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有之国

2013-12-29

南都周刊 2013年20期

1991年12月10日,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宣布独立—这片被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争夺了上百年的土地有意掌控自己的命运,但实际上处于独立状态的纳卡作为一个“国家”仅被阿布哈兹、南奥塞梯、德左三个联合国非会员国承认。

地处南高加索腹地的纳卡地区面积大约4400平方公里,人口14万,1923年前隶属亚美尼亚管辖,约90%的居民都是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苏联建立政权后,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同为苏联同盟国,为了争取土耳其,苏联政府把纳卡地区划归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塞拜疆。这一做法引起亚美尼亚人的不满,不过紧张和冲突或多或少被苏联政府压制了下来。

受苏共民主化改革的影响,1988年纳卡战争爆发,阿塞拜疆尝试制止纳卡的分裂主义运动,亚美尼亚则通过战争驱离阿塞拜疆人,双方互相进行种族清洗。苏联解体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宣布独立不久,纳卡也宣布独立,在亚美尼亚的支持下,继续与阿塞拜疆进行战争,占领纳卡地区和阿塞拜疆西南部分领土,到1994年停战时,双方共造成了3万多人死亡,100多万人流离失所。

如今,已经独立成“国”的纳卡设有首都,建立起自己军队,有民选议会、总统、总理。与亚美尼亚关系密切,使用亚美尼亚货币德拉姆,获得来自亚美尼亚的流动资本。由于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近年来土耳其、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纷纷介入其中,出于血缘或宗教的关系,逊尼派的土耳其和什叶派的伊朗都站在阿塞拜疆一边,俄罗斯和西方部分国家则偏向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在各方利益的争夺中,等待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是无尽的漫漫长路。

一个男人站在纳卡西部城市舒沙的一座教堂前面。在苏联时期,它被用来作为稳定的象征 。以前舒沙被认为是亚美尼亚基督教和阿塞拜疆什叶派两种文化和平共处的典范城市,如今只有仅剩的两座清真寺依稀能见到当年的和平,而两大派别已经彻底决裂。几乎每个当地居民都会告诉你同样的故事,20年前阿塞拜疆曾经占领教堂作为弹药库,因为他们知道,亚美尼亚人绝不会破坏他们自己的教堂。

纳卡高度依赖农业,但是战争结束近20年后的今年,该地区仍然有很多地雷和未爆炸炸弹没有清除干净, 地雷或未拆除炸弹爆炸的意外时有发生。

雕塑家助理罗伯特正在用研磨机在一块石头上工作,该雕塑是为战争纪念公墓而设计的。

鲍里斯生于1948年,纳卡战争时他是一名炮兵。 重要的纪念日或节假日,他都会到公墓里为丧生的士兵拉琴。

路上的行人观看国家纪念日独立广场上参加大阅兵的坦克。

一对情侣在纳卡首都斯特帕纳科特独立广场附近的喷泉前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