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黄金热
2013-12-29谢尔盖·米纳耶夫/
最近12年,全球黄金价格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持续上扬,这说明在经济危机接踵而至的今天,世界货币制度正向外汇金本位制度转变,即纸币的价值由其可购贵金属数量的多少而定。
去年秋天举行的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全球金融市场投机商探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黄金的价格。投票结束之前,《黄金时事通讯》编辑布瑞恩·兰金(Brien Lundin)就指出:“如果巴拉克·奥巴马获胜,金价会上涨。如果胜出者是米特·罗姆尼,对黄金市场则是个不利的消息。投票接近尾声时,市场倾向于奥巴马获胜。”
与此同时,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学家巴拿巴斯·肯(Barnabas Gan)也指出:“如果民主党人奥巴马留任白宫主人之位,投资者可以寄希望于其未来继续执行有利于黄金市场的经济政策,这会推动金价上涨。”
总统选举投票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上涨31.8美元(涨幅近2%),报收于每盎司1715美元(1盎司=31.10克)。此后不久,奥巴马成功连任。
选举结束后,专家们开始预测未来金价的走势。2012年11月13日伦敦贵金属交易协会在香港召开会议,包括世界各大银行和专门从事黄金白银交易的公司参会。与会者普遍认为2013年9月之前,金价将达到每盎司1849美元,瑞信银行贵金属市场研究部主任汤姆·肯达尔(Tom Kendall)表示:“由于联邦储备体系对经济增长的持续刺激,今年(指2012年)金价就可能超过每盎司1800美元。2013年可达每盎司2000美元。”高盛集团的专家指出,未来12个月,金价有望涨至每盎司1940美元。
过去12年里,黄金价格的变化令人瞠目,要知道2000年时,金价仅为每盎司300美元。这跟上世纪70年代的情形类似,那时,战后美元对黄金的自由交换政策被取消。一直以来,这种自由交换只在国与国之间进行,美国公民个人不得从事黄金交易。历史上美国限制公民黄金交易的做法始于1933年,处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人对黄金产生了大量需求,后来政府不但限制人们持有金币,更没收非钱币收藏家手中的金币,强迫换成美钞。然而在国与国之间,美元与黄金仍按固定汇率自由交换:当美国对德国出现巨额对外贸易赤字时,多艘大型轮船满载金块从美国海岸驶向德国。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对民众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度(即用美元换黄金、其他国家外汇以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这一做法完全打破了战后的对外贸易体系。此后几年,为了与各国就外汇问题达成协议,倡导放弃金本位制的美国财政部副部长保罗·沃尔克奔走各地。1973年2月他遇到了阻力,当时美国人打算将美元对黄金的价格贬低10%,同时希望日元增值10%,以减少日本的巨额对外贸易顺差。在东京,保罗·沃尔克试图说服日本财政部长爱知癸一,遭到拒绝,爱知癸一建议以日元的自动浮动汇率取而代之。“如果外汇市场将日元汇率提高20%,我就没办法了。”保罗·沃尔克接受了建议,之后飞往欧洲,跟德国财政部长赫尔穆特·施密特会谈。接着,保罗·沃尔克又飞到伦敦,在取得了英国人的支持后,接着与法国财长瓦勒里·季斯卡谈判。最终,欧洲同意了美国的建议,美元贬值10%。不过一些主要的工业大国并未参与对黄金市场的协同干预。黄金涨势迅猛,正如保罗·沃尔克所说,“黄金摧毁了美元的心理根基。”1973年3月,各国最终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还在1975年以前,世界黄金市场就经历了真正的繁荣期,金价达到每盎司200美元(美国公民也终于获准自由交易黄金)。1979年金价从200美元涨到400美元,翻了一番,原因是阿联酋和科威特等阿拉伯国家的酋长们突然大批收购金块,将之存入瑞士和美国的银行,以远离威胁这些小国边境安全的伊朗和伊拉克。美国投资者也把所有的钱都用来购买黄金,希望能够避免当时国内高达13%的通货膨胀。瑞士和德国银行大量收购黄金,以确保本国财政稳定。1980年1月,世界金价创纪录地达到每盎司850美元。5个最富裕的欧佩克国家(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和卡塔尔)一年之内因油价上涨额外收入1100亿美元,他们把这些钱全部投资黄金。看到伊朗在美国的80亿美元被冻结,这些国家在政治和经济局势不稳定的形势下,都不再相信银行结算。
2010年10月黄金暴涨,在10月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创下绝对纪录每盎司1366美元之前,金价已经连续11个交易期上涨,9次打破价格纪录。从2010年年初到10月,金价上涨近25%。金价上涨刺激了金矿的开采,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开采国中国政府表示,2010年8个月内,国家的黄金开采量达217.95吨,年开采量增长8.85%。
瑞士银行表示,大量普通民众到银行排队登记,要求使用银行保险箱来存放他们购买的金块。
投资黄金期货的投资家和投机商早在2010年就注意到先前大量出售黄金的世界各国央行全部停止了出售,这表示在庞大的债务危机面前,世界各国央行几乎都对本国的财政状况持怀疑态度,并寄希望于黄金来维持金融稳定,就像1979年德国和瑞士银行所做的那样。
不仅如此,世界黄金市场的玩家也发现,就连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也选择了弹性货币政策作为渡过第一次金融危机浪潮的主要手段,即简单地将钱划给政府和商业银行。在这种条件下,玩家认为,纸币想印多少就有多少,因为它可用于包括黄金在内的所有金融市场,而黄金远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
曾经,每盎司1387美元的纪录现在看来是小巫见大巫了。在奥巴马谋求连任之前的两年内,金价上涨了400美元(相当于1970年末的金价纪录)。这是因为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继续用摆脱第一次金融危机的做法来摆脱第二次危机,即印刷纸币。在探讨金价能否达到每盎司2000美元时,专家和投机商们明确指出,印钞政策还将延续。几年前,专家们一直讨论应该让1971年前的金本位制度回归,现在这种呼声沉寂下来,因为事实上,向金本位制度的过渡已然完成:昂贵的金价证明,全球金融市场相信的是黄金,而不是美元或欧元。
如此一来,大量储备黄金的国家包括俄罗斯在内则处于一种不同寻常的地位。金价上涨自然而然地使它们变富,其程度取决于该金属在这些国家外汇储备中所占的份额;同时,价格上涨也使它们变穷,其程度取决于其他国家纸币在该国外汇储备中所占的份额。于是,本身印刷纸币的央行也自动地转变为金本位制度。
[译自俄罗斯《权力》]
黄金持有量20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