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不止?
2013-12-29
米莉削铅笔的时
候,划破了手指,不断涌出的鲜血吓得她大哭起来。如果没有医生帮忙,米莉会不会一直不停地流血直到把血流光,死掉呢?
15万千米长的管道
手指没划破的时候,血液都被密封保存在一套非常复杂的管道系统里,进行着周而复始的循环。这里提到的管道其实就是血管。说它复杂是因为管道的数量很多,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我们全身。拿一个身高为1.8米的成年人来说,他体内就有1000多亿条血管,如果把这些血管首尾相连,差不多能绕地球两圈半,也就是说有15万千米长呢!
血液高速路
虽然血管很长很长,但血液只需2秒钟就可以跑遍全身所有的血管。血液的速度之所以这么快,完全是心脏跳动的力量。心脏每分钟要跳动70次,每次把70毫升的血液泵进动脉血管里。动脉血管里的血液奔跑速度非常快,也很有劲,所以要是不小心伤到了动脉血管,那血液就会喷涌而出,不及时扎住伤口,就会有生命危险。
不过要是划破静脉血管,情况就会好一些。因为静脉血管里的血液经过了长途跋涉正返回心脏。静脉血承受的压力相对动脉血小得多,流速也慢得多,就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所以,就算有伤口,血液也只会缓缓流出。
止血尖兵
再怎么缓缓流淌,那也是宝贵的血液啊。想想看,我们体内的血液总共也就4.7升左右,相当于两大桶可乐那么多。血液中55%是富含蛋白质、水分和各类营养物质的血浆,另外45%是肩负各种重任的血细胞,比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
要眼睁睁地看着如此珍贵的血液流掉,不光我们舍不得,血液里的修补专家血小板也不干。虽然血小板是直径只有2~4微米的小个子,但它们个个都很勇敢。只要有伤口,它们就会成群结队的在几秒钟内迅速冲上去,用自己的身体堵住血管上的伤口,不让血液流掉。
英勇献身
血小板可不是仅仅是用身体当沙袋来堵伤口,它们帮助伤口止血的过程,是先将自己挤破,释放出凝血物质,与血液中的凝集原结合在一起形成凝血素。凝血素再和血浆里的纤维蛋白原结合,组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迅速凝固后就形成了一条条细长的纤维。这些纤维再纵横交错,织成一面能够堵住伤口的“纤维墙”,这样血就止住了,伤口也被纤维墙修补了起来。
伤口是愈合了,不过无数将自己挤破的血小板却牺牲了。对血小板来说,这样的英勇献身很值得,因为就算没有突发事件,它们最多也就只能活7~14天。
被误解的小英雄
血小板舍生取义,还在止血修复伤口方面身手不凡,真是了不起。不过在1882年以前,它从来没被重视过,当时的科学家们认为血小板只是一些在红细胞之间游手好闲的细胞碎片,不但长得怪模怪样,没有红细胞好看,也实在看不出它们有什么用。后来,意大利医生比佐泽罗在1882年发现血小板的用处,并给它们起了“血小板”这个名字。后来,科学家们弄清了血小板的身世,血小板的妈妈是骨髓里的巨核细胞,每个巨核细胞可以产生300~4000个血小板呢。再后来,经过研究,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血小板其实非常了不起!因为地球上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有血小板,它们是哺乳动物特有的!
医生在米莉手指上包扎了一下,几分钟后血就止住了。米莉这次很幸运,因为只是浅浅地划破了静脉血管,所以没有大问题。不过她吸取教训,打算以后削铅笔的时候多加小心,因为如果伤的严重,她不但要忍受伤口的疼痛,还要被多扎一针,防止伤口被破伤风杆菌感染而得上可怕的破伤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