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石头”还会继续“疯狂”吗?
2013-12-29白仲仪
铁矿石上演“疯狂的石头”行情,但价格大幅攀升缺乏实质的需求支撑,2013下半年将有下行风险。
因极高的价格波动性,铁矿石常常被称为“疯狂的石头”。圣诞、新年期间,海运铁矿石的现货价大幅上涨,自2012年圣诞以来已经上涨了17%,目前每吨155美元(到岸价,62% Fe)的价位,与2012年9月6日触及的88.5美元(到岸价,62% Fe)低点相比,攀升了75%。
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现货价的飙升缺乏实质的需求支撑。而也有钢厂表示,铁矿石生产商并不看重此番上涨。如果需求不足以令价格维持在当前水平,那么铁矿石价格将走向何方?
2012年9月的大跌不太可能重演。近日铁矿石现货价有所松动,自2013年1月8日创下的每吨159美元的最高点下跌了2%,短期看空的观点看来是有道理的。不过,由于亚洲目前处于制钢原材料补库存季(11月-5月),因此类似 2012年9月的大跌不太可能出现(当时铁矿石价格在约20天的时间里下挫了21%)。
季节性补库存支撑价格。海运铁矿石长期以来的年度“基准”定价惯例于2010年4月终止,自那时起,日益重要的现货价往往在年初时上涨,以后在整个上半年限于区间波动。因此,直到2013年中期,亚洲季节性补库存以及印度矿石供给不足,将是短期内铁矿石价格的主要支撑。
需求日渐改善。需求改善信号日益清晰:自2012年10月以来,中国的钢材日产量保持在190万吨以上。此外,全球宏观经济前景改善、中国更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项目获批将是中长期需求推动因素。
供应收紧。占2012年全球海运铁矿石7%的印度目前采取了限制出口政策,出口量仅占到了充分出口能力的50%。澳大利亚Pilbara的雨季(12月-3月)抑制了该国的产量。而中国国内的铁矿石产量也往往在冬季会下降,从月均1.20亿吨降至不足1亿吨。
港口库存下降。市场普遍认为价格显著回升的首要催化剂是中国铁矿石库存骤降,从2012年10月底时的9100万吨降至2012年12月时的7300万吨。而此前自2011年5月以来,中国的港口铁矿石库存一直处在9000万吨左右。库存的迅速下降可能是由入冬前向钢厂的一次性转移以及对春节后钢产量将强劲回升的预期所致。
最近价格上涨中运费的作用不大。 运费是中国到岸价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在最近现货价上涨中所起的作用甚微,因为所有主要干散货运费费率仍稳定在低位。事实上,由于船队的扩张不试超过了旧船报废的速度,运费不太可能显著回升。运费要得以持续提升,那么所有散货贸易都得活跃(钢材、铁矿石、煤炭及粮食)。实际上,目前航运业报告的情况正是如此。
澳大利亚是主要的供应推动因素。主要受力拓、FMG和必和必拓在澳大利亚的扩张推动,瑞银预计2013年海运矿石出口同比将增长5%至20.3亿吨。新供应的迅猛增长势头将在2014年持续,令过剩供应从2013年的6400万吨扩大至2014年的1.87亿吨。包括力拓的Cape Lambert 扩建项目在内的数个新项目将于2013年下半年投产,预计将带来逾1.5亿吨的年产能。
印度在海运市场的重要性日益下降。印度目前年出口5000万-6000万吨铁矿石,少于2006-2010年时的逾9000万吨。预计受采矿和出口禁令影响,未来出口将从目前水平进一步下降。此外,印度国内钢铁行业一直在游说政府将铁矿石国有化。印度日趋下降的出口将削弱其在海运市场的重要性,印度供给将逐步被日益扩大、成本更低的澳大利亚,或者南非所取代。
2013年下半年季节性去库存带来的价格下行风险。中国的工业通常在年初的三四个月最为活跃,提高原材料贸易以满足6-7月时下游商品生产销售旺季的需求。因此,中国钢铁行业一个典型的季节性格局是,产量通常会在上半年增长,下半年转弱。再加上寒冷的冬季令货物的贸易和运输更困难,散货贸易往往在下半年放缓。
2013年5月价格或还有一波提振。铁矿石价格与钢材产量呈正相关。在补库存期,市场收紧且价格上涨。钢材产量在2013年5月会保持在高位,而后在下半年放缓,因此在下跌前,预计铁矿石价格在3-4月或还将有一波提振。
简言之,近期内预计“疯狂的石头”价格将限于区间波动,需求趋于改善,而供给缓步增长。虽然不太可能出现2012年9月时的大跌,但2013年下半年受季节性去库存和供给加速增长影响,价格会有下行风险。
作者白仲仪(Ghee Peh)为瑞银执行董事,亚太金属/矿业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