,晓米觉得就像是在描述空中楼阁,楼还没盖呢,怎么能看出它的好坏?看不出好坏兴奋个什么劲?光想着买房的好处,怎么就不想做房奴的痛苦呢?晓米真想打击打击小凡,就问:交了多少钱?

小凡还处在兴奋的情怀里,根本没有觉察到晓米情绪的变化,仍然兴奋地说:没交多少,一万,只是定金,下个月交十万预付金。

一万?晓米不敢相信:那转给咱家房子的人,就没向咱们要转让费?

谁傻了,不知道转让房子要赚钱的?小凡看着晓米像看外星人似的:人家要了六万。

六万?晓米几乎要从沙发上蹦起来:太夸张了吧?空手转一下就要六万?这简直……她想发泄心里的震惊,却急忙想不出一个合适的词。后来想起:这简直就是抢劫!

小凡却不以为然:这还不算高的呢,还有人花十多万呢。因为地段好,房子几乎是一抢而空。小胡的表弟也跟着去看了,觉得挺好,想要一套,都没有了。

小凡还沉浸在买房的兴奋里,根本没有觉察到晓米情绪的变化。

晓米心疼的不光是失去的钱,还有自己心里的不平衡:凭什么啊,一套房子转个手就赚她们差不多两年的收入。晓米想不通。

小凡看着晓米忧虑的脸,安慰道:该赚的钱还是要让人家赚的,假如是咱们,也一样会赚这笔钱。再说了,咱们可是买房子呢,不花钱哪来的房子?

晓米说:我不是心疼钱……想了想,觉得说多了也没意思,就说:好了不说钱了……现在才回来,吃饭了吗?

小凡看晓米心绪转过来了,就说:中午饭吃过了,我请他们的。小胡帮了咱们,他的亲戚也没有赚咱们的钱,我就请他们一起吃了顿饭。

晓米忍不住嗔怨道:天天请别人的客,咋不见你请我呢?

小凡兴冲冲地说:走,今天就请你们娘俩,想吃什么说?老公这点钱还是有的。

晓米还没说什么,正写着作业的孩子先就大声说:麦当劳!

转眼间一个月就过去了,晓米他们买房子的那家房地产开发商提前一个星期给小凡打来电话,告知他最迟下周五前必须缴纳预付款,否则按自动放弃对待,定金不予返还。

小凡一接完电话立刻就把情况给晓米汇报了,夫妻俩商定周四取钱周五上省城交预付款。

晓米问小凡:你跟小胡联系了没有?

小凡说:不用联系,前天晚上他打来电话说到海南去了,要十几天才能回来。这次咱们俩一块去,你也看看咱们的房子在哪里,感受一下周边的环境。那里真的很不错,花再多钱我都觉得值。

晓米笑着说:房子的影子还没见呢,就这好那好,只怕等房子盖起来了,就没有想象得那么好了。

小凡说:不会的,房地产商现在盖房子,都把绿化看得很重要,周边环境好了,对他们的楼盘品质也是一种提升,开发商精明着呢,不会因小失大。

晓米说:咱们俩都走了,孩子怎么办?中午回来还要吃饭呢。

没事,只一天时间,让孩子自己在外面买着吃,咱们赶早回来就是了。

到了周四,两人把家里的钱都取出来,还从朋友那里借了三千,才凑够了预付款。

晓米说:这下可好,咱们又从万元户变成贫困户了。

小凡笑着说:不要怕,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咱们顶多再紧巴三四年,房子就有了。到时候你想买车,一定给你买。

晓米说:车倒不一定要买,就是……

就是什么?小凡看一眼晓米担心的样子,知道她又心疼钱了,就笑着说:不要怕,买房要的是大钱,平日里你花的那点小钱,再节省能有几个?该花的钱只管花,买房的事我会想办法的。

晓米没再说什么,她打定主意跟小凡一起去看看,自己家将要买的房子到底有多好。

周五一大早两人就起身了。为了省钱,他们没有租车,而是坐了长途大巴。到了省城,下了长途车,小凡立刻打了出租,带着晓米直奔他们要买房子的所在地。

晓米盯着车窗外,过一段时间问一声:到了吗?

小凡说:还得一会。

一直过了很长时间,车都出城好一会儿了,小凡才指着前面说:快了,就在前面。

晓米看着窗外,这里好像已经在城郊了,周围没有建设或正在建设的区域都被围栏包围着,街区被宽阔的马路划分开,干净整齐,四周的绿化已经完成,草树葱茏。

下了车,放眼四周,感觉是一望无际的平坦,眼界在这里突然开阔了,让人立刻没有了身在闹市的那种压抑,反倒有一种繁华中的宁静、闹市里的幽远,有点世外桃源的气象。

真是好地方!晓米喜欢这种感觉,连带着也喜欢了这个地方。确实好!她忍不住对小凡说。

小凡笑着说:怎么样?我说好吧,你还不信。看看这周围,你在省城还能找到这么好的地方?所以,不要心疼钱,钱花到哪里哪里就好。

晓米笑着说:行了,都成穷光蛋了还在这里美呢。

他们走进售楼处,在办公室交了预付款后,小凡就带晓米去看正在建设的楼盘。

小凡指着远处对晓米说:咱们的房子将来就建在那里,和小胡家的楼盘是并排两幢,咱们在八楼,他们在十三楼。

晓米望着坑坑洼洼的远处,想象不来将来建成后会是什么模样,就茫然地说:这么乱糟糟的,看也看不来。

小凡着急地说:这有什么乱的,人家早都规划好,咱们的房子就在那块。他用手又使劲指了指“那块”,看晓米还是一脸茫然的样子就说:等建好了你自然知道。

晓米忍不住笑出了声:好了好了,知道了,好着呢,我没说不好啊。

小凡说:看你的样子,好像不相信似的。

晓米说:钱都交了,好坏都这样了,还有什么相信不相信的?

预付金交了以后,晓米开始考虑怎么把房子买到手。

小凡说:下次交房款怕要等到明年四五月份了,如果咱们今年不出去旅游,到时候差不多又能凑够将近十万。剩下的咱们先办成按揭贷款,手里攒了钱就还款,用不了三四年,咱们就能把贷款还完了。

晓米说:单位还有公积金呢,要不要打问一下?

小凡赶紧说:当然要了,公积金贷款利息低些,咱们先问好怎么办理,能用了尽量用上,省一点算一点嘛。

晓米就笑了:你天天给别人算账呢,这次也好好把咱们家的账算算,争取花小钱办大事!

小凡说:那还用说,我早都想好了,买房子这样大的事,哪能不想好呢?

晓米真想说:又吹牛!可忍着没说。男人嘛,总要照顾点他们的自尊心,什么都说穿了,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靠什么支撑呢?

可晓米在单位还没来得及把公积金贷款的程序打问清楚,小凡那里先出情况了。

那天晚上都快十一点了,小凡才从外面回来,告诉晓米说:以前做生意在银行贷的那笔无息贷款没有还。

晓米弄不明白:我不是叮嘱过你,让你把贷款还了吗?

小凡说:我是准备还的。可到工会朋友那里一问,他说贷款的人没有一个还的,他们单位也没催要那些贷款,让我再等一段时间再说,一等就等忘了。

那又怎么了?现在想起来了,你还上不就行了。

你还不明白,现在还款晚了。

怎么晚了?

银行已经有不良记录了。

那又怎么样?

那要影响咱们按揭贷款的!

晓米睁大了眼睛,吃惊地问:那怎么办啊?公积金贷款影响不影响?

怕是都要受影响的。

晓米一听按揭贷款和住房公积金贷款都要受影响,立刻冲着小凡嚷道:你这人怎么这样?不是早就催着你还款了吗?你为什么赖着不还?

小凡据理力争道:我根本没有想赖账,只是忘了,谁知道会弄成这样?

什么事都可以忘,这种事你也能忘了?你忘吧,看你拿什么买房子?晓米气得翻身拉了被子捂了脸不再理会小凡。

小凡干瞪着眼不知道说什么好,坐在床沿上气得直喘粗气。他真想拉起晓米跟她理论理论,可一想到真理论起来,晓米恐怕一晚上就睡不成觉了。忍了再忍,长出一口气:算啦,还是睡觉吧!

晓米听见小凡在唉声叹气,知道自己说重了他,就换了口气说:好了,先睡吧,明天咱们再打问打问,看有没有挽救的余地。说完推一把小凡:睡吧!别坐着了。

等第二天一大早醒来,晓米立刻想到了自己的表妹小静。小静前两年买二套房,好像也贷款来着,抽空问问她,说不准会有什么办法。

小凡出门上班前对晓米说:我再问问银行里的朋友,看有什么办法没有。

晓米看他一眼,不耐烦地说:知道了,快上班去,要迟到了!

工作闲暇的时候,晓米打电话问表妹买房子贷款的事。

表妹说他们在省城买的房子办的是房屋抵押贷款。

晓米问:怎么没有办按揭贷款?

表妹说他们第一套房子办的就是按揭贷款,那时候也没有把向银行还款这件事看得那么重要,中间有一两次因为工作忙就没有按时还款,所以就在银行留下了不良记录。

晓米问:如果银行有不良记录还能贷款吗?

表妹说本来是不可以的,但他们在银行里找了担保人,才办的房屋抵押贷款。

晓米就想:如果小凡那边实在没有办法,就让妹夫帮忙在银行里找人做担保,自己也办房屋抵押贷款。她就问表妹:你看我们现在住的房子如果做抵押,能贷款吗?

表妹说当然能,二三十万都能贷下。

可你姐夫在银行有不良记录,到时候能不能让妹夫帮我们在银行找个担保人?

表妹犹豫了一下说她也不敢给晓米打保票,等问了丈夫才能给晓米一个回话。

晓米说:行,你先问问。如果实在有难处,也不要勉强人家,我和你姐夫再另想办法。

挂了电话,晓米心里非但没有轻松,反倒觉得更不舒服了。想起小凡,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正是因为小凡的一次失误,把本来应该顺顺利利的事弄成这样,她真想打电话告诉小凡把房子卖了,她不想买房子了。

晓米正自生气呢,小凡的电话打进来,听他说话的口气,好像也不是什么好消息。

晓米,我问了银行的朋友,不良记录不太好消。小凡说话的声气灰溜溜的,听着都让人烦心。

晓米冷冷地说:消不了就不要买了,谁让你想起买房子的?

我买房子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孩子?我哪想到会是这样?小凡也有点心烦,虽然压抑着自己没有冲晓米乱吼,可语气里也带出了怨气。

晓米知道小凡也不想这样,就缓和了一下口气说:我跟表妹打问了,只要能在银行里找下担保人,就可以用咱们现在的房子作抵押贷款。她说回去问一下妹夫,如果能行了,就先办了抵押贷款再说吧。

小凡一听晓米这么说,就觉得自己刚才有点失控了,赶紧装着轻松地说:你也不要太担心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码头自然直。到时候我到银行找人做担保,用不着麻烦你妹夫,让他们为难。

晓米心里不由得又好气又好笑:自己都处在困难中了,还想着别人的难处,到死的鸭子嘴还硬!就忍不住笑着说:那你还冲我发什么火?

小凡也不好意思了,狡辩说:谁冲你发火了?我只是一时性急。

知道了知道了,你都是为我们好,你是咱们家的大功臣。等房子买好了,我给你发个大奖状挂到脖子上。

小凡被逗得笑起来:谁要你的烂奖状!

晓米也笑着说:好了,等回家再说吧。

晚上,表妹打来电话说妹夫已经问了,今年的贷款已经发放完了,只能等明年再说了。

晓米猜测可能妹夫那里也有困难,就对表妹说:现在还没有到交房钱的时候,等明年交起房款了咱们再说吧。

小凡等晓米挂了电话就说:你怎么不告诉表妹,这事用不着麻烦妹夫。

晓米说:你这人真是,总要把什么话都说绝了,你现在就能保证你在银行的那些朋友到时候能帮你把贷款搞定?留一条后路算一条,省得到时候那边落空了,这边也没了戏。

小凡还想嘴硬,对妻子怀疑他的能力怀疑他的朋友表示不满,可想想妻子说得也对,就转移话题说:没想到你也变得聪明起来,以前可是什么心都不操的。

晓米知道自己刚才的话让李晓凡心里不舒服了,就顺着他的话头说:你不想想,我整天跟谁在一起呢?近朱者赤啊!

小凡就笑得春光灿烂了:看你说的!

晓米看一眼小凡,心里笑道:德行!

小凡找了银行的朋友,知道即便现在还了贷款,那些不良记录也还是会存在的。办按揭贷款是不可能了,但办房屋抵押贷款还是有希望的,可必须在银行里有担保人。他跟关系最好的朋友说定,等到再付房款时,一定想办法帮他把抵押贷款搞定。

有了朋友的承诺,小凡心里就有了底气,立刻给晓米打电话报喜讯。

晓米听了心里虽然还有点担心,但毕竟问题有了解决办法,不管哪种贷款,只要把房子顺利买下,怎么还款还不都是还?

因为买房子,两口子暑假就没有带孩子出去旅游,只是象征性地跟朋友拼车到邻县玩了几天就回来了。国庆、春节就只回去看望了双方的父母亲戚。

晓米对小凡说:虽然朋友答应帮咱们办抵押贷款,但咱们不能一棵树上吊死,要不要跟亲戚朋友借点钱,能少贷些尽量少些,也减少些负担。

小凡觉得妻子说得也对,就说:那行,咱俩分头借,能借多少算多少,哪怕将来给人家付利息呢。

晓米说:你这人天天算账算的,想着别人都跟你一样呢?你都不想想,能借钱给你的人谁还会跟你计较利息?真要计较利息了,那就是放贷了,还会是你的亲戚朋友?谁再爱钱,也不会连这点人情都没有了。

小凡说:人家不要利息是人情,咱总不能不领情,总不能让人家帮了咱再损失钱吧?心意还是应该有的。

晓米就笑小凡: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小凡说:说你这人不懂人情世故你还不相信,人就是要知道感恩的,别人帮了你就该心里记着,要不人家凭什么帮你?

行了行了,别给我上政治课,想办法借钱去。借来钱才是真道理。晓米笑着推小凡往家门外走。在楼门口夫妻俩分了手,各自回自己的家想办法筹钱。

晓米的娘家就在不远处,父母是一般干部,生活虽然说不上大富大贵,但也平平安安。家里两个女儿两个儿子都各自成家了,谁也没有拖累老人。晓米是家里老二,上面一个姐姐,下面两个弟弟。她到父母家的时候,姐姐张晓丽正好端着饭碗从餐厅出来,见了晓米就问:你们也打算在省城买房子?

晓米有点奇怪,就问晓丽:你怎么知道的?

我听小静说的,你还让她丈夫帮忙办抵押贷款是吗?

晓米坐到客厅的沙发上,摆着手没让母亲给她倒水,对姐姐说:小凡在银行里有不良记录,办不成按揭贷款,住房公积金也用不成了,只能用现在的房子作抵押,看能不能办成抵押贷款。

晓丽放下手里的碗,端着母亲递过来的水杯,冲晓米说:买什么房子?钱多的没处扔了?看人家买房子你们也跟着买,凑什么热闹?还要办抵押贷款?不害怕到时候还不上钱,连现在的房子也被银行没收了?你难道还打算跟着那个小凡住到大马路上啊?

晓米一听就来气了,说:我姐不也买了一套又一套?

那是你姐夫要买,我根本就不赞成!把手里的钱都投到房地产上,整天把自己搞得紧张兮兮的,出去玩都舍不得花钱,买再多房子又有什么意思?

晓米说:那是小凡要买的,我也不赞成。

那就不该买!跟人家那些有钱人比个什么劲。人家买房子跟买白菜似的,一套两套十套八套都不算什么,你们呢?挣那么点工资,好不容易把债才还完,不说好好享受享受,还要买房子?你这不是跟自己较劲吗?

晓米不服气地说:我们还不是为了孩子。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万一孩子到时候没有能力买房子,连媳妇都娶不上,做父母的有什么脸面?

行了吧,别再说什么脸面不脸面的。孩子有本事,将来自然不会花你的钱;没本事,你就是有座金山,照样都给败光了。没听人说吗?富不过三代。姐姐生气地放下杯子,愤愤地望一眼没主见的妹妹,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调弄起电视,不再理会晓米。

晓米气得什么似的,扭过脸也不再理会姐姐。

坐在一旁的母亲急忙插嘴说:给孩子买房子也是对的,现在房子这么贵,孩子们大学一毕业就要工作要结婚,靠他们自己买房子,哪有那个能力?现在的姑娘都是独生子,结婚提的条件高,没房没车没存款人家真不会跟的。

姐姐瞟了母亲一眼,嫌她说话向了晓米,鼻子里哼一声说:那你就办抵押贷款吧,小心小凡把你也给抵押了。

你……晓米气得嚯地一下从沙发上站起来,真想扑上去跟姐姐动手。母亲连忙拉住她,劝说:你姐姐也是怕你吃亏,提醒你一句!

晓米甩开母亲的手就往外面走,她觉得姐姐真有点不可理喻。

晓米往外走时还听见姐姐说:妈,你别管她,好坏都分不清……

母亲一直跟着晓米走到外面,拉住晓米悄声问:是不是买房子钱不凑手?

晓米有点不好意思,本来是想到娘家看看,能不能借些钱先把眼前的难关度过,没想到会碰上姐姐,说话还这么冲。其实最想借钱的对象就是姐姐,可还没张口呢,就让姐姐把嘴堵死了。她心里难过得都有点想掉泪,可看到母亲关切的眼神,晓米还是忍住了,轻声对母亲说:本来我和小凡是打算办按揭的,没想到小凡有不良记录,人家银行是不给贷款的。小凡在银行找了人,准备办抵押贷款。我害怕到时候有个什么变动,再办不成抵押贷款,房子就没法买了。所以想两边都凑凑,防个万一。

母亲拉着小米的手低声说:我和你爸手里还存了两万,回头我给你取出来。你不要跟你两个弟弟说,省的他们有意见。

妈……晓米的眼泪就在眼圈里打转了,她觉得为买房动用父母的养老钱,似乎有点不孝。

晓米抹一下眼角的泪,对母亲说:你先别急着取那些钱,等我真要用了,我再告诉你。

晓米知道母亲是一直看着她走远的,她下决心做抵押贷款,多还点利息就P9nnRnKqDwhLgjng37vJtA==多还吧,一年也是还两年也是还,自己紧张点,也只是三四年的事,犯不着让父母跟着受罪。

晓米回到家的时候,小凡已经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了,一见晓米回来就问:怎么样?

晓米没有告诉姐姐的事,只是说:我妈说到时候给咱们借两万,你那里怎么样?

小凡没有接晓米的话,接着问:你没跟你姐问一下,看能不能给咱们再借点?

晓米说:要想借,还是你跟姐夫去说吧。他们家的财权都在姐夫手里,姐姐即便想借,姐夫不同意也是白搭。

小凡笑着说:我要跟你姐夫开口,你姐夫一准说问你姐姐吧。

晓米没有笑,知道姐夫是真舍不得给人借钱,就说:你们家呢?

小凡苦笑一声说:别提了,我还没张口跟我爸借钱呢,我爸倒先开口跟我借钱,说他们也要在省城买房子。

晓米有点吃惊地问:你爸妈也要在省城买房子?他们年龄都那么大了,还买房子干什么?

我爸说我们兄弟几个都在省城买房子住了,他们老了谁管呢?所以,他们也要在省城买房子。

晓米觉得公公婆婆想得有点多余了,小凡他们兄弟三个,虽然不敢说个个是大忠大孝之人,可也不会无情到不顾老人的地步。不过站在老人的立场反过来想一想,或许老人也有老人的想法吧。他们年龄都大了,都靠一点退休工资生活,手里攒点钱都不容易,万一他们有个头疼脑热的,孩子们手上不凑巧,不还得靠自己吗?

晓米看看小凡,笑着说:算啦,还是靠咱们自己吧。抵押就抵押吧,大不了到时候跟你住到大马路上。

小凡笑着说:没那么可怕,大不了咱们把房子再卖了,最多落个不挣钱白忙活,决不会到流落街头的地步。放心,有老公就会有一切!

晓米说:你就吹牛吧,反正不上税!

小凡说:谁说的不上税?等我当了税务局的局长,我就征收吹牛税,扩展税源,服务社会,这是每个吹牛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晓米笑着伸出手对小凡说:行,我现在就开征吹牛税,交钱!

小凡啪地一声打在晓米的手掌上说:给你一百万,让你数钱数到手软!

两人耍笑着扭打在一起,全然忘记了借不来钱的苦恼。

为了买房子,两口子开始自觉缩减日常开支。晓米不敢再在网上乱购东西了,小凡也主动减少了跟哥们兄弟在外请客吃饭的次数。两口子每个月工资一到手,立刻就整合所有资金,除去日常开销,多余的钱就存到银行,希望在交房款时尽量少贷些款少付点利息。

眼看着存款在一点点增加,小凡常忍不住要拿出存折算一算,看看存了多少钱。看着那几张存折,小凡总感叹:怎么才存了这么一点钱啊?需要钱的时候,才发现存点钱真的不容易。

晓米就笑他:你再这样盯着钱,就真钻到钱眼里了。不要看了,看你那么爱钱,我都担心呢,等咱们房子买到手了,你都变成那个葛朗台了。

小凡也笑着说:我倒希望自己以前就是葛朗台,把挣的钱都攒起来,咱们现在也不用为房钱发愁了。

那你就跟房子过日子吧,我可不愿意把一生的幸福快乐都给了房子给了银行给了房地产商。晓米有点生气了,一想到为买房子全家人跟着紧张,她就有点高兴不起来。

小凡赶紧说:只是开玩笑,谁也没真的就把钱都攒起来。该买什么还是要买的,房子只是一种投资,总不能因为买房子,咱们就不过日子了。

看着晓米忧心的样子,小凡就有点后悔,搂着晓米哄着说:不要生气了,周末咱们到北市逛逛,说吧,你想买什么?

晓米的气就有点消了,叹口气说:算逛了,省点钱吧。再说现在也不缺什么,不要再乱花钱了,能省就省点吧。

小凡说:不要怕,等房子一买到手,咱们就赚了,少说也能赚上三四十万,这可比做其它生意来得快。

晓米担心地说:国家已经出台住房限购令了,还不知道咱们这个地方是怎么规定的,到时候咱们的房子能不能买成都是问题呢。

小凡不以为然:再限购,地皮也是有限的,城市还要扩张,不可能禁止外地人买房子。国家限制购房,只是为了打击那些炒房的,平民老百姓能有多少钱能买多少房子?一辈子买上一套两套房子就到顶了,哪能把钱都扔给房地产商和银行?没事的,不要瞎担心。

晓米说:但愿如此吧。

可真等到省上的住房限购令一出台,小凡也有点坐不住了。省上规定:本市居民限购2套房,禁购3套以上住房;能够提供在本市一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

晓米一看到限购令,就觉得他们买房的计划要泡汤,赶紧打电话给小凡:你看到省上的限购令了吗?咱们是不是买不成房了?

小凡接到电话倒不着急,还安慰小米说:你急什么?咱们买房在先,限购令在后,不一定就把咱们卡死了。再说,一起买房子的人多了,法还不责众呢,咱们急什么?该着急的是房地产商,那么多人买不成房子,他们比咱们的损失可大多了,谁是傻子,看着自己倒霉?

可晓米觉得还是有点玄乎,不无担心地说:房价只怕要跌呢,咱还要买?

买啊,当然要买了,为什么不买?还有那么多人没房住呢,房价再跌也不会跌到白菜的价上。你别瞎操心了,有我呢!

晓米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小凡的话,他又不是经济社会学专家,更不是房地产发展趋势研究专家,凭什么相信他的话?国家现在正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廉租房经适房,只怕房地产行业再也不会出现前几年的辉煌了,说不准也会像2006年、2007年的基金投资热一样,昙花一现迅即低迷,徘徊不前这么多年,让人伤心得都没地方落泪。

其实小凡也同样担心着,挂断晓米的电话,他立刻跟售房部联系,询问他们买房是否会受限购令的影响。售房部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不会受影响的,买他们房子的外地人很多,他们企业会跟政府相关部门协商解决这个问题的,让小凡放心好了,不会有问题的。

小凡本来觉得这就不是个问题,售房部的人再一解释,他也就不再担心了。他现在真正担心的是下次缴款的时候,抵押贷款是否能办成。和他关系好的那个在银行的朋友,过完年就被调到另外一个县的银行分理处去工作了,他想办抵押贷款恐怕要受到影响。他这些天一直在搜肠刮肚地想办法,希望能解决买房贷款的问题。

这个问题他不能跟晓米商量,如果告诉她抵押贷款办不成了,她不定会怎么烦心呢,说不准房子就真的买不成了。

其实小凡眼前就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这个办法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用的。他的自尊心太强了,他不愿意被别人左右着,不到绝境他决不会妥协的。

眼看交房款的日子逼近了,晓米问小凡:咱们什么时候办抵押贷款?

小凡说:这些事是男人家的事,不用你瞎操心,该办什么,我自然会办好的,你只要把家和孩子照管好就行。

晓米觉得小凡最近说话总有点怪怪的,好像有什么事瞒着她。可晓米想不明白,小凡会有什么事瞒着她呢?

交款前一天,小凡心事重重地回到家。晓米以为贷款的事泡汤了,着急地问:贷款没办成?

小凡说:不用办贷款了,我把钱借来了。说着拿出一张银行卡递给晓米:这是借来的钱,够咱们买房子搞装修了。

晓米惊讶地张大了眼睛和嘴巴,半天回不过神来:你……从哪借来这五十万?……谁有这么多钱借给你?你没有抢银行吧?

小凡苦笑着说:抢了银行我能这么四平八稳地回家来?当然是跟别人借的。

跟谁借的?

我们公司老板。

高利贷?

人家才看不上那点钱,不要利息。

不可能吧?这可是几十万呢,就是放到银行,每年利息也得有几万块,人家会这么傻?晓米不敢相信,天下还有这么大方的老板,迟疑着问:人家没说让咱们什么时候还清?

什么时候都可以,只要我不离开他们企业,钱可以慢慢还。小凡淡淡地说,慢慢饮着手中的茶。

真的?晓米立刻兴奋地说:没想到你们老板这么大方,等咱们买了房,一定好好谢谢人家。

小凡说:谢什么?请客吃饭,高档的咱请不起;档次低了,拿不出手。用不着谢的,我把该做的做好就是了。

晓米觉得小凡说的好像在理,好像也有点不合常情,她争辩道:咱们请是咱们的心意,这和高档低档有什么关系?皇帝还有几门穷亲戚呢,别说一个私企老板了?

小凡没有跟晓米争辩,有些事男人有男人的看法与做法,跟女人的看法和做法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在这件事上他不想跟晓米多说,只是叮嘱她:把卡收好,咱们明天去交款。交了款,房子就是咱们的啦。到时候再想是自己住呢还是出租给别人。

晓米说:新房子当然要自己住了,租给别人,人家才不会好好爱惜呢。

小凡说:要是租给别人,咱就不用那么精心地装修,大概收拾一下就可以,花不了几个钱。房子放在那里空着也是空着,租给别人也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只有开源节流,咱们才能攒下钱。说到这里,他稍微顿了一下,淡淡地说:也好早点还清那些欠款。

晓米说:那是当然。虽然人家没有跟咱算利息,咱也要早点还清人家的欠款,总不能让人家帮了咱,还要损失更多利息吧。

小凡看一眼晓米,觉得妻子说到底还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还没有到把钱看得比自己名节更重要的地步。

房款交清的时候,他们的房子还没有盖起来。真正要盖好交付房主使用,还得等上一两年。

晓米因为房子买到手了,心里感觉很轻松,好像还债也根本不算是问题了,只要生活这么继续着,他们三四年内,或者五六年内,绝对能把债都还清了。所以,还债不是问题,负债生活也就不成问题了。没有问题了,还有什么可忧虑的?所以,晓米的心情格外开朗,就像这省城早到的春天似的,温暖舒适。

小凡不想破坏妻子的好心情,尽量陪着妻子一道快乐。跟着她看小区里盖好的房子,陪她吃她喜欢吃的砂锅,到商场陪着她一起看衣服。

晓米看了一大圈,几乎把整个商场都转遍了,却没有买一件衣服。

小凡有点不忍心,说:喜欢就买一件,咱们再紧张也不在这点钱上。

晓米笑着说:算了,衣服有什么多少的。真正的高人,谁把衣服看得那么重要?以貌取人早就不时兴了。人家国学大师季羡林,一辈子也就只穿过中山装,谁敢把他低看了?只有咱们这些俗人,才把自己当衣服架子,拿那些漂亮的衣服装点自己的门面。我想我还没有俗到不知道自己高低的份上,你说是不是?

小凡笑着说:那是,我老婆是谁啊,跟别人就是不一样,档次这么高!嘴咧得像宋丹丹似的。

晓米笑得什么似的,使劲拧了一下小凡的胳膊。

小凡疼得有点呲牙咧嘴,说:傻子,真拧疼了。

晓米笑着说:让你胡说!

小凡搂着晓米,一边走一边说笑,房子买好了,最大的烦恼解决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至于自己公司老板提出的借款条件,他想那也不是什么致命的问题,给谁干活不是干呢?“十年内不主动离开公司不主动要求加薪不到别的企业兼职”,这也难不倒他。不让离开公司?那是老板把他当个人才;不主动要求加薪?是个老板都讨厌员工使心眼耍手腕威逼加薪;到别的企业兼职?又怎么能在自己企业专心干活呢?这些条件李晓凡都能理解,老板再牛也是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只是小凡心里总觉得有点说不出的苦涩,传统知识分子那点孤傲的情结还在身体里作怪,还让他无法完全接受这种契约式的生存方式,总有一种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无奈,也有一点大丈夫忍胯下之辱的凄寒。他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只是觉得这房子买的有那么一点点悲壮!

责任编辑: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