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信

2013-12-29

南方人物周刊 2013年21期

自贡不止出产盐巴

他出生于自贡,却成名于大上海,是一位充满企图心且毫不隐瞒名利心的80后作家、文化商人。某种意义上,他就是新生代成功的符号。

很多人无法理解他的天马行空,狂傲不羁,不拘一格,但我欣赏他的与时俱进,他的无惧毁誉,他对弱肉强食、成王败寇的解读以及扑向机会那一刻的奋不顾身,的确让人印象深刻。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不需要任何掩饰,他们比我们活得更像自己。

读了本期封面文章之后,我才多少明白长江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金丽红为什么会和最世团队及其领军人物郭敬明合作。

青春文学是当下中国的文学金矿。郭敬明以他对市场精确而敏感的把握,获得了预期的成功,作家鲜有顺利转型为商人的,他就是其中之一。

四川自贡不止出产盐巴,还出产郭敬明。

——杨锦麟

(香港资深媒体人,锦绣麒麟传媒创办人)

《郭敬明 胜者为王?》

现在再看郭敬明老师,我觉得他是个很有天分的聪明人,说话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他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开始不讨厌他这个人了,只是他的作品仍然不会再看,这是审美方面的分歧,勉强不来。

——胡洋o-o(新浪网友)

前阵子采访了郭,又看了这篇稿。觉得他归根结底只是个聪明的俗人,可以批量生产青春小说,可以经营商业文学,也可以不诚恳没深度,但是他作品里越来越明显的拜金倾向让人很犯恶心,提笔就是名牌的陈列,抑制不住的暴发户心态,却又把它变成貌似潮流的东西误导十几岁的读者。

——张玥(媒体人)

虽说我抱有的疑问是做人物采访是不是有必要采用主观色彩这么浓烈的修饰词,但仔细想想,也真的再找不出其他更客观的话。他的确很聪明,懂得特意把自己弄得锐利且复杂,让你有充足的理由爱他恨他,却没有任何理由去回避他。他是郭敬明,中国最成功的商业作家。

——危险先生(新浪网友)

《追风者之死》

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精彩。追逐梦想的人即便肉身毁灭,信仰依旧前行。

——VOC若太阳照常升起(新浪网友)

世界上总有这样一群人,热爱自己古怪常人无法理解的职业,用一生追逐自然之美,宇宙之秘,付出的除了生活,生涯,或许也包括生命。他们的墓志铭应该写道:人有多种,属此非凡,世间之美,唯仰慕之。

——白石小猪(新浪网友)

《汪小菲 当家不易》

文中说道,“汪小菲长叹一口气,他觉得自己这批青年企业家成为未来的主力太难了,‘(我们)面对的竞争对手不是在创业的80后企业家,而是已经垄断资源的40、50、60后,(他们)可能直接会成为我们在商场上的合伙伙伴、竞争对手。’”以他这种身份,说出这番话,确实让人意外。这种“难”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尚待深挖。当然了,在中国国情下,这或许是个大题目。

——小月亮(山东读者)

《基德 不与岁月为敌》

这个夏天的NBA颇为令人伤感,由GDP三老领衔的马刺队,输掉总决赛第七场。吉诺比利也应该要退役了吧。而基德却是的的确确已经退役了。标题很好,任何人都不能与岁月为敌,随着他们的退隐,如今看球再无当年的振奋。时过境迁,多么好的一个词儿。

——黑城压云(新浪网友)

夜店女王

本刊记者 王大骐

快60岁的夜店女王回到自己王国的时候已经12点半了,一肚子的红酒令她走路都需要人搀扶,今晚据说是陪一帮官员。她说要先回去换一身衣服,因为之前出席正式饭局,穿得比较严肃。过了一会,秘书说她睡着了,我失望地走到门口,正准备离去,突然电话打来,她急匆匆地赶了过来,换了一身长袖飘舞的红色连衣裙,戴上了“战斗”用的黄色无框眼镜,有一假睫毛过长,甚至从里面探了出来。

她先带着我去了她的办公室,位于舞台的后面,旁边是员工的用餐区域,天花板低矮得几乎能磕着头,跟隔板前面的世界相比,这里简直像个贫民窟。将近1点,员工们才开始吃饭,他们卸下一夜的妆容,站着享用工作午餐。

在此之前的3个小时里,我作为观众见识了这个娱乐之都的地标娱乐场所的魅力。来此消费的主要是中年人,舞台上的表演从时装走秀、口水歌串烧、撩观众裙子、山寨古装音乐剧,到往顾客内裤里塞冰不等,但目的只有一个,让来这里的所有人high起来,忘记日常的烦扰。喝高兴了的顾客会把一瓶、或者一扎啤酒送到台上,这时唱歌的小伙子则必须一饮而尽,看着他们已经数扎下肚还要继续的痛苦表情,映衬着台下的起哄声,这真是以命相搏的表演。

寒暄了几句之后,女王带着我们游览了她的王国,演艺厅这时已下班,穿过拥挤的人群,我们来到了蹦迪区,今晚这里有一桌政府客人,秃顶的中年男人正摇摆着身体,身边站着两个笑意盈盈的美女,洋酒混着绿茶一杯杯地下肚,女王跳起舞来比年轻女孩更放得开,还一直要解我衬衫上的扣子,尽管她脸上老年斑已经爬了上来。

酒过三巡,夜店里驻场的演员一一过来问候,有1米8以上的男模特,也有刚才演出的女艺人,她们对我伸出了右手,做了个打啵的姿势后,头往前一伸,身体跟着波浪似的摆动起来。据说这是他们的招牌动作,但其中几乎没有暧昧的成分,更多的是一种戏谑和荒谬之感。接着十来个女孩,有来自俄罗斯的金发碧眼,也有一口非洲口语、但谎称来自美国的黑人,她们排着队,以排山倒海之势过来和我拥抱,并在脸上亲吻一下,这不由得让每个男人晕眩。

女王最后带我们来到了副楼里的KTV,据说这是一个新加坡品牌,由他儿子在美国读书时认识的一个朋友经营,他儿子操刀设计。站在偌大的包厢里,看我戴着眼镜,姑娘们齐声喊起了口号“眼镜眼镜,白天是教授,晚上是禽兽”。女王接着说要去上个厕所,其他所有员工也跟着出去。时针指向两点,她还是没回来,原来这是她一天中的开会时间,这个日程她保持了二十多年。据说因为长期黑白颠倒的生活,她平时只吃白水烫过的青菜,尽量保持饮食清淡。

凌晨3点,当我准备离开夜店的时候,她又突然出现在了门口,换了一身运动装。再过4个小时,她将前往机场,陪同一帮官员去海外岛屿考察7天。这是一个已经推脱了许久的出游计划,但在官员的一再邀请下,她还是只能同意。这么多年来,她也难得放下生意,外出几天。

送走我之后,女王转身又回到自己的王国,她曾想把事业扩张到洛杉矶,为此她还要工作到太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