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三个环节 促进优质教学

2013-12-29王秋玲杨斌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3年10期

优质教学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主方向,也是深化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更是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关注和执着追求的目标。下面从钻研教材、优化教学过程、科学设计练习三个环节粗浅地谈谈我对优质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一、深入钻研教材是促进优质教学的基础

教材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因此,要想利用好教材资源,就需要深入钻研教材,而钻研教材的关键就是理解和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教材应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教材的重难点、深广度和关键处;深入钻研教材需要钻研教材的一字、一句、前后顺序、每幅插图和例、习题;深入钻研教材需要思考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苏教版教材很多知识点的教学没有全部以例题的形式呈现,部分知识点或相应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以练习的形式穿插、渗透在习题中。

二、优化教学过程是促进优质教学的关键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交流的活动过程。优化教学过程是促进优质教学的关键,为此,我们应注重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而要优化教学过程,应处理好以下关系。

1.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进行优质教学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的展望,目的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这种出现与教材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

例如,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时,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我让学生随便说出两个数并求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有学生说出23和31,我一听这两个数是互质数,这是下节课要发现的重要规律。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让他坐下,再找个学生说。可是话到嘴边又停下了,为什么不让学生做一做呢?说不准学生会发现什么呢?果然,学生轻松地求出了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并在我的引导下发现了数学规律。正是由于这一环节的灵活处理,使课堂又一次掀起了小高潮。

2.要处理好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是作为学习方式提出的,但这两种学习方式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两种学习方式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构建优质课堂具有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需要选好适合的学习内容,有些知识需要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体验合作的魅力;有些知识需要自主探究,让每个学生经历思考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灵活处理。

3.要处理好教师讲解与学生主动参与的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总是教师不停地讲解,教师总是担心因讲解不透彻而使学生听不明白。有时,讲了好多遍,效果却差强人意。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构建中。因此,优质教学需要处理好教师讲解与学生主动参与的关系,只有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既优质又高效。

例如,“米表示什么意义?”根据分数的意义,学生很容易理解“把1米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是米” 。但是却很难理解“把3米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米”。为什么学生不理解呢?这是因为该知识比较抽象。如果让学生参与到理解米的意义构建中,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首先,让学生画一条线段表示1米,平均分成4份,表示出其中的3份;然后再让学生画一条线段,必须是刚才画的那条选段的3倍,那么这条线段就表示3米。把它平均分成4份,表示出其中的1份;最后,让学生对比这两条线段,学生就会发现表示出的线段相等,从而较好地理解了“米”所表示的意义。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讲授”,学生记住率是5%,而“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记住率达70%。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才是优质的课堂。

三、练习设计科学有效是促进优质教学的深化剂

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练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些知识的教学往往分几节课或分几个学期来完成,这样就更需要有意识地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系统化,以便收到优质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一本200页的故事书,小明第一周读了,第二周读了,还剩下多少页没有读?”这类题目可以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根据一个问题和一个已知条件补充另一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分解成两道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如,“第一周读了多少页?”“第二周读了多少页?”然后再分析所求的问题与最后需要解答的问题有什么联系。这样处理容易让学生看到“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因此,课堂练习的设计既要注重双基的训练,又要做到有层次,讲究学科性,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优质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准确领会教材编写意图,优化教学过程,科学设计练习。当然,还需要教师有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精炼的语言、恰到好处的激励性评价等。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