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七上第五单元写作·条理清楚(“××自述”)

2013-12-29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3年11期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三中,县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市语文骨干教师,多次荣获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优秀命题一等奖以及全国主题征文优秀指导师。

【写作经】

本单元的写作主题是条理清楚,具体详见教材。为了更好地说明如何做到“条理清楚”,我们就以“写作实践”第二题“××自述”的写作为例来进行讲解。文题如下:

这个单元的《看云识天气》和《绿色蝈蝈》两篇课文,都是介绍或描述自然事物的。请你换一个角度,以“××自述”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自述”这类文题是以第一人称介绍或描述自然事物,看似简单,却并非易事。写些什么,该怎样写,怎么写生动,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下面支你几招,让你写作不再烦恼。

1. 观察生活,认真发掘有意思的材料 介绍或描述自然事物,首先得通过观察生活,了解自然事物,这是写作的前提。观察生活,一是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详细的观察过程,例如要了解大豆的生长过程,就必须亲自种下大豆,每天观察,并记录下大豆的生长变化过程,如果有不清楚的问题,可以请教他人,或上网查询。如此,掌握了写作所需的第一手材料,就不愁写不出文章来。二是贵在发现有意思的材料,何为有意思?即在观察生活时,能给人兴趣、给人启迪、令人深思的材料,这样的材料是写作的珍宝,是文章以新奇制胜的有力武器。例如观察小猫的生活习性时,发现家里的小猫特别爱跟小鸡捉迷藏、吃鱼时喜欢边吃边用左脚踢着玩等,有了这些与众不同的材料,就会将事物的个性展现出来。

2. 展开想象,灵活安排突显事物趣味 “自述”类文题,给了写作很大的自由空间。在符合逻辑的前提下,可以发挥想象,让文章写得灵活有趣。一是根据生活现象展开想象,即在看到事物现象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将情节补充出来,如:“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绿色蝈蝈》)二是根据事物特征展开想象,给事物安上有趣的名字,或是虚构一段有趣的故事,以更好突出事物的特征。

3. 巧用修辞,运用细节展现文章亮点 “自述”类文章,除了材料选择注意详略,写作顺序条理清楚外,还得让文章吸人耳目。要做到这些,材料新是前提,语言活是关键,细节亮是核心。语言活,就得巧用一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不仅能增强语言的幽默性、趣味性,而且能增强整篇文章的可读性。例如,法布尔为了说明“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他这样写道:“诚然,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但是如果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就像吃普通的猎物一样。这并不是因为食物缺乏,而是因为贪婪才吃死去的同伴。”瞧!拟人手法的运用,将蝈蝈的特征写得多具体!同时,细节是文章的“骨肉”,也是展现事物亮点的有力手段,因此,在写文章时不能粗枝大叶,而宜在细节中展现事物个性特点。

怎么样,同学们,提起笔写一写吧,相信你的文章一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