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俗的傲骨
2013-12-29翁子光
杜琪峰一年内拍出了两部饱满复杂、制作难度甚高却又精力旺盛的电影,调度同样多变、节奏飞快,混合喜剧及悬疑恐怖的风格。跟韦家辉合作的《盲探》虽比《毒战》创新,却不如后者扎实,沙石较多,也有韦家辉一贯过犹不及的伏笔过多之弊,尤其是最后20分钟,虽拍得完整,但太贪心显得有点牵强,剧本仿佛钻进了死胡同。所谓悬疑,不过是复杂的剧情转折,不见得是聪明的奇案设计,回应《大块头有大智慧》所谓因果轮回及放下执着的主题,也并没能发掘出新的境界。而且,因为剧情处处理所当然,电影的意境竟比《大块头与大智慧》弱了不少。
《盲探》前半部分非常过瘾,幽默感到位,韦家辉的各种小设计徘徊于聪明与过火之间,又因为丰富的人物处境变化及荒诞令演员大有表演空间。刘德华的表演有了大幅跃进,竟演出了刘青云一向独有的举重若轻、大智若愚的味道,人味十足,节奏感也终于抓对了。
虽然从坊间反应来看,刘德华说话大声夸张的表现并非人人叫好,他始终离不开他舞台化粗枝大叶的表演模式,但比起《桃姐》争议之下获得影帝的演出,这次他明显在形象和角色性格上玩出了更多的港式市井味和童真,不像《瘦身男女》要靠改变造型来帮助角色,这是很少在银幕上见到的刘德华。因为饰演盲人,他无法利用锐利眼神,反而更自然舒服,比起《烈火战车》及《暗战》时期的过誉,比起曾经过于卖力的演出,《盲探》里他从容地嬉笑怒骂更值得表扬。另外,去年在《高海拔之恋2》中演出中心不在焉的郑秀文也终于恢复了状态,跟刘德华默契十足地唱起双簧,主导了整部电影如舞曲般的轻狂节奏。
很多人会说,《盲探》不过是集杜、韦合作的前作(如《孤男寡女》《大块头有大智慧》《神探》)元素于一身的旧酒新瓶之作,但从创作者的角度,熟悉杜琪峰的影迷都知道,他一直在渐进地更新自己的风格。
在拍过的类型片风格中不断寻找新的细节处理方式和更精准的脉搏节奏,这一层面的《盲探》,的确踏入了新境地,比起杜琪峰近年的作品,它多了一份跳跃感和热闹感,所经营幽默之大胆也有了新的高度;从合拍片的历程来说,《盲探》承接《毒战》义无反顾边缘化的精神,依然走黑色重口味路线,充满近乎疯狂的血腥犯罪意识的情节。片中没有一个百分百的好人,所有人物都被刻划得有明显的阴暗面和卑微之处——“盲探”庄士敦贪吃贪财,即使瞎了双眼也贪恋美色,理由竟是“让别人看到女朋友长得丑自己没面子”,这种港味十足的处理,一方面表现出媚俗的真挚情怀,另一方面又回应了90年代香港电影的娱乐精神,即使处理沉重的命案也是一副嬉皮笑脸的喜剧面貌。相信内地电影一天没有分级制、没有更清晰的审查标准,杜琪峰就会继续打出一记记漂亮的擦边球。
“心盲无明”,说的就是别用眼去看,用心去读,《盲探》所代表的大俗不仅一点不低俗,反而是一种矜贵而自恃的傲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