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突破“玻璃天花板”

2013-12-29朱为众

新财富 2013年12期

为什么既有能力又富进取心的亚裔很难在美国公司脱颖而出?亚裔如何才能释放“模范少数民族”的潜能?冲破职场“玻璃天花板”的关键是养成好习惯,摆脱文化“丝织天花板”的束缚。

“玻璃天花板”逼整容

2013年9月11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华裔女主播陈朱莉(Julie Chen)在她自己参与主持的脱口秀The Talk的特别节目“惊人的秘密”中踢爆自己的秘密:她年轻时担任地方记者时,曾因自己的单眼皮小眼睛而遭遇“玻璃天花板”,后通过整容手术让自己看上去“更不像华人”,赢得了事业的成功。基于名人效应,这桩陈年旧事在美国再次引起了一场关于“玻璃天花板”的热议,尤其是亚裔如何冲破“玻璃天花板”的讨论。

在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这个移民大熔炉,对有色人种和女性的职场歧视无处不在。这些歧视因不合法律,所以是无形的,但是却很结实,因此被比作是“玻璃天花板”。2008年希拉里与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时备受社会关注,因为它象征着女性和有色人种对最高最厚“玻璃天花板”的冲击。希拉里在竞选失败后的演讲中也提及了“玻璃天花板”:“虽然这次我们没有能够冲破这层最高最厚的‘玻璃天花板’,但是由于你们的支持,我们在它上面留下了1800万道裂痕(指她获得的选票)。”

现年43岁的陈朱莉其时遭遇的“玻璃天花板”虽然不合法,但彼时种族歧视几乎是明目张胆的:18年前当她在俄亥俄州德顿市担任地方电视台新闻记者时,她的上司告诉她,因为她是亚裔,所以永远不可能坐上主播台。他直截了当地说:“她长了一双单眼皮的小眼睛,相貌平平淡淡,镜头前看起来单调乏味。”

致力于成为一名电视主播的陈朱莉伤心之余决定跳槽。可是当她开始通过经纪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时,一个经纪人行业大腕的直言不讳让她再次受到打击:“姑娘,除非你去整容,美化你的双眼,否则我没法做你的经纪人。你的专业能力很优秀,只要你整好容,包你可以飞黄腾达。” 话毕,他还给了她一份长长的专门开双眼皮的整容医生名单。

时光荏苒,今天的陈朱莉不但是美国社会的名流,而且因为嫁给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更被人戏称“邓文迪第二”。虽然谁都不能将时光倒转,揣测如果没有整容,陈朱莉是否会取得现今的成功和美满的婚姻,但是美国职场的“玻璃天花板”能使得像陈朱莉这样的才女也不得不为自己的成功屈从“潜规则”,其坚固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亚裔职业经理人剪影

2011年美国天赋创新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Talent Innovation)发表了一篇轰动美国商界和亚裔群体的报告:《亚裔在美国:释放模范少数民族的潜能》(以下简称《亚裔》)。该报告开门见山地指出亚裔在美国公司里依然感到是外人。这让以大熔炉和平等为自豪的美国跨国公司和一向以聪明勤劳而骄傲的亚裔觉得无地自容:原来美国跨国公司并不那么平等,原来被称为“模范少数民族”的亚裔的聪明勤劳在冲击“玻璃天花板”时显得先天不足和软弱无力。

报告在一开始就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既有能力又富进取心的亚裔很难在美国公司脱颖而出?亚裔通常不但能做,而且想做,既有能力,也有愿望。可是我们没有做到。亚裔在美国的人口比例不过5%,但是在顶尖常春藤盟校里的人数却高达15-25%,在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亚裔学生竟然多达46%。难怪美国人感叹:“哈佛大学的围墙修多高,亚裔就能跳多高。”可见在校园里,亚裔已经成功地突破了“天花板”。

可当扫描美国财富500强的高管群体时,亚裔的优势丧失殆尽:比例居然不到2%。如何解释这似乎不可思议的反差呢?因为有抱负、有理想、有动力,更是有着良好的教育和其他一切令人羡慕的技能和阅历,亚裔在美国一向享有“模范少数民族”的美誉。报告为亚裔职业经理人刻画了一幅极具文化背景的剪影:

1.亚裔远较高加索白种人更希望得到公司管理层的高管职务。

2.亚裔比x+YilmvsEsFTJV//kA/Qq24yyBSlDsGY8aCaS4HWTJk=其他种族更在意高薪、权力和地位。

3.与人们的印象相反,亚裔其实相当自信和果断。他们和其他种族一样愿意直接向老板提出加薪和升职的要求。

4.当遇到不公平待遇时,亚裔的受挫感远较其他种族要来得高,具体表现为减少对工作的投入、降低职场抱负甚至考虑辞职。

5.高达50%的亚裔男性和48%的亚裔女性认为,在公司里从行为谈吐和举止上表现出领导形象颇具难度。

6.只有28%的亚裔觉得他们在公司的工作环境中很放松,能很好地表现出自我,远低于其他种族的水平。

7.亚裔,尤其是亚裔女性,与其他种族相比更不愿意分享新的想法,更不愿意在团队会议上挑战大多数的观点。

8.只有不到46%的亚裔在他们的职场生涯中有一个良师益友,这个比例比白种人低了15%。

9.亚裔比白种人承担了更多赡养老人的责任,9%的亚裔和老人共居一堂,30%的亚裔向父母提供金钱方面的帮助。

10.当需要在事业和照看下一代或是照顾父母之间做抉择时,亚裔远较白种人更有内疚感。

11.只有23%的亚裔女性会因为家庭的需要在职业生涯中主动离职一段时间,而白种女性则有32%的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亚裔》报告调研开始时,恰逢虎妈蔡美儿的畅销书《虎妈战歌》在美国掀起一场关于亚裔家庭教育观点和方式的大辩论。很多美国公众以为亚裔的虎妈们培养出了一群咄咄逼人的小老虎,可是调查并没有在美国公司里找到这些老虎。报告对亚裔的总结是:尽管亚裔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工作技能和敬业态度,但他们显得不够自信、果断,沉默寡言,且缺乏领导潜力。

亚裔文化的“丝织天花板”

笔者曾在《冲破“丝织天花板”》一文中(详见本刊2012年12号),把亚裔文化对成长的负面影响比作是缠在身上的一层层蚕丝,它们无一不在束缚亚裔冲破“玻璃天花板”的能力。换句话说,在触摸到“玻璃天花板”之前,首先要冲破笼罩着我们的“丝织天花板”。

在东方文化里成长起来的亚裔职业经理人除了黑头发、黄皮肤等这些生理特征外,还具有一定的性格和行为共性。亚裔在美国公司里常常觉得不那么自在,没有自己的人脉关系网络,也缺乏赏识自己的伯乐,而两者对职场的成功都至关重要。“丝织天花板”让63%的男性亚裔和44% 的女性亚裔感到自己在职场上被封顶,他们职场失意后想到了跳槽。可是这种无奈的跳槽带来的往往是接二连三的失意。

心平气和地说,跨国公司在全球化扩张延伸到亚洲时看出了亚裔的文化优势,所以相当多的亚裔职业经理人被委以重任。可这些佼佼者虽然在亚洲市场游刃有余,却很少有人被调回总部得以升迁。而他们的白人同事们却往往在亚洲市场“镀金”后回到总部一路顺风,很多人甚至问鼎首席执行官的宝座。亚裔职业经理人成为了跨国公司全球扩张本土化战略中“以夷制夷”的精兵强将。然而封疆大臣做得,京城宰相无缘,更不用说问鼎“打工皇帝”的宝座了。

在这方面,印度裔比华裔要强很多:美国花旗银行的前任首席执行官潘伟迪(Vikram Pandit)和百事可乐的现任首席执行官卢英德(Indra Krishnamurthy Nooyi)都是很好的例子。比较顺理成章的解释是,长期的殖民地历史让同是亚裔的印度人比中国人在美国跨国公司的文化里更觉得自在。所以,白人缺席的情况下,在印度人和中国人之间的职场竞争中,前者多赢、后者多输。在硅谷,有“美国公司、印度上司和中国工程师”的怪现象,而在美国大学,“中国教授和印度系主任”的搭配也极为普遍。

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把职场的价值观和游戏规则带到了中华大地,“玻璃天花板”已经具有相当的普适性。中国每年有40万之众的留学大军走向世界,若干年后他们都将不可避免地在海外或是海归后在中国冲撞“玻璃天花板”。

突破“玻璃天花板”的四个好习惯

这里所说的好习惯是针对华裔“丝织天花板”带来的束缚而言,既有笔者自己的职场体验,也有对他人职场的感悟。至于那些诸如积极主动、 要事第一和双赢思维等普世的职场价值不在此讨论范围,也不是要取代的好习惯。

第一个好习惯:积极思维

在美国,人们常用“半个杯子是满的,还是半个杯子是空的”来比喻人们对同样一件事采取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思维方式,前者是积极的,后者是消极的。从事实的角度看,两个说法都成立,但从思维方式看则相差甚远。

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满”与“空”的选择无处不在。选择“满”,海阔任鱼游,天高任鸟飞;选择“空”,喊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笔者在美国职场近30年的生涯中看过太多的职场升迁和失败,原因各异。但是成功者往往具有一个共性,即无一例外地都是积极思维者,他们不仅是职场成功,而且往往家庭更幸福。

职场如同半杯水,持积极人生态度的人从半杯水中看到了希望、机遇和成功,因而更加努力、勤奋,最终得以享受成功的喜悦;持消极态度的人则从空着的半个杯子里看到失望、挫折和失败,因而消沉颓废、萎靡不振,最终被自己的预言不幸言中。

第二个好习惯:敢于挑战权威

美国社会崇尚批判思维。这是一种挑战传统思维、怀疑假设条件,挑战现有知识和结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维习惯恰恰相反。美国的文理学院所强调的通识教育,是通过博学培养超越单科束缚的视野,塑造解决新问题的应变能力和以创造性的理念解决问题的习惯。这种训练方式的最高境界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敢于推翻立论,敢于自己提出独到的见解,敢于立论。

一言蔽之,美国文理教育培育的是应变变化多端世界的批判性思维方式;而中国的教育模式是在学生的脑子里灌满了非常实用但很容易过时的知识,社会价值所灌输的又是根深蒂固的“听话”这样一种非批判性思维。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曾直言不讳地批评中国留学生缺少批判性思维,认为中国需要鼓励学生的创造力以及独立的思维能力。他批评亚洲和欧洲的大学过早选定专业,很少涉及专业之外的课程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培养一些流水线上的工程师或是中层管理干部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如果培养领导力和创新人才就显得过时了。”他的结论被“美国公司、印度上司和中国工程师”的怪现象印证得完美无瑕。

养成挑战权威的习惯并不难,那就是每每遇到问题首先要问问自己内心的想法。无论对方是谁,绝不要被其地位或权威所震慑。其实真正的权威和领导往往尊重有想法的同事、下属或合作伙伴。“听话”会给对方错觉,那就是你没有自己的想法,即便你很聪明,但久而久之别人就不再征求你的意见,只是让你去做事。

当然,挑战权威还要讲究艺术,大庭广众之下最好不要直接挑战领导和权威的观点。如果是私下一对一的交流,个人的想法不仅会受到对方的重视而且容易得到理解和支持。挑战领导或权威的同时不要忘记,你自己也未必总是正确,所以还要诚恳地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想法。华裔职业经理人最大的忌讳和软肋就是唯唯诺诺、唯命是从。这样的人永远做不了领导,永远只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第三个好习惯:不断提高情商

有人说人的成功与否,20%在智商,80%在情商。虽然对于成功的定义各不相同,但这句话也强调了情商的重要性,不管是对于事业成功,还是生活幸福而言。说得通俗点,情商就是为人处事的能力,科学点说,那就是是否有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善不善于设身处地去感受对方的感受和是否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矛盾。遗憾的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强调的是智商,情商的教育和训练基本是空白。

“在哈佛上暑期班,一样年纪的美国上层阶级的女孩子,不论是白人还是华人,都要比我成熟和老练很多。”“在麻省理工商学院,跟世界的高级人才比,我唯一的优势就是一口流利的中文,同学们不光工作认真勤奋,并且十分高效和考虑周全。不光学业和工作的专业程度让我无法胜出,而且我发现他们很会说话和做人。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知道如何不动声色地达到他们的目的。”这是麻省理工大学28岁的中国女留学生郭衡自杀前在她博客中的自白—典型高智商对高情商不堪一击绝命书。

虽然情商差的人未必都会选择自杀,但是科学研究反复验证:情商直接关系到职场表现,直接影响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更是对周边的人际关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人际关系融洽与否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幸福感。

根据笔者在职场的体会和观察,提高情商的第一要诀就是“把自己的脚放在对方的鞋子里”,也就是设身处地地换位思维。这个貌似非常简单的方法其实不但有科学道理,而且是综合提高情商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把脚放到对方的鞋子里”的前提是要有自我意识,知道自己的情绪在波动,压力在加大。这时候如果有意识地换位思考,即使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也会对对方的观点多了几分理解。

提高情商的第二要诀是超脱出境。很多年前选修戏剧课的时候读到这样一句话:“人生是一场戏,上台演戏,融在其中,人生是一场悲剧;台下看戏,乐在其中,人生是一场喜剧。”每每回头看时,很多当时觉得过不去的门槛都会觉得十分可笑,因为自己已经从演戏者变为看戏者。那为什么不能调整心态,今天就看戏呢?

提高情商的第三要诀是冷却矛盾。世界上的矛盾太多,大到战争,小到离婚,往往都是因为当事人情绪失控、矛盾瞬间激化而造成。笔者在上世纪80年代留学时和父亲因为教育子女的观点不同爆发了一场越洋书信大战,信越写越频繁,措辞越来越尖刻,矛盾越来越激化。后来笔者因为期末考试有一封信未及时回复,等到考试过后再拿出来看,突然发现并没有那么多令人过不去的地方。冷静下来的回信,换回的是同样冷静了的父亲的回信。

第四个好习惯:提升口才,赢在演讲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对演讲有一段极为精彩的见解:“许多文化,起码所有的西方文化,都凭借与被统治者一定的亲民关系来维系统治者的权威。所以,雅典、罗马以及多数西方多元国家才认为雄辩术是治国的资产。中国没有重视口才的一般传统(毛泽东可以说是个例外)。传统上,中国领导人的权威并不在乎雄辩术或与百姓的接触。依据中国的仕宦传统,为官者基本上不露面,全凭政绩服人。”他或许不知道,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是“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和“祸从口出”的祖训。不知究竟是文化传统所致,还是中国语言结构使然,事实是中国人似乎自古以来不擅演讲。

但当今世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性已经众所周知,而演说则是最具影响力的一种交流方式。毫不夸张地说,卓越的演说能力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职位越高,对演说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赢得这个公认为世界上最高权力的职务常常取决于竞选者的演说水平。而在职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更是与其演说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向董事会或上司汇报工作、对部下布置任务,无一不是形形色色的演讲。据统计,光是在美国每天有约3000万个较为正式的演示会。失败的演讲是,不仅不能达到演说者预想的目的,甚至还可能适得其反给听众留下了负面印象。即使在美国,患有公众演讲恐惧症者大有人在。而对于“茶壶里的饺子,有货倒不出来”的华裔来说,这常常成为不能突破“玻璃天花板”的又一个障碍。

需要提醒的是,演讲虽然有天赋的成分,但绝对也是技能性的,关键在于练习。千万不要对着镜子练,因为那样看着自己演讲其实非常不真实,反倒影响发挥。可以录下来请别人点评或是自己揣摩。光是读书永远学不会演讲,好像不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一样,反复练习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唯一途径。

习惯的力量

《纽约时报》记者查尔斯·都希格在他的畅销书《习惯的力量》里用大量的事实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事实:人们每天的40%的活动并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出于习惯成自然。但是选择养成好习惯和改掉坏习惯却是可以刻意选择的。虽然养成好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一旦养成,就会随时助人撕破“丝织天花板”,最终突破“玻璃天花板”。在都希格看来:“习惯不能被消除,却能被替代。”任何人都能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就能让人生与事业脱胎换骨。这或许是另一种形式上的亚裔“整容”。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邮件至xincaifu@xcf.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