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土地市场建设与管理经验
2013-12-29胡密根
平江县地处湘北,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工业基础薄弱,城镇化水平不高。近年来,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县委县政府按照“东南扩、西北靠、中心提”的县城发展思路,逐步建立了汨罗江防洪堤风光带,通平高速连接线、天岳大道、东鑫大道、曲池大道、首家坪大道为亮点的城市发展格局,极大改变了县城面貌,增强了城市服务功能,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规范市场运行,掌控市场需求
要规范市场运行,首先要杜绝多头供地。平江县国土资源局明确土地储备中心是唯一代表县政府供应土地的机构,从源头上堵死多头供地现象,建立“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水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土地经营新机制。
其次要加强土地储备。原来土地市场处于无序状态,具体表现为一是单位占地参与土地经营。原在老城区的行政事业单位已有40多家迁到开发区,占据大量的黄金地段,除一部分土地用于建办公楼、宿舍外,剩余部分土地或转让或与开发商联营开发,参与土地经营。二是私人非法圈地,牟取暴利。一些人从村组非法征地,待政府征地时索取高价牟利。县土地储备中心成立后,挖掘存量土地的潜力,将城镇建设用地和旧城改造用地有计划纳入土地储备库,控制供地总量。目前,储备城镇建设用地保持在2000亩左右,折合资产达20亿元。
再者要规范安置用地。以前拆迁户除了获得安置补偿,还可以在黄金地段优先获得宅基地。有的拆迁户安置多达10多个铺面,他们将这些宅基地卖掉一部分或与开发商联营,从事房地产开发。这种开发安置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很大。对此,县政府出台安置政策,即拆迁户集中进安置区实行安置,层高不超过三层,面积不超过130平方米的三条原则。
此外还要规范供地程序。一是实行计划供地。依据市场需要,合理制定全年土地出让计划。二是建立土地出让平台。投资165万元,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县级国土资源网上交易系统,有效杜绝竞买人围标串标等违规行为,让土地市场由此更加透明有序,让有限的土地彰显无限的价值,对县域内需盘活的国有划拨土地,全部纳入政府土地储备机制进行运作,杜绝土地黑市交易。三是实行信息公开。每宗土地出让都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相关媒体进行公布。
发挥最大效益,形成良性循环
城市规划决定城市土地的用途和价值。平江县国土资源局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落到一张图纸上,并实行工业项目用地一律进工业园,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项目,一律不予规划定点,不予批准建设用地。三年来,平江县土地成交价款每年达3亿元以上,实现了土地收益的最大化,其中旧城区一宗土地成交价达每平方米20163元。并将土地一级市场垄断向全县各乡镇延伸,有力规范了城乡用地和建设秩序,2011年,全县有5个乡镇土地出让收入超过1000万元,为加快小城镇建设积聚了资金。
建立土地储备制度以后,由于实行存量土地统一收购和垄断供应,有效杜绝了土地隐形市场和灰色交易,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防止了土地腐败。同时通过经营城市土地,形成了“投入—产出—再投入”的良性循环,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城市基础设施只建设不经营,只投入不收益的状况,达到了“以地聚财,以地生财,以城建城”的目的。
(作者单位:平江县国土资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