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观点荟萃:财通、信达澳银、申万菱信、交银施罗德
2013-12-29
财通基金:
关注市场风格转换
财通基金表示今年以来创业板、中小板的大幅上涨受资金的推动明显。根据相关测算显示,在今年前4个月中,机构持有的中小板、创业板的个股权重上升25%,持有大盘股的权重下降15%,资金持续由大盘股向小盘股流动,小盘股的持仓比例也创出近3年的历史新高,未来这一过程或难以持续。另外,从估值的角度看,中小板估值创历史新高,创业板估值接近历史高位,远偏离利润增速。长期来看,我们更看好具有估值优势并已合理调整的价值股,主题上继续关注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的个股。
信达澳银:
关注政策动向
信达澳银认为,在经济波动温和与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股票市场将维持震荡格局,创业板的持续强势上涨打开了整体市场的估值提升空间。策略上建议对前期涨幅较大的小盘股稍作减持,并积极布局前期涨幅较低,但景气度较好的家电、装饰、机械等中盘股。
针对近期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信达澳银基金表示,对A股市场而言,近期需要重点关注的政策内容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和房产税试点的进展情况,预计相关政策内容将会对市场的运行方向和风格转换产生重要影响。
申万菱信:
短期大盘或震荡上扬
申万菱信基金分析认为,本轮反弹的主要原因在于:流动性环境较为宽裕、外围环境良好,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期新兴产业投资机会良好,上述多重因素促使近期A股反弹,具体的投资风格上,申万菱信基金认为,成长股符合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并充分享受了较高的估值溢价。但是,总体来看,后市能否出现明显的风格转换,还需观察多方面的条件:首先,需要经济层面出现环比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投资产业链的回暖是重要的考察对象;其次,推高股票市场估值的动力可能来自于贸易顺差的上升,即国外需求出现趋势性回暖,特别是欧美经济向好。
交银施罗德:
挖掘经济转型机会
交银施罗德认为,在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宏观经济增速不断探底、波动周期逐步收窄,很多关键的价格指标钝化,经济结构性失衡的问题突出,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势在必行。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很难把握周期性机会及趋势的时代,未来的确定性更多来自中微观。投资者的选股逻辑也相应会产生根本性变化,自下而上选择成长股或将成为未来重要的投资思路。
交银施罗德认为,那些具有良好“企业基因”、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管理层优秀的企业更可能在未来几年获得高质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