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见,卜蜂莲花;再见,乐购

2013-12-29胡婧薇

南都周刊 2013年41期
未来,国内可能难以见到卜蜂莲花和乐购的品牌。

这个月,中国的超市行业的动作十分惹眼。最主要原因是,在一线城市名气响当当、称得上零售行业中“高富帅”的外资巨头,居然被区域性的、看起来土土的中资超市给收购了。其中之一是泰国正大集团旗下的卜蜂莲花(曾用名易初莲花),旗下门店除位于广东和湖南省之外的全部被北京“土豪”——物美商业收购。

卜蜂莲花在中国有50多家门店,9成位于北上广,货架上国际品牌众多,店铺洋气,去年还花了不少精力在门店翻新上面。而物美商业门店数约为卜蜂莲花的三倍,雄霸京津冀,此外在浙江和上海还有零星网点。

另一对主角是全球三大零售企业之一的英国Tesco(“乐购”)与中资超市华润万家所属的华润创业。两家决定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发展零售业,其中乐购占合资公司20%的股份,旗下所有门店加入合资公司。

一直以来,Tesco秉持自买土地、自建物业的方式在中国发展,百来家门店近7成在江浙沪。而央企背景的华润万家则是并购场上的老手,过去十年在各地收购了万佳百货、苏果超市等数个超市品牌,市场份额一路向前,去年挤掉沃尔玛跻身市场前两位,现有大卖场230来家,一半位于华东地区。

从全局来看,这两大交易完成后,卜蜂莲花将只剩下广东和湖南不到20家门店,Tesco也只剩在线业务“e乐购”(与出售线下业务相反,乐购保留线上业务并宣布扩大配送范围),物美和华润则将趁机进入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建立网络的异地市场。

加上李嘉诚前期出售百佳超市的计划,这三个变动无疑对行业震动不小,不过倒也符合业内对超市行业发展的预期。作为利润率较低的行业,超市企业要增加收入就必须扩大规模,利用规模效应。有研究表明,中国城市超市就人均面积而言,已经超过人口密度相近的日本和英国,若从现有城市的需求考虑,超市产能可能已经接近饱和;但中国超市行业的集中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且各公司的盈利能力已经出现两极分化。

可见,在当前经济低迷、行业供给过剩的背景下,市场份额加速向优势竞争者集中也是预料中的事情。只是和往年外资超市并购区域性的小品牌相比,为何今年这数则并购,攻城略地的都是中资超市,放弃战场的却都是在国外有悠久经营历史的外资品牌?

如果就市场份额而言,超市行业尤其是大卖场仍然是外资品牌的天下,前四名竞争者中有三位是外资。位居第一的高鑫零售由台湾大润发和法国欧尚合资组建;来自美国的沃尔玛市场份额稳定,和一路前冲的华润几乎并列第二;法国家乐福位居第三。卜蜂莲花和乐购的市场份额虽小,但也进入了前十。

这个格局和外资较早进入超市业,且拥有一段超国民待遇的时光有关。在自身先进经验和优惠政策下,外资超市在全国迅速扩张,毛利率也较高。不过2011年之后,外资超市的超国民待遇不再,江湖地位下滑,各品牌均有关店、裁员的现象。其中卜蜂莲花亏损惨烈,2012年亏损3.92亿元,今年上半年亏4674万元;乐购独有的经营模式也在中国水土不服,发生地产部解散的传闻。

此时的中资超市在更为公平的政策环境下,开始显现本土化的优势。这些超市也许对于一、二线城市很陌生,但它们深耕区域市场,从三、四线城市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中获益;它们和供应商以及政府的关系更好,以灵活高效的运营方式赶超外资。一些新的超市脱颖而出,比如永辉超市、步步高超市。

未来卜蜂莲花和乐购在中国的品牌难保。只是在进入竞争更为白热化的一、二线城市之后,中资品牌的优势是否还能保持,外资是否会袖手旁观,还是磨炼本土化技能继而有实力并购大战。从目前的消息看,沃尔玛已经决定加入并购大战。对消费者而言,住家附近的超市今天是卜蜂莲花,明天物美,后天也许就是沃尔玛或者步步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