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风建设名词集萃

2013-12-29

党史文苑 2013年19期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为民务实清廉】是中国共产党对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由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为民,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务实,即求真务实,出于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清廉,即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切实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形式主义】主要是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有的不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学了也是为应付场面,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无心也无力在实践中认真运用。有的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把安排领导出场讲话、组织发新闻和上电视作为头等大事,最后工作却不了了之。有的抓工作不讲实效,不下功夫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工作汇报或年终总结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仪式一场接着一场,总结一份接着一份,评奖一个接着一个,最后都是“客里空”(意指弄虚作假的恶劣作风)。有的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下去就是为了出镜头、露露脸,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群众说是“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隔座山”。有的明知报上来的是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也听之任之,甚至通过挖空心思造假来粉饰太平。

【享乐主义】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有的意志消沉、信念动摇,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有的追求物质享受,情趣低俗,玩物丧志,沉湎于花天酒地,热衷于灯红酒绿,纵情于声色犬马。有的拈轻怕重,安于现状,不愿吃苦出力,满足于现有学识和见解,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立新目标,缺乏新动力,“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

【奢靡之风】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有的修建豪华气派的办公大楼,甚至占地上百亩、耗资几个亿,搞得富丽堂皇,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有的热衷于造节办节,节庆泛滥成灾,动辄花费几百万、几千万,劳民伤财。有的热衷于个人享受,住房不厌其大其多,车子不厌其豪华,菜肴不厌其精美,穿戴讲究名牌,对超出规定的生活待遇安之若素,还总嫌不够。有的要求超规格接待,住高档酒店,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酿,觥筹交错之后还要“意思意思”。有的兜里揣着价值不菲的会员卡、消费卡,在高档会馆里乐不思蜀,在高级运动场所流连忘返,在名山秀水间朝歌夜弦,在异国风情中醉生梦死,甚至到境外赌博场所挥金如土。有的作风不检点,甚至道德败坏、生活放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两个务必】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于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著名论断,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是在中国革命伟大历史转折关头,对我们党未来肩负的历史任务的深刻思考,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1991年9月21日,江泽民专程来到西柏坡,要求全党“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002年12月7日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回顾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特别是关于“两个务必”的教导,结合新形势给全党进行了一次深刻党性党风教育,对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表现在政治、思想、工作、作风各个方面,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实现党的路线和一定时期奋斗目标的基本保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三座大山”的残酷统治下,中国革命斗争的条件极其艰难困苦。革命斗争之所以能够坚持和取得胜利,很重要一条,就是靠党和人民军队与人民同甘共苦,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毛泽东指出,“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仍然必须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邓小平强调说,“我们必须恢复和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江泽民也指出:“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也是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我们党正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今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要靠艰苦奋斗。”

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不提倡勤俭建国,就不可能实现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提倡艰苦奋斗,基本要求就是要发扬不怕任何困难,为祖国为人民顽强奋斗的献身精神。对领导干部来说,要廉洁奉公,与群众同甘共苦,反对挥霍浪费、损公肥私、以权谋私。对人民群众来说,要提倡勤俭节约,量入而出,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要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来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人民公仆】也称社会公仆。特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马克思称掌握巴黎公社权力的人为公仆。当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巴黎公社出现时,马克思就指出:公社的权力“交给社会的负责的公仆”。党的十二大党章关于“党的干部”一章中指出: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把当人民公仆作为对干部的要求。○

(本刊编辑部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