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粗糙

2013-12-29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3年10期

我们已经在37signals做软件开发10年了,我们愈加熟练,标准也越高,37signals也以高质量而闻名。但过于重视质量可能是坏事。

比如,我们最近有一个新点子,但在进入市场前得进行测试。我们开始构架概念。六周后已经有了一箩筐想法,但不能肯定有没有最合适的。两个月过去了,还不知道这个程序能不能成行。但我们明明每天都在工作,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实上,我们忘记建立一个“快速粗糙”的备忘录:不需要担心这个软件是否能让用户满意、多少人能注册或值多少钱。

10年前,我们在“快速粗糙”上登峰造极,围绕着好点子,不担心质量,只是想完成工作。我们当年的标准很低,但是低标准就是在探索全新领域时的正确标准。10年前,我们年轻精干,总是冒出很多想法,并且急切地想测试,如果奏效,就马上投入时间精力让其更完美。这实际上是每一个创新企业要做的事,也是很有价值的能力。但现在我们却在“高质量”上纠结,忘了“快速粗糙”的哲学。

如果过于关注质量,公司最终可能丧失其他的优势——速度。我认为在创新过程中,过早地关注质量可能会阻止新观念的形成。当企业增长,所有的事情都会慢慢地程式化。我通常建议一些年轻公司,不要过于复杂地考虑问题,过早地设置办事规程,过早地尝试正式的东西。

(本文作者为著名网络应用公司37signals的创始人Jason Fr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