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青双城记
2013-12-29刘紫剑
济南和青岛,山东最大的两个城市。前者是省会,全省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泉城”胜景独步海内。后者是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自然和历史的双重因素,赋予她“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特有风情;也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港口和进出口门户,有着许多优秀的本土品牌,是山东半岛毋庸置疑的经济龙头。
从春分到夏至,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我在山东度过,其中大多时候,都是在济南和青岛。虽然时间短暂,浮光掠影,但毕竟打马走过,在那惊鸿一瞥间,春风中,夏阳里,晨曦间,暮色下,有过不止一次的欣喜和感动。
这是两个风格迥异的城市,老舍喻为“穿马褂的老者(济南)和摩登的少女(青岛)”。但是时移境迁,城市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毕竟七十多年过去了,“马褂”和“摩登”无论作为实物,还是修饰词,都已经成为过去时,很少使用。
泉生育了济南,泉是济南的根;海成就了青岛,海是青岛的魂。因了水的缘故,济南和青岛都是呈现阴性的城市——个人以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性别。当然,这个性别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这个城市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后天发展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从女性的角度比喻,济南就是一位大家闺秀,含蓄而从容;青岛宛如一位西洋贵妇,时尚而优雅。
历史:海右此亭古;胶澳天然多
这样的性格来自不同的历史和文化。
济南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因诸泉汇为泺水,古称“泺”,春秋为齐国所属,汉初因位于济水之南而得名“济南”,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设济南府,为府治之治,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战国之思想家邹衍、神医“扁鹊”、唐之名相房玄龄、名将秦琼、高僧义净、宋之词坛“婉约派”领袖李清照、“豪放派”领袖辛弃疾、元之散曲大家张养浩、明之文坛“后七子”领袖李攀龙……公元745年,34岁的杜甫到济南来,被地方的官宦招待,在大明湖中心的历下亭中宴饮,酒到酣处,四望烟波浩渺,雅士汇集,挥笔写下“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佳句,现在被作为济南的宣传名片。地处儒家文化的中心,济南深受厚重的齐鲁文化熏陶,注重礼仪和传统道德,宽厚仁和,中庸保守。
青岛远没有这样悠久的历史,在鸦片战争之前,只是一个沿海的小渔村,因为海湾中有个形似古琴的岛屿(即现在的小青岛),最早被称为“琴岛”。1891年,清政府在胶澳设防,为其建置的开始;1897年,被德国侵占,因谋划长期割据及其东方战略的需要,德国人用了十七年的时间,给予青岛大力建设,奠定了这个城市发展的基础,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继德国之后,又被日本两次侵占达十五年。民国时期,青岛被设为“特别市”,再一次提升了青岛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也养成了青岛人优越的心理定位,为今天济南和青岛两个城市坊间不绝的争论和比较设下了伏笔。青岛的传统文化积淀少,又是个移民城市,历史上有三十多年被殖民的缘故,受到欧洲文化的影响,使得青岛文化中没有太根深蒂固的东西,注重个性和天然,比较张扬和高傲。
性情:大雅大俗士;雅俗共赏星
不同的历史文化熏陶出两地人不同的性情。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济南人该是“大雅大俗”的性情,大家如季羡林、韩美林、欧阳中石等等,在各自的领域成就斐然,已成一代宗师;当地的书画名家甚多,报纸上几乎每天都有专版介绍;讲究礼仪,酒场上的座次,交往中的细节,济南人看得非常认真。说到“大俗”,曲艺在百姓中的认可度较高,一袭长衫的老艺人几乎在每个景点都能看到,两块铁片、一把二胡就能招来一堆观众;还有在一泓碧水的泉池中出没的“浪里白条”,小摊上常见光着膀子喝扎啤吃烤肉的汉子,小巷中也时有随地便溺的市民,形容自如,旁若无人。济南人的穿着非常朴实,我在繁华的泉城路上走过几次,让人眼前一亮的美女极少,偶有几个姿色出众的,着装也是一般。
青岛人雅不过济南,也俗不过济南,性情趋向于中间派,所谓“雅俗共赏”,接受新事物快,注重享受和娱乐,不喜欢繁琐的礼仪客套。讲究服饰,街上没有济南那么多穿着土气、抑或衣衫不整的行人。女性鲜有素面朝天者,夏天的海滩上更是美女如玉,个个身材火辣,让人目不暇接,当然这其中不全是青岛土著。讲排场好面子,我看当地报纸新闻,青岛小伙子要向心仪的女方下“聘礼”,起价就是九万八;据网友估算,娶个岛城的“小嫚”(当地称呼姑娘的方言),保守估计上百万元,还只有房没有车。青岛盛产娱乐界的人才,便是这种性情的最好体现,如倪萍、唐国强、夏雨、黄晓明、陈好、黄渤等等,达数百人之多,听说在北京的演艺圈中,青岛是不容小觑的一支力量。
不管在济南还是青岛,问路都是让人愉悦的一件事,尤以青岛为甚。被问讯者比你还要热情,不论是闲是忙,都停下脚步认真地听你诉求,不厌其烦地解释;有位老者因为答不上来,而不停地道歉,好像他错了似的,让人感动——山东人热情豪爽、急人所难的品行可见一斑。
但这种热情豪爽,换个地方却让人尴尬,比如酒桌上。山东作为东部发达省份,竟然还有不少人以疯狂劝酒作为招待客人的礼仪,让人惊讶。
水光:泉汇大明湖;海抚八大关
这两个城市都是因水而生。虽然,济南的泉水与青岛的海水没有可比性;但是,海滨城市不止一个,“泉城”却是仅此一家。
济南的南部即是泰山的余脉,其丰富的地下水沿着石灰岩地层向北潜流,被北部细密的花岗岩阻挡,于是从市区岩隙中挤出,形成众多泉眼,以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为主。这其中,又以趵突泉为最,水量大,景致美,平地喷涌而出,三股一米粗细的水珠,一刻不停地翻涌,银花玉蕊,白浪翻滚,洪涛喧嚣,声势慑人。众泉汇聚,形成济南的一大景观大明湖。解放前,湖面即占了老城的三分之一,现在几经拓展,约有八百多亩的水面。四周遍植垂柳,湖中密布荷花,湖畔参差曲折,亭台楼阁散落其间。“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对济南所谓“泉城”景色最形象的概括。
青岛位于胶东半岛的南侧,弯曲的海岸线形成许多天然的海湾。从最西端老市区的栈桥开始,到最东端崂山区的石老人,每个海湾都有着动人的神韵。老市区的海滨人太多,崂山区又稍嫌荒凉,我以为青岛最美的海景在八大关。夕阳西下时分,坐在花石楼的矮墙上,海风轻抚,海鸥翔集,远望水天一色,浩渺无际;近处看潮水漫卷而来,在礁石上绽出一波一波的浪花,在海滩上留下一层一层的吻痕,虽然砂石稍显粗粝,不宜于赤脚浪漫;但一扭头,那欧式情调的西洋建筑,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芒,恍如置身异域。曾经,女儿在下面的沙滩上奔跑,尖叫;我和妻,在那矮墙上,坐了整整一个下午。
山色:泰山虽云高,不及东海崂
济南的三大名胜中,两个和水有关,趵突泉和大明湖;一个和山有关,千佛山。但千佛山确如老舍所言“不算数的”,因为这样的山,在北方的城市中,太普通了。我曾经登过千佛山,只一次,印象很差,不单单因其海拔不高,姿色平平;还因为受不了这座山上赤裸裸的市侩气:景区门口要买门票,里面的每个寺院、山洞、佛窟还要收费。赏心悦目的风景不多,张开要钱的手却是遇到不少,使人不只对这个景点,包括对里面所供奉的泥塑、木雕、石刻等等,也一并看轻了——如果真有灵,先把这些忙着靠神鬼赚钱的弟子收走吧——看他们已经把你们糟蹋成什么样了。
这样的一座山,和青岛的崂山相比,显然差之千里。而泰山呢?
泰山当然不属于济南,两地之间相距约70公里。但因为千佛山太猥琐,提不上桌面,就委屈一下泰山吧。
山东的旅游品牌是“一山一水一圣人”,山指泰山,圣人指孔子;水的解释有分歧,一说指黄河,一说指泉水。窃以为黄河不只山东独有,泉水却是,后者的解释更靠谱一些。
但这句话,由崂山的导游说出来,数量就翻了一番,成了“两山两水两圣人”,山指崂山和泰山,水指海水和泉水,圣人指老子和孔子。完了还要加一句,“老子还是孔子的老师呢。”
崂山如此自负,也有它的理由。它是中国海岸线上第一高峰,海拔1132米;因为山海相连,景色迥异于国内其他名山大川,有“海上第一名山”的称谓。
泰山和崂山同属于道教。泰山被誉为“五岳独尊”,是历史上有名的“神山”;崂山被称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是传说中有名的“仙山”。泰山有香火鼎盛的碧霞祠,有灵验的泰山奶奶;崂山有历史悠久的太清宫,有神奇的崂山道长。
泰山和崂山,我都不止一次地登临。感觉从历史和人文角度讲,泰山因为历代帝王的封禅,被赋予了许多政治意义,与国运民瘼联系太紧,在这一点上,崂山没有可比性。而以自然风光论,泰山却要相形见绌了。这一方面是因为泰山被开发得太过,缆车直达峰顶,没有一点攀登的艰难;也被渲染得太过,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一方面也是因为崂山的风景确是美不胜收,当你漫步在崂山的青石板小路上,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郁葱,怪石嶙峋,那该是怎样的一种享受。李白就曾经感慨“泰山虽云高,不及东海崂”。
城市:潇洒江南情;浓郁异域风
要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办法就是到老城去。老城是一座城市的母体。
济南的老城具有天然的优势,被泉水所包围,大明湖居北,趵突泉、黑虎泉居南,五龙泉在西。这些清冽甘甜的泉水,经人工疏浚,形成一道天然的护城河。正因为这些泉水,济南才有了北方城市中少有的灵气和婉约。黄庭坚就以为“济南潇洒似江南”,但我以为济南比江南还多了一份大气。江南的风景太过于小巧,所谓“小桥流水人家”,一山、一水、一树、一桥、一石、一亭,都像盆景一样,被放在一个逼仄的空间中,感觉呼吸都不是很畅快。而你到济南来,看园林就到趵突泉、五龙潭和护城河去,空间上就比江南园林大多了,也有“空瘦皱透”的石头,也有繁花夹持的小径,曲径通幽,移步易景,水却比江南的清亮。看老巷到芙蓉街和曲子亭,小巷曲折,粉墙黛瓦,一脉流水牵动几米长的水草,穿东家,进西家。你推开咿呀作响的漆黑木门,刘鹗称道“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景象,依稀还可以领略到。可惜明代的老城墙在建国后被拆掉了,一条现代化的商业街又从城中横穿,使得老城支离破碎,不复有老舍笔下那种“中古”的神韵。
济南所有的美都在老城区。后来的城市建设乏善可陈。
殖民的历史给青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形成她浓郁的欧陆城市风貌。我到青岛的标志景点之一原德国总督府参观,发现碧眼金发的欧洲游客比国内游客还多;听导游介绍,现在在德国,像这样原汁原味、保存完好的建筑也不多见了。青岛对于老城区的保护是非常成功的,“修旧如旧”,力求保持原来的风貌,城区现在使用的还是德国当时建成的排水系统。我在江苏路的一个酒店居住,发现外墙上有点损坏,店主告诉我,他们不能自行修复,要向市政管理部门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八大关是青岛最具代表性的一处历史街区,其实它和德国殖民者没有关系,而是南京国民政府于1929年4月接收青岛后,不久就将其划为“特别规定建筑地”,由当时国内外一批优秀的建筑师,历经十余年时间,苦心经营的一处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在这一片占地一千多亩的海滨,汇聚了二十多个国家320余栋不同风格的建筑,被称为“万国博览会”。所谓“八大关”,是以国内八个有名的关隘,如山海关、嘉峪关等命名的八条道路,每条道路两侧植了不同的树木和花种,枫树、雪松、碧桃、紫薇……粉红嫩白,青翠明黄,使得整个景区宛如一个大的公园。道路纵横交错,划分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若干小区,每个小区自成一体,一栋一栋的独立别墅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峰回路转,不同的建筑带给你不同的惊喜。穿着婚纱礼服的新人随处可见,在镜头前相依相偎,留下他们的甜蜜和幸福。我和妻牵手在其中漫步,时光恍惚,一如回到初恋的时候。
青岛难得的一点,在于新城建设中,也沿袭采用欧洲风格,保持了整个城市建设的一脉相承。在市区高处的信号山上,放眼四望,你才能领略到青岛那种浓郁的异域风情。
美食:煎饼卷大葱;蛤蜊哈啤酒
济青两地,理论上都以鲁菜为传统美食。鲁菜在历史上曾经风光一时,有狂热的鲁菜爱好者说起来不无自豪,什么中国八大菜系之首、黄河流域菜系的代表,什么覆盖面最广的地方菜系,对宫廷御膳产生过极大影响云云。但现实情况是鲁菜日渐式微,不说攻城略地,就在自家的地盘上,喜欢鲁菜的食客也是越来越少。究其原因,就在于鲁菜用盐、用油、用酱过重,使得菜品无形无色,俗称“黑糊糊、咸糊糊、油糊糊”。我在山东期间,因公务招待在五星级的酒店里吃过,个人闲暇时按图索骥寻找所谓“正宗鲁菜”的小馆也吃过,概莫如是。
其实,最能代表一个地方特色的美食就在民间,就在老百姓的口碑中。这样说来,济南的“煎饼卷大葱”和青岛的“辣炒蛤蜊”,散布于两地的大街小巷,该是无可争议的代表。
我对“煎饼卷大葱”的印象,最早是在反映沂蒙山区的影视作品中留下的,一旦接触,爱不释手,虽然吃了大葱后的异味让人难堪,还是忍不住它的诱惑。煎饼不限于济南一地,在泰安、济宁、临沂各地都可以吃到。总体来讲大同小异:薄如纸张的杂粮饼,小一点的卷成筒状,大的叠成条形,作料略有不同,但常见的还是大葱蘸酱。追溯起来,这种食品有多久的历史?孔老夫子在《论语·乡党》中说“不得其酱,不食”,不知是否攥着已经卷了大葱的煎饼,却找不着酱发出的牢骚。依我想来,这种食品应该是辛苦的劳力者YO3HGGtJlAq0LXBbja/0k3QPr6hsWqo0F03MFV/Hsqo=所创:一天的劳作归来,抓起女人用柴火烙出的煎饼,从房前屋后随手掐几根自家种的大葱,蘸着面酱,大快朵颐,该是何等的惬意。“煎饼卷大葱”长盛不衰,想必一方面因为它是粗粮细做,有益于健康,且便于携带和存放;还有一个原因,正是这煎饼的韧性、大葱的辣味和豆酱的芳香,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耿直仗义、豁达爽快的齐鲁大汉。
但山东沿海一带,都没有吃煎饼的习俗,青岛就以海鲜为主。我在到青岛之前,就被网上“蛤蜊哈啤酒”的描绘所吸引——当地人把“喝”叫“哈”:又辣又香的新鲜蛤蜊,就着馥郁芳香的青岛啤酒,想一想都不禁垂涎三尺。在青岛的每一天,我和妻趴在地图上研究最多的不是景点,而是吃饭的去处:五四广场附近云霄路的美食街,青岛啤酒厂所在的登州路啤酒街,正对了栈桥的中山路上的劈柴院,包括“驴友们”在网上提到的诸多小店……其实也不过尔耳,味道一般,再加上蛤蜊可能不好洗净吧,总能在其中吃到沙粒;然而啤酒确是新鲜,有别处喝不到的芳香。后来与当地的朋友闲聊,知道他们都是用塑料袋打了啤酒——这个就不同哟,到菜市场买了炒好的蛤蜊,坐在海边上,凭海临风,三五知己,边喝边聊,花费不多而富有情趣。我所去的地方,都是针对外地游客而设,银子花了不少,还缺了那种意境。
宜居:羡煞山水好,长做济青人
上世纪30年代,老舍先生在山东生活了七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其中济南四年零三个月,青岛三年。他曾经对两地的气候作过比较:“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四季之不同,我没有全部领略,但三个多月的时间,我应该是认识了两地的冬天和春天的,虽然这个“认识”不无肤浅。
如果可以选择,济南和青岛,你更喜欢在哪座城市生活——我是很难取舍的。
相较而言,青岛的空气新鲜,城市干净,市民素质高,冬天不是太冷,夏天更是宜人。遗憾的是房价太高,听说闹市区的海景房已到每平米三四万元,让人咋舌不已。济南的自然条件和市政建设不如青岛,但也有她的长处,南郊是群峰拥翠的泰山余脉,北郊是一泻千里的浩荡黄河,城中有七十二泉,穿城绕郭,民风淳朴,生活从容,物价在东部城市中是少有的低廉,市井气息浓厚。
回到此文最初的比喻——虽然所有的比喻都是蹩脚的。济南这个“大家闺秀”,美在于她的底蕴,需要慢慢地体会;青岛这个“西洋贵妇”,美在于她的气质,需要静静地品味。
在趵突泉喷涌的泉水里,在大明湖明媚的烟波里,在鹊山嶙峋的怪石中,在芙蓉街和西更道幽静的小巷里,在经三路“便宜坊锅贴”和普利街“草包包子”的美味中,我一次次被济南的美所征服。
在石老人碧蓝的海水里,在八大关万千的风情中,在崂山奇绝的山势里,在栈桥和海洋世界不息的人潮中,在美达尔“烤鱿鱼”和小红楼“灌肠包”的醇香里,我一次次被青岛的美所震慑。
太长太长的历史,承载了那么多的苦难忧伤,济南才这样地宠辱不惊,含蓄内敛,大度从容。
太多太多的磨难,经历了那么多的浴火重生,青岛才这样地风华绝代,时尚性感,高贵优雅。
当然有许多的济南人不满意自己的城市。你可以对济南人说这个城市的种种不是,他同意你的说法,可能比你还要气愤——因为他爱得深沉。
但很少有青岛人不喜欢自己的城市。你不能对青岛人说青岛的不对,他会和你激烈地争论,直到你改变观点——因为他爱得自负。
元好问到济南来,写诗赞美:羡煞济南山水好,有心长做济南人。
我不揣浅陋,邯郸学步:羡煞山水好,长做济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