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向
2013-12-29
出版界质疑台湾人一年只看两本书?
近日公布的《台湾出版业发展策略》报告,称台湾人一年只阅读2本书,阅读风气不盛行,此数据一公布,引发出版业者的议论。
远流出版副總编辑吴家恒表示,大家在离开学校后,会依照自己的状况与需求选择阅读的书籍,因此阅读行为是持续在增加的,但由于阅读又可分为图书馆借书、移动装置阅读,甚至是盗版书籍等多种方式,因此不能单单看数字就去断定台湾阅读风气不盛行。
印刻出版社總编辑初安民认为,必须先厘清民众一年究竟是读2本书,还是买2本书。且台湾人并非不读书,而是偏重具有实用功能的书,反而少读文学书。新经典出版社總编辑叶美瑶则认为,虽然网络的兴起瓜分了很多看书的时间,但网络却也让阅读方式更多元。通过网络也可以阅读,因此不一定需要去书店购买书籍。
此报告虽不能断定台湾阅读风气是否真的不盛行,但市民不购书,让整体出版业市场无法壮大。龙应台曾指出,出版不同于其他文化产业,希望财政部门支持购书抵税提升图书消费的赋税措施。
台湾商务印书馆打造王云五文创基地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商务印书馆在新生南路开设“商务十九人文读境”新店。台湾商务印书馆總经理方鹏程表示,新门市将与斜对面的王云五纪念馆结合,打造王云五文创基地,并结合小区达到敦亲睦邻的作用。
“商务十九人文读境”原为王云五的藏书室。1995年台北市云五图书馆基金会与佛光大学签订“图书委托保管陈列展示协议书”,将9万多册藏书交由佛光大学保存,而台湾商务利用闲置多年的空间,成立第二门市。
新门市的前院约25平方米的空间,方鹏程表示,台湾商务计划利用此空间,每周举办小型新书发表会、演讲、表演等艺文活动。此外,也预计提供咖啡与简餐服务,并提供附近居民与学生优待方案,达到敦亲睦邻的作用,打造舒适的王云五文创基地。
王云五为台湾商务第一任董事长。商务印书馆1897年在大陆创办,创办初期曾由梁启超、蔡元培、胡适、徐志摩等文人担任领袖。1948年初,商务印书馆在台湾开设分馆,而后改名为台湾商务印书馆。商周跨界拍电影
商业周刊推出院线纪录片《台湾黑狗兄》,商周编辑部影视中心主任曹琬凌表示,她们今年摆脱以往与电视台合作的方式,而由商周影视中心拍摄、记录整个事件并制作成电影,这也是平面媒体首次推出院线电影。
曹琬凌说,商周每年都会选择一个重大的封面故事,拍摄采访过程并制成纪录片,不过之前都是与电视台合作以节目的形式播出,今年不再继续与电视台合作,是因为收看电视的民众喜欢接受高刺激性、片段化的信息,所以已经不适合作为这类严肃议题的播出平台。
她认为,电影是比较能呈现深度议题的平台,能让人专心地观赏,加上近年来原创影片复苏,因此希望能够搭上这股风潮,吸引民众前往电影院观看。
《台湾黑狗兄》是描述面对全球自由贸易的冲击,台湾的织袜业如何转型、突破重围的纪录片。此外,商周也以第1323期杂志封面故事与新书《黑狗兄的青春梦》呈现故事。
第37届金鼎奖公布
4月8日台湾公布第37届金鼎奖得奖名单,22个奖项中,天下远见出版公司赢得七大奖,是出版社大赢家。特别贡献奖则赠予《中国时报》开卷版前主编李金莲。
最佳文学图书奖共有4位得主。包括胡晴舫《第三人》、郑鸿生《寻找大范男孩》、郭琼森《惑乡之人》、罗智成《透明鸟》,《惑乡之人》《透明鸟》皆为联合文学出版。
最佳人文艺术杂志奖由《经典杂志》获得、最佳财经时事杂志奖为《远见杂志》、最佳儿童及少年杂志奖赠予《未来少年》。
水牛书店开业
据台湾媒体报道,水牛书店于4月6日在桃园县新屋乡开幕,为鼓励学生阅读,书店推出借20本书就免费送一本书的优惠活动。水牛出版社總裁罗文嘉说,水牛书店不以赢利为目的,只为圆孩童时的梦。
水牛书店除销售自家出版的书籍外,还募集二手书与当地民众分享。中小学生只要在新屋乡图书馆借满20本书,就可在书店选一本书带回去。另外,二手书区还提供“以书易书”的服务,拿一本看过的书,就可换一本书回去。
水牛书店鼓励学生阅读,也帮助弱势儿童。罗文嘉创立“我爱你学田”计划,种植有机米,并将盈余全数捐赠新屋乡图书馆所开办的英文阅读班。
2012年罗文嘉买下有47年历史的水牛出版社,并修建新屋乡的三合院老家,成立水牛书店。
今年香港书展将首用VISA
据VISA香港及澳门地区總经理陶伟邦透露,VISA正与银行商讨推出内置近场通讯(NFC)功能,具电子支付功能的手机钱包,预计年内可以面世。
目前获VISA认证的手机制造商共15家,该行2月底与三星签署全球盟约,把VISA的系统预先加载至支持NFC的手机中。
配合手机运作的流动刷卡系统mPOS也是VISA今年主打业务。陶伟邦预计mPOS将在香港普及。VISA的toPOS技术于3月初的珠宝展初次到达香港,现时该行正与大新银行推行mPOS,并将于今届香港书展中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