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造成功学的反”的猪
2013-12-29朱白
佛陀与想太多的猪1
作者: 小泉吉宏
译者: 李巧娟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6月
定价: 28.00元
入世的肉身,出世的精神。这当然有着某种狡黠,但生而为这个时代的非“X二代”的芸芸一子,我们还能怎样呢?逃避当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对安稳和内心平静的祈祷手段。放弃大多数让你纠结的欲望不一定能让你就此心平气和安稳度日,但至少回避掉了一些垃圾情绪。“更幸福”当然是每个人最值得追求的真理之一,它比更有钱、更健康显得朴素而实用。
有多少人苦苦追求成功,就有其中99%的人在为此烦恼和必将失败,你知道所谓成功学的概念永远是踩在大多数人头上实现的,换句话说,成功永远是少数的分子,那么作为大多数的分母,我们应该怎么样活呢,《佛陀与想太多的猪》提供的正是一种悄然获取小幸福的策略和办法。
烦恼忧愁纠结,某种程度上是自设的,那么通过阅读学习锻炼也自然可以自我“康复”。将成功学踩在脚底,唾弃它,不要它的命也要跟它说说拜拜,放弃一种矫饰的虚妄的泛滥的成功学教化,才是眺望更远方的开始。
当然,这样武断地抵达幸福也有贩卖心灵鸡汤的风险,本来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性就不应该存在什么一两句话便可以指引人生的事,错位跟醍醐灌顶往往一念之差。《佛陀与想太多的猪》在漫画中设置了无数情景,大体洞察了你可能被幸福阻隔的烂场景,你也无需恍然大悟,只需在一次次连续和反复阅读中跟随内心行走,便自然可以触碰到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作者在《幸福之山和不幸之谷》一篇里这样写道:“幸福是山头,不幸是山谷。为了让不幸消失,不达猪打算把山谷埋起来……咦……幸福和不幸都消失了……”不达猪就这样用善意的蠢笨告诉了你一条道理,幸福与不幸常常不需要比较,计较得失和企图用幸福填埋不幸,最后都只能是令人失去常态的幸福。
佛陀会经常出现,来告诫我们一些基础的为人道理。道理也许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挣脱束缚,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找到简单的快乐。佛陀会告诉你如何认知,包括面对自己,面对这个唐突而时常荒诞的世界,面对你的爱人和朋友,面对这个时而糟糕和不公的社会……比如佛陀说:“当你看着那个你在意的人时,其实你看见的并不是那个人,而是你心里的影子。你看到的是,和那个人相像的,你心里创造出的东西。”很多景象,包括生活中的境遇,往往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怎样看待,而这样的过程之后才是造就我们究竟看到了什么的终极原因。
不达猪就是常态下的我们每一个爱骄傲、爱想入非非、爱自卑、爱沮丧,它的问题越多,越能代表现代生活下的我们有多糟糕。而不达猪的创造者小泉吉宏,作为身心灵作家、漫画家,要做的就是通过简单轻松的漫画和格言,让读者进入一些习以为常的场景,进而可以观察到自己、找到自己的困境之源。
猪常常蠢笨,但也是以一种骄傲的姿态远离虚妄。我们在文艺作品里受教过太多的智慧,甚至还有足以指导一生的格言,但植入自己的肉身却不一定都合适。很多东西是给聪明人准备的,那笨蛋呢、普通人呢,还有没那么机灵和勤奋的人也得打发掉这一生,该如何办呢?
因为《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而家喻户晓的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其实老早就是一个文艺片导演,他拍出过文艺青年奉为圣经般经典的《猜火车》,最近的新作叫《迷幻》,里面有一个女催眠师,她说到自己为什么强大的时候这样解释——我一切都是向前看。没错,回顾痛苦才是你的敌人最愿意看到的。只不过这仍然是聪明人才能掌握的本领,当不幸与幸福同时存在时,我们也许要像蠢笨的猪一样去选择。
成功学就像毒药,偶然治病,但更能害人,不仅要从原罪中诞生,也会对人产生异化的指引,一个人的精神与肉体在成功学的摧残下会走形、发臭,这当然都是成功的代价,只是作为大多数个体,我们其实完全没必要为一个所谓的成功目标葬送一生。“小幸福”不是抵消“大成功”的救命良药,但却有可能成为你选择多样人生的一种的窗口。看看卖萌的猪,他选择了什么,他在世事中既非逃避也不是求饶的优雅卖萌姿态……他的确可以教会我们今天的人类太多东西了。
自由的深渊
作者:【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王俊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月第一版
定价:32.00元
相比那些零星的政论或者大众文化的解读,本书可以说是齐泽克的一本正经之作,这是一本接近于纯粹哲学的著作。虽然只是一篇对德国哲学家谢林晚年未完成的重要哲学文本《世界时代》的重新解读,但是结合了一贯的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齐泽克还是把这个已经被忘却的哲学文本嫁接到了现实世界,依靠这种从历史写作中寻找灵感的方式,他解释出了现实世界的虚假性、不稳定性、不安全性和易碎性,解读出意识形态和网络虚拟空间的精神困境。冲突与困境,抑或矛盾与悖论,其实正是齐泽克话语写作的真正来源。齐泽克最擅长的不是某种理论,其实他的论敌从未弄明白他到底是什么立场。某种程度上,他的立场就是没有立场,他的立场就是反立场写作。(思郁)
来日方长:阿尔都塞自传
作者:【法】路易·阿尔都塞
译者:陈越 蔡洪滨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5月第一版
定价:59.00元
阿尔都塞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奠基人。1980年某一天,阿尔都塞把年长八岁的妻子埃莱娜用双手掐死,法院以他当时精神病发作而宣布不予起诉。本书中,阿尔都塞回顾了成长、学习及研究经历,并详细分析了自己与妻子的情感关系,使该书成为一部真诚而深刻的忏悔录,而他借精神分析理论对罪责、人性的探讨也震撼人心。阿尔都塞写的不是谋杀者的自传,人们可以读到,本书充满了与阿尔都塞的命运无关的细节。(思郁)
蒋介石与国共和战
作者:蒋永敬、刘维开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5月
定价:48.00元
作者是两位深谙中国近代史的台湾学者,他们这本书的研究区间起于1945年抗战胜利,终于1949年大陆政权鼎革。在和谈时期,马歇尔要以和避战、蒋介石要以战逼和,毛泽东则是谈和备战;内战爆发后,蒋介石很快败下阵来,不得以退守台湾。两位学者研究了蒋介石自己做的至少30次总结后发现,他将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为军事崩溃与组织涣散。(杨津涛)
陈寅恪的最后20年
作者:陆键东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定价:42.00元
初版十七年后,本书终于又出了修订本。1949年,陈寅恪拒绝了老友傅斯年的几次赴台邀请,从此定居广州,直到1969年去世。这二十年间,陈寅恪亲历着新政权的疾风暴雨,在目盲与膑足的惨况下,坚持治学。作者爬梳档案史料、采访传主故旧,以陈寅恪为核心,通过其人际交往、所言所行,让读者对当年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有了一个具体观感。(杨津涛)
非洲的假面剧
作者:V.S.奈保尔
译者:郑云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7月
定价:36.00元
奈保尔是作品上最没争议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同时也是人品上最负争议的当代文学大师。他的刻薄和绝情,甚至常被人说成是无耻。但没有问题的是,他用小说和散文实现了当代作家所能抵达的人性和社会最深处,他用眼睛和笔揭发一个新奇而真实的世界。《非洲的假面剧》记录了奈保尔2009年至2010年间在非洲乌干达等国家的游历见闻,从乌干达出发,先后经过加纳、尼日利亚、象牙海岸、加蓬、南非,他是观察者,也是浩劫与动荡的记录者。(朱白)
爱猫奇洛
作者:荒木经惟
译者: 金晶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7月
定价:48.00元
荒木经惟不仅仅是一位情色摄影大师,在他的人生故事中还有一段与亡妻荒木阳子的往事,也令人百转愁肠。在《东京日和》之后又有一本荒木经惟的摄影集加随笔出版,而这本《爱猫奇洛》的名字已经揭示它的主题,跟猫有关、跟爱有关。 这一百多幅拍猫的黑白照片,可以看做一个人情感生活的一种终结,瞬间里有温暖,也有孤寂、与爱人挥手告别的沉痛之感。荒木经惟的单调构图里也可以读出故事,抒情气氛自然不必多,简单的文字和以猫为主角的照片,让人有一种“又可以把这本书当成诗来读了”的感觉。(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