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2013-12-29

新财富 2013年4期

城市化其实是一种经验描述,即总人口中城居人口的比例上升,乡居人口的比例下降。再进一步探究,什么是城市,什么是乡村,为什么一般的发展趋势,是人口从乡村移入城市?

我的看法,城市化的内涵是集聚。首先是人口集聚,也就是很多人“凑”在一个相对小的地理范围内,一旦达到某个密度标准,便被称为“城市”。问题是,普天之下,为什么人有集聚的倾向?文化与文明方面的理由说不好,经济动力看起来直截了当—城市创造更高的收入。

以东京2010年的数据为例。大东京的人口聚集程度早就令人印象深刻,在仅占全日本4%面积的空间里聚集了25%的人口。不过,这个全球第一大城市的经济聚集程度更甚:该年度东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7.2万美元,高出日本全国平均值的67.4%。这样算,大东京要占日本总产出的40%。

其他大城市何尝不是如此?据2004年的统计,大阪人口占日本人口的1.6%,但占GDP的4.1%;伦敦人口占英国人口11.8%,经济占13.3%;纽约市占美国人口2.3%,经济占3.5%;芝加哥人口占0.92%,经济占1.25%;洛杉矶人口占1.3%,经济占1.68%;多伦多人口占13%,经济占14.4%。发展中国家似乎也如此,墨西哥城的人口占全国19%,但经济占20%。世界银行前任行长佐立克还提供过一个更为夸张的例子:35.7%的埃及人口聚集在只占全国土地面积0.5%的首都开罗,但GDP却超出了全国的一半。

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的主题,正是经济发展和财富分布的地理不平衡:人口、生产和财富向城市、大城市和发达地带聚集和集中。读者可不要被“重塑”这类词汇迷住了,似乎人们动不动就可以“打造”出一个新世界来。相反,差不多一代人以来的研究成果显示,不论有多少人偏好于“更平衡的增长”,全球范围的证据却表明,人的经济活动所包含的逻辑就是在流动中聚集,然后再流动、再聚集,直至人口、经济和财富在地理上集中到一个个面积奇小的地方去。

这就是城市化的含义。城市以人口密度来定义,至于人们倾向于向城市聚集,是因为经济聚集甚于人口聚集。开始,兴许是安全或其他随机的原因促成了人口聚集,但人们发现,人口聚集到一起有利于增加收入,于是聚集与再聚集的增长引擎就发动了。

当经济聚集度高于人口聚集度的时候,一定还会吸引更多的人口聚集。仍以大东京为例,听当地行家介绍,早在30年前,不少人就抱怨这个天下第一大都会的人口太多、空间太密、“承载力”不堪负荷。有关的立法和政策,也在很长时间里围绕“东京疏散”、“更平衡增长”的思路推进。可是,几十年过去了,实际趋势还是“向东京聚集”的进程势不可当。

道理很简单:即便加上疏散和平衡政策的作用,东京的经济密度依然高于其人口密度,人均产出还是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70%。这是说,移入东京的,人均收入就提升。当然,大东京的高密度也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成本与生产成本,可是利害相权,孰轻孰重,当事人总归是算得明白的。东京的聚集之势依然,把芸芸众生的算计结果,一目了然地画在了日本的地图上。

这是说,经济密度高于人口密度,势必吸引更多的人口聚集。但是人口聚多了,经济密度是不是一定可以再提升?不见得。2004年首尔的情况就是如此,作为韩国首都,其人口占全国21%,但GDP仅占20.7%。此前多年的报道说,首尔像黑洞一样吸取着全国的资源,甚至闹得釜山那样的城市也出现了“负增长”。

这并没有否定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经济聚集甚于人口聚集”。我倾向于推断,出现了类似首尔这样的情况,即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持平,甚至略有不逮,那么这个城市的人口聚集就达到了一个“边”。还是“人往高处走”的准则在起作用,既然此处收入“不留爷”,人们就乐得寻找其他收入更高的“留爷处”。要是处处不留爷呢?那城市化就到顶了,因为事情已经“均衡”。

人口聚集推进经济聚集,反过来又刺激人口聚集,这就是城市化的动态进程。怕是老天爷也打不得包票,推进城市化的动力永不衰竭。我们只能说,迄今为止,全球范围的城市化依然没有停步的迹象。当一些城市停滞、衰亡时,另一些城市生机勃勃地兴起;一个时期城市化止步不前,另一个时期,城市化又欲罢不能。我们能够抓得住的,唯有一个关节点,这就是经济聚集是不是高于人口聚集。如果环境的、技术的、制度的和观念的条件,能够维系经济聚集超越人口聚集,我们就有把握推断城市化必将继续。反之,经济地理就将重新“变平”,不管你我高兴还是不高兴。

特邀述评嘉宾:刘守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