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天酒店大股东被指内幕交易:公布利好前精准买入

2013-12-29田磊

股市动态分析 2013年36期

伴随着光大证券被认定为内幕交易并受证监会开出“史上最重罚单”,也让该事件告一段落,然而资本市场从来不乏投机取巧者,无独有偶,拨开业绩高增长的表象,华天酒店(000428)则被推到了内幕交易的风口浪尖。

大股东增持时点备受争议

8月29日,华天酒店公布2013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华天酒店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4亿元,同比增长17.05%,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利润6260.19万元,同比增长27.29%,公司同时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0-100%。这意味着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盈利为1.4-1.75亿元,对应每股收益达到0.195-0.244元。

如此之高的业绩预期也让很多投资者惊叹不已,或许,当投资者看到这样靓丽的数据会想到去买入华天酒店的股票,不过事实是公司股价早已反映了这样的业绩增长,8月29日数据显示,公司股价收盘于8.88元,较今年6月份的低点3.9元已经上涨了128%。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切似乎都在公司大股东和高管的掌控之中,他们在股价飙升之前精准的买入也被指实属内幕交易。

华天酒店大股东的增持最早于今年年初。2月1日,华天酒店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华天集团的一致行动人,公司高管及控股子公司高管均于1月29日至31日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了公司股份。其中,华天集团董事长陈纪明、纪委书记郭敏、总会计师郭立华以及党委委员尹蔚四人累计增持了11.38万股;华天酒店及其控股子公司高管(含亲属)累计增持34.34万股。华天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拟在未来12个月内以自有资金继续增持,累计不少于30万股。

6月20日,华天酒店发布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华天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 2013年2月1日至2013年6月17日期间,华天集团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合计增持了公司的股份427.12万股,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0.5941%,已完成增持计划。

同日,中投证券张镭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大股东完成增持,提振市场信心,维持公司强烈推荐的评级,目标价6-7元。

而在大股东完成增持公告发布后两周,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包括《关于在公司地产项目开发中引入新开发模式的议案》在内的六个议案。公司股价暴涨的序幕由此拉开。

7月8日,中投证券分析师张镭再次发布研究报告称,承包模式将助推潜力释放,维持强烈推荐的评级。

7月13日,公司公布了上半年业绩增长55-65%的业绩预告。7月24日,公司再次刊登托管酒店的自愿性披露报告,介绍了六家托管酒店的情况。

同日,中投证券分析师张镭再次发布研究报告,称酒店托管异地扩张带来利润新的增长点,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在此期间,公司股价一直维持稳步攀升的格局。进入8月份以来,公司股价开始加速上涨,在中报披露之前,飙涨至最高9.75元的高价。

无疑,公司频繁释放的利好信息以及以中投证券研究员张镭为代表的机构反复推荐成为助推股价上涨的动力。对于大股东而言,在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公告之前完成增持,很难不被质疑其内幕交易之嫌。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资金是幕后拉升股价的真正力量呢?

湖南系游资推动股价上涨 或与公司联系紧密

从华天酒店公布的半年报来看,前十大流通股东之中并无基金或券商的身影。一季度持仓631.8万股的新华行业周期基金也在半年报中退出了十大流通股东之列。在股价暴涨之前并无机构介入。而在7月份以后的股价快速上涨期间,曾经三次进入龙虎榜,其间也鲜有机构身影。可见,尽管券商研究员拼命唱多,但买方机构似乎并不买账。游资才是推动股价上涨的主要动力。

那么,是哪些游资在推动股价上涨呢?

数据显示,华天酒店在本轮上涨行情中,曾在7月18日、7月26日、8月8日三次触及涨停板。根据盘后的龙虎榜数据显示,共有四个湖南省长沙市的证券营业部席位上榜。其中,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长沙三一大道证券营业部、财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长沙韶山北路证券营业部分别上榜两次,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长沙车站北路证券营业部、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沙黄兴中路证券营业部分别上榜一次。可见,长沙地区的游资是推动公司股价上涨的最重要的做多力量。

而值得注意的是华天酒店本身就是一家湖南上市公司,注册地也在长沙市。背后的游资与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是否存在微妙的联系,我们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在这场聚集了上市公司及其高管、控股股东、本地游资、券商研究员共同导演的股价短期飙升的大戏中,先于股价拉升前增持的大股东及上市公司高管,应当是最大的赢家。

信息披露错误层出不穷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布半年报第二日公司即发布了“更正公告”,而这已是华天酒店2年之内第五次发布更正公告,资料显示,半年报原公告未披露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同时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曾出现一融资融券账户“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更改后的公告将此项情况给予了说明,并同时对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参与融券客户具体情况给予具体披露。对此公司则表示今后将加强相关规则学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公众公司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全面沟通信息的桥梁,对投资者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向前追溯,令人惊讶的在2011年以来华天酒店竟然发布过五次更正公告,纵观“补丁公告”的差错内容,会计差错、数字错误、议案乌龙等各方面的“错误”俯拾皆是。

具体来看,2011年2月公司分布公告称07-09年总计少缴税款408万元,并对2011年一季度业绩造成影响,同年12月公司再次发布更正公告,表示提前确认了转让股权投资收益5398.60万元、其他应收款1.22亿元,使得2011年半年报、三季报发生重大变化。2012年的更正公告则是对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公告议题内容给予更正,将此前的议题数量由5个更改为6个,同时个别议题内容也发生变化,而发生在2013的更正公告则涉及数字错误,使得控股股东增持股份数量则出现数字性错误。

对于以上这些错误,公司都如出一辙地解释为“工作人员疏忽”“工作人员对规则理解不透彻”,公告中也都没忘了对投资者表示“歉意”,但多次涉及方向性错误又岂能用“疏忽“两字搪塞。

有投资者质疑,对于那些爆出一些非常重要的、足以影响投资者判断的事项,难道就是上市公司一句“深表歉意,敬请谅解”可以弥补的?“多数更正公告透露出的信息是对基本数据的修改,但是如果涉及到能够影响到股价变动情况的信息,这就十分重要。像2011年半年报、三季报,这不仅反映了公司内部治理的混乱,更是说明了态度问题。”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环节不重视、屡屡出错的现状,应引起监管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