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听默克尔
2013-12-29编译/七猫
10月底,德国突然掀起一股意外的外交风暴。先是德国总理默克尔亲自致电美国总统奥巴马,其后德国外交部长韦斯特韦勒召见美国大使爱默生,似有万般紧急的外交事件发生。高层谈话具体言词并未公开,但据知情者透露,德方两位领导一反往常对美国的柔和态度,措辞语气俱是十分严厉。
德国一向视美国为亲密伙伴,又自认为对保持欧盟与美国之间“跨大西洋关系”(Trans-Atlantic Relations)之和睦负有重责,加上默克尔所属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立场亲美,所以如果不出大事,德国政府决不会轻易与美国人闹开来。几个月前,斯诺登爆出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监听丑闻,披露出来的文件显示,美国政府对其他国家国民进行了无差别的普遍监控,其中德国更是欧洲诸国中最要紧的监视重点。德国群众纷纷要求政府对美进行强烈抗议,但奥巴马随后访德,与默克尔谈笑自如,关系几乎没受此事影响。
那么这次德国突然翻脸,原因是:德国人发现,美国政府原来一直在监听默克尔的私人手机。
大使馆是窃听中心
2010年的一份NSA绝密文件显示,美国有个“特别搜集勤务”(SCS)的精英情报组织,由NSA和中央情报局(CIA)联合指导运作。SCS在全世界80个地方进行驻点任务,其中19个在欧洲,巴黎、马德里、罗马、布拉格和日内瓦等城市均在其列;至于德国,更是有两个据点,一个在柏林,另一个在法兰克福。文件显示,两个德国据点均配有最高级别的设备,人员活动也最为积极。
SCS与其他的情报机关不太一样,他们是在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作业,表面上看来,他们都是正经的外交官,享受各种外交特权——在外交保护下,他们可以不受限制地探听消息,很难被抓住把柄。
无论在哪个国家,在使馆里搞监听都是违法行为,但一份内部文件所示,这违法任务本身就是SCS的职责。他们有自己专属的窃听器材,能侵入每一种流行的通讯方式:手机、无线网和卫星通讯。他们的装备通常都安装在大使馆楼宇的上面几层,要不然就放在屋顶上再用特殊材料掩盖好,以防被人看见识破秘密。
德国《明镜周刊》在经过调查后发现,柏林大使馆屋顶上就有这样的窃听装备。他们专门请来英国调查记者邓肯·坎贝尔对大使馆进行观测。坎贝尔在这方面堪称是个能人:1976年,他第一个披露了英国情报机构国家通信总局(GCHQ)的存在;1999年,他还向欧洲议会进行陈述,揭露了美国领导的全球间谍网络Echelon。
坎贝尔观测到,美国使馆屋顶上有个凹口,看起来像是个窗户,但并没装玻璃,而是铺设了一层绝缘材料并延伸嵌入周围的砖瓦里,即使是极微弱的无线电波也不会被这种材料挡住。据坎贝尔介绍,这种技术就是无线电波通讯传导的一部分,SCS探员的办公室很可能就在这材料下边。
这个观测结果与《明镜周刊》看到的NSA内部文件相符。该文件介绍了另外一个美国大使馆的SCS办公室情况,是在一个很小的没有窗子的房间里建设工作站,里面是全套信号处理设备,包括数十个用来进行“信号分析”的插件组。
现在的美驻德大使馆于2008年投入使用。它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就在柏林的象征勃兰登堡门旁边,紧挨着德国政治心脏联邦政府工作区,抬眼就能看见德国国会大厦,而默克尔的总理官邸离这里也只有800米。“要想监听柏林政府的通信交流,这个地点实在太完美了,”柏林安全专家安迪·穆勒·马古说,“只需要监听附近的手机基站、无线基站和无线电波往来就可以了。”
很显然,SCS在全世界都使用这种技术。他们能够侵入手机信号,以定位追踪目标;他们使用的一个天线系统还有个很棒的代号,叫做“爱因斯坦”。
NSA对《明镜周刊》的发现不置可否,但根据NSA内部文件显示,他们显然非常了解这件事的严重性。该文件指出,SCS应该非常小心地掩盖他们的设备,尤其是使领馆屋顶上的天线,这些设备一旦曝光,“会给美国与该国政府之间的关系造成极大的损害”。
默克尔已被监听逾十年
在《明镜周刊》的调查过程中,他们发现,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在SCS的监控之下。
最初是一份NSA关于目标人物的数据库文件,默克尔的大名赫然在上。NSA还对此进行了标注,说明这是“德国总理默克尔”,而不是其他名叫默克尔的人。那文件里记录着默克尔的电话号码,据默克尔的团队人员介绍,这正是默克尔常常用来跟党内成员、各部部长还有亲信心腹交流的那个号码——众所周知,默克尔十分喜欢给大家发短信谈公务,所以只要截取了这个号码的通信内容,便无异于侵入了默克尔的政治大脑。
下一栏则写着谁对默克尔感兴趣:S2C32部门。S代表的是“信号情报指挥部”,是NSA的信号监测部门;2代表的是NSA采购与评估部门;而C32则意味着这个部门主管欧洲业务。这就意味着,监听默克尔的命令来自于NSA负责欧洲信号侦查的部门。
监听的时间也非常值得关注。根据文件显示,在2002年的一份监听名单上,默克尔就已然在列。当时默克尔还不是总理,她刚刚击败了巴伐利亚基督教社会联盟的埃德蒙·施托伊伯成为了保守派总理候选人;同样也在那一年,伊拉克危机升温,美国对国际事务的把控需求增强。也就是说,最早下令监控默克尔的人应该是上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不过这种监听命令需要定期重复授权,而文件显示,直到今年奥巴马访问柏林之前几周,对默克尔的监听状态还是“A”,也就是正在进行中。
据德国《世界报》透露,默克尔现在使用的是经过德国安全部门改造的黑莓Z10,加密级别比较高,尚未被美国情报部门破解。她的上一个手机诺基亚6210 Slide尽管也放入了特殊加密模块,但安全系数仍然较低,因此难逃一劫。讽刺的是,在这件事爆出来之前,默克尔常常戏谑自己的手机肯定被外国情报部门监控了,但当时她没想到会是美国。
外交炸弹
10月10日,《明镜周刊》给德国政府递交相关材料,询问他们是否知道此事,随后德国的安全部门便立刻躁动起来。
总理府责令德国外事情报机构“联邦军事情报局”(BND)来审查相关信息;与此同时,默克尔的外交政策顾问克里斯托弗·豪斯根联系上他的美国接口人、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将《明镜周刊》的调查结果精简成一页摘要并发送给她。
没过多久,BND便给了总理府一个先期反馈:在这份文件上所记录的信息,包括目标对象的电话号码、日期,还有NSA跟SCS各部门的代码,这些都准确无误。他们说,这可能是一个情报机构部门要求监控总理手机的需求单。在这个时候,德国政府的不安情绪开始增长。所有人都清楚,如果美国人监听了默克尔的手机,这会是一个政治炸弹。
但赖斯在周五(10月18日)给总理府回电,表示如果有默克尔手机被监听的报道出炉,那么华盛顿将会予以否认——至少德国人是这么理解的。过了一个周末,风向就变了。赖斯再次联系豪斯根,但这一次她的语气不再那么肯定。她说,他们只能明确表示,美国政府现在没有监听默克尔的手机,将来也不会这样做。
到这个时候,德方已经明白了,既然奥巴马的首席安全顾问已经不再言之凿凿地否认这件事,那么他们的怀疑就很可能是真的。
从今年夏天以来的种种细节让这件事情雪上加霜。德国总理的手机被盟友监控,这本身已经很糟糕了,而且美国人还让柏林的大人物们看起来像是一群业余玩家。如今默克尔手机被监听的消息被披露出来,无异于给德国政客们的脸上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时候又出了一个新的事情:法国报纸爆料说,NSA监控了7030万台法国手机的通讯记录,而法国总统奥朗德闻讯大怒,立刻给奥巴马打电话宣泄怒气,法国外长也召见了美国大使来谴责美国政府的做法。于是默克尔现在也想这么办了—接下来各国领导人要在布鲁塞尔参加欧盟峰会,她跟奥朗德已经计划好了要碰面会谈,而她希望在此之前以私人名义给奥巴马打电话抗议这件事。
10月23日,默克尔用总理办公室的固定电话安全线路给奥巴马打了电话。双方说的都是英语。据总理府透露,奥巴马说他对这件事一无所知,否则他肯定会叫停这19d0514b636067b37d2719158af1d8de个监听行动。奥巴马还表示了他最深切的遗憾,并向默克尔道歉。
同日下午5点30分,默克尔的幕僚长波法拉知会两名负责监管外国情报机构的德国议会成员。与此同时,政府将此事公之于众。政府首先联系了《明镜周刊》,并提供了一份声明,包括默克尔对监控其手机行为的强烈批评。她的发言人赛博特更表示,这是“严重破坏信任”的行为,这在盟友间使用的外交词汇中属于最高级别的批评。
“盟友并不一定是朋友”
在NSA的另一个文件中,美国对世界各国政府都进行了评估,按照1到5的标准来标记美国政府的兴趣值。其中,他们最迫切希望了解的中国领导人的意图,标记为1;巴西和墨西哥都为3。(值得一提的是,在默克尔手机被监听的事情爆出来之时,墨西哥总统也发现自己的电子邮箱被NSA侵入了,他也对奥巴马提出了严正抗议。)
只有四个国家不在这个名单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他们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便签订了秘密条款,结成情报联盟,在国际问题上共享资讯,并承诺永远不互相监视。除此之外的其他盟友,包括德国在内,无一幸免。在《明镜周刊》揭露美国利用大使馆监听外国政府后,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亦披露,澳大利亚的驻外使馆也为美国全球间谍网络服务,利用代号“特等舱”的情报系统参与窃听、截取亚太地区通信和重要数据信息。
以德国来说,美国情报机构主要对他们国家的经济稳定性和外交政策感兴趣(都被标记为3),武器开发和其他小项目则为4级。“领导人意图”一项是空白,于是按照这个单子来看,默克尔的手机不该在NSA的监控范围以内。但前NSA雇员托马斯·德雷克并不认为这是矛盾之处,在9·11之后,德国成为了美国在欧洲的头号目标。”他说,美国政府不信任德国,因为9·11事件中的有些自杀飞行员住在汉堡。有证据显示,NSA最开始只是尝试记录了一次默克尔的通信信息,然后就迷上了这种成功的滋味。德雷克说,“毕竟,NSA的理念永远是越多越好。”
尽管奥巴马对默克尔进行了道歉,并考虑提出新决议,要求不再对任何外国元首的私人通信进行监控,但在美国国内,也有一股风潮认为奥巴马无需如此。“盟友并不总是朋友,”小布什总统的国土安全政策助理秘书斯图尔特·贝克尔在《纽约时报》上撰文写道,“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国际政治,默克尔本人也应该知道这一点。”
来源:
《明镜周刊》、《明镜周刊》、《世界报》、《悉尼先驱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