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车自主发展历程
2013-12-29贾红谱
1984年,北京汽车建立了第一个国内整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其后又抓住机遇成立了北京现代和北京奔驰公司,这两家合资公司为北汽集团的发展插上了双翼。然而,看上去一直默默无语的北汽始终追寻自主发展的机遇。2009年成功收购萨博,为其发展自主事业打下了基础。2012年,北汽开始逐步展开其自主发展的大旗。
“井冈山”开进中南海
1950年代末期,中国的汽车工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汽车整车厂只有长春的第一汽车制造厂,而且产品只有“解放”牌卡车。此前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一直为一汽做配套。一汽成立后,中央财政已经非常紧张,因此提出地方上汽车工业的想法。计划在全国各个经济区建设14个汽车主导厂,总规模为52万辆。
北京汽车附件厂经过多方研究,决定参考德国大众的甲壳虫,自己设计外观生产轿车。他们联合了清华大学教授和汽车系的近百名学生联合测绘开发,北京市发动了修理厂的老工人制造部件,就这样,这个临时组成的“大北汽”硬是靠着手工敲打、火烤、气焊等制造出了“井冈山”牌小轿车。
1958年6月20日,“井冈山”牌小轿车从今日北京汽车集团的前身(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开进中南海,接受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检阅。朱德同志为该厂亲笔题写了新厂名。6月27日下午,工厂举行改名庆祝大会。从此,北京有了第一家汽车制造厂。此后,北京汽车制造厂开始研制CB4高级轿车,并定名为“北京牌”。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7/JdeZVouYBdCysLpRoV9cFJ.webp)
“井冈山的试制开创了北京试制整车产品的新纪元,也证实了北京汽车工业确实具有试制轿车产品的能力。通过试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锻炼了队伍。可以说,没有“井冈山”小轿车的开发、试制,就没有后来的北京汽车工业。”这是《北京汽车工业的历史回顾》一书的评价。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7/CBN2jp2xcuXmnJz7igJM2z.webp)
与吉普有关的记忆
可惜的是,“井冈山”最终没有实现批量生产,只生产了154辆便停产了。北京为自己汽车工业的发展在积极寻找着出路。
比起“井冈山”牌汽车,北京吉普可谓声名显赫。 其实,吉普的生产也是被逼出来的。
据记载,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苏方不再继续提供嘎斯69军车。在这种情况下,北京汽车制造厂被国家指定研制轻型越野车。 经过艰苦努力,1961年6月, BJ210轻型越野车样车试制成功,填补了我国轻型军用越野车的空白。
更多人记忆中的BJ212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的成果。 1966年3月,四门的BJ212轻型越野汽车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做试验,越野车上下台阶的过程让在场的各大军区司令纷纷竖起拇指,肯定了BJ212的性能。与此同时研制成功的BJ130与BJ212一起,成为当年著名的“双子星座”。
据李安定的《车记》记载,北京212是北京汽车制造厂早期自主研发最成功的军用越野车型。是以1962年中印边界反击战中缴获的一辆丰田“陆地巡洋舰”为样车开发的。1966年“文革”开始后,毛泽东曾两次乘坐北汽的212在长安街检阅来自全国的“红卫兵小将”。检阅之后,形势突变,军方通知北汽,212越野车定型,一点也不许改动。直到改革开放初期,212不仅装备部队,也是中国官员车的主流。县团级以上干部规定配备北京吉普212作为座驾,更是中国道路上最主要的乘用车型。
某种意义上,BJ212成为北京汽车的象征。据记载,仅BJ212单一车型就累计生产120多万辆。北京BJ212系列经过多次改进一直生产至今,成为生产年限最长、贡献最大的国产轻型越野车。
合资寻路
1984年1月15日,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这家中国最早的整车合资公司,是北京汽车制造厂与当时美国第四大汽车厂美国汽车公司(AMC)成立的合资公司。
北京吉普是在国家确定建立汽车工业之前,由地方政府发起,相关部门审批,带有很强尝试性目的而建立起来的“试探气球”。1985年,AMC被克莱斯勒兼并,1998年克莱斯勒又与戴姆勒重组为戴-克集团。北京吉普也就在这频频换手中经历了风雨飘摇的日子。
直到2002年10月18日, 北京汽车与韩国现代汽车合资成立的“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开业,北京汽车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年12月23日,第一辆北京现代索纳塔轿车下线,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建厂、当年投产的“现代速度”。而北京现代成为中国产销突破100万辆用时最短的汽车企业时,世人再一次为神奇的“现代速度”惊叹。
这之后,北京现代的快速发展撑起了北汽集团的半壁江山。北汽集团的数据显示,2011年该集团实现利润158亿元,其中北京现代贡献了90亿元,占其利润收入的59.6%。而在2012年10月举行的北京现代十周年庆典上,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说,“没有北京现代就没有北汽集团今天的繁荣”。
其后,北汽又于2003年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05年12月22日,国产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首款新车上市。到2011年,北京奔驰的利润收入为39亿元,占北汽集团总利润超过了24%。
与戴姆勒的合资,不仅为北汽带来了除北京现代之外的又一合作伙伴,为其利润增长增加了筹码,更为重要的是,还就此为其第二代军车添加了德国血统。
基于之前在军车制造领域多年的经验,2002年9月,军委批准了总装备部在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启动军用越野车项目的研制工作。其后,在总装备部第二代军车竞标中,北京奔驰-戴克公司(原北京吉普公司)凭借企业的综合实力在总装备部第二代军车竞标中胜出。
据介绍,北京奔驰-戴克应用了戴姆勒-克莱斯勒国际先进的“PAP”产品开发程序,开发团队的各子团队采用平台和同步工程方式,保证了开发的质量和进度;新车型的开发全部采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在百余台数字设计工作站上应用了CATIA、AUTOCAD等先进数字设计软件,保证了新车的全数字化设计,并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这就是北京奔驰-戴克的“勇士”越野车。“勇士”的开发研制成功标志着北京奔驰-戴克已形成和完善了现代汽车产品开发的理念、程序与手段,并具备了从零部件到整车的一整套开发能力。
荣誉也随之而来:
从2007年开始,北汽集团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勇士”正式列装部队,成为中国第二代轻型越野指挥军车;
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庆典,“勇士”又成为“反坦克导弹”、“航空导弹”等六大兵种方阵的引导车和65尊礼炮的牵引车。
直到今天,北汽的“越野车”仍不乏拥趸。
自主品牌“揭锅”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7/aSSV8PL6Ty3wgFb3WbsK4f.webp)
尽管北汽的合资事业做得红红火火,但是作为中国主流汽车企业,北汽的自主品牌轿车发展速度一直不尽如人意,也始终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尴尬。
其实,早在2006年底,刚刚成为北汽控股董事长的徐和谊,就曾计划购买韩国现代的索纳塔车型平台用作北汽自主品牌轿车开发的基础,后来又想借助北京奔驰发展自主品牌,但是因为与对方的知识产权敏感问题最终没有成行。
其后的几年,北汽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时机。2009年年底,经过艰苦的谈判,北汽终于完成了对瑞典萨博汽车公司相关技术和平台的收购工作。这一大手笔的收购终于为北汽打造其自主品牌打下了一块基石。以此为起点,北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推出一系列车型,全面覆盖从A0级到C级轿车、从越野车到交叉型乘用车等细分市场。北汽的目标是,借助自主品牌的发力,到“十二五”末期争取进入汽车集团第一阵营。
2010年9月28日,北汽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北汽股份的成立,标志着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进入全面提速阶段。
而在应对外界质疑其自主发展较慢时,北汽的回答是:做自主要“紧烧火,慢揭锅”。直到2012年3月19日,北汽集团终于宣布,面向普通家庭市场的小型车“北京牌”E系列正式上市。北汽自主品牌战略终于揭锅了——北京汽车威旺品牌专注于微车市场,北京汽车E系列主打A级和A0级市场,即将于2013年上市的“绅宝”品牌则归属基于萨博平台的中高级产品。
按照规划,北汽将会实现20多款自主品牌车型陆续投放市场,其中一共包括9个系列:一个微车系列、一个E系列、四个基于萨博技术打造的车型系列以及三个SUV车型系列。“北汽未来将有诸多重量级产品上市,如包括C70、“E系列”三厢车型在内的至少5款产品将在明年内登陆市场,以及往后基于萨博平台的C60、C80等。”北汽副总裁韩永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汽终于走上了自主发展的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