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3-12-29
硬汉般的战地摄影师内心也有脆弱的地方
近期一篇名为《卡帕、塔罗,以及赌徒般的战地摄影师》的访谈录被国内外诸多摄影网站争相转载。小说《等待卡帕》著者苏珊娜·富尔特斯的叙述,也许会使你印象中的“铁血战士”般的战地摄影师这一职业形象彻底颠覆。
战地摄影师在战场之外日常生活中的另一面是什么样子的?苏珊娜这样回答:“这个问题让我有点为难,因为我的感情史和战地记者有很深的纠葛。此外我也有不少战地记者朋友,他们日常生活分为两部分。不去战场时,他们过着和所有国际新闻记者差不多的写稿生活。一旦开战,例如前阵利比亚或叙利亚战争,他们就会去前线。因为他们一直处于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状态,战场环境又很危险,等回到家,沙发上一坐,开了电视,他们发现自己无法适应这种日常生活,心理上难免会受到伤害。所以他们很难像一般人那样成家立业,过上普通人的生活。战地记者表面上都是全副武装、无坚不摧的强悍硬汉,为了面对这么残酷的工作,他们跟所有战争保持职业性的距离感。但他们内心有很脆弱的地方,会在你最没想到的时候表现出来。例如,有的人看到炸弹爆炸或机枪扫射他都能忍受,但过阵子看到一只瘸腿的小狗,他就突然很受触动,表现得非常脆弱。”
用黑白影像直击灵魂
Smart Luxury Moments是巴西时尚摄影师皮诺·戈米斯的一组得意之作。在加强了对比度的黑白画面中,你可以看到话剧演员手持着剧本,对着空气在旁若无人地排练;身材高大的厨师姿态虔诚地摆盘,眼中只有盘中的菜肴;服装设计师手持剪刀,着眼裙摆,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沙画师向身前随意地撒出沙砾,但却脸庞低垂,捕捉每一粒沙在沙盘上的轨迹——所有人都无暇递给镜头一个眼神,无一例外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是皮诺在拍摄中最喜欢捕捉的影像。
皮诺表示:“每个拍摄对象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灵魂,然而色彩会干扰,让你不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这些人物自然流露的美。我想要通过镜头捕捉人们的灵魂,而黑白照片则会将人的个性放大。”在他看来照片需要某种情感来相互联系,“我希望人们能够一眼就认出这是我的照片,但并不是因为它的色彩,而是当你在看照片时,你能理解其中传达的情感。每一张照片都有自己的语言,我相信观众能从照片中感受到我讲故事的方式。很多人在看过我给他们拍摄的照片后都告诉我从未见过这样的自己。其实当他们在创作时,会表现出对工作和生活的喜爱和热情,而那些瞬间所流露出来的专注是最感人的。”
走向市场是突破中国摄影多元化发展瓶颈的必要途径
中国摄影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如何快速突破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更是一个让摄影人和整个中国摄影界都感到挠头的问题。
对此,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鲍利辉有着自己的见解,他在接受采访时讲:“摄影师在初出道的时候,常常受制于经济来源,难以可持续创作。目前主要的出路是签约,为杂志和商业机构拍片子。但签约就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个性,很难再按自己的想法去拍片,去表现,等于又绕了回来。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摄影多元化发展的一个瓶颈。要突破这个瓶颈,保证自由摄影师的可持续个性创作,就必须与国际接轨,实现‘摄影—代理—收藏—摄影’的良性循环。让摄影师的作品通过画廊代理走向市场,走向个人收藏和机构收藏。收藏有几方面意义:对摄影师来说,作品被收藏不仅意味着有一笔收入,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进一步拍出更好的作品,实现摄影创作的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作品被收藏还意味着摄影师被社会认可,带来社会名望和地位,被收藏的作品也因被收藏而获得了价值,得到了保存,延续了生命。艺术史上许多重要作品,都是通过收藏保存下来的,摄影作品也不例外。”
记录“同性恋”人群中更本质的关爱和亲密感情的纽带
同性恋是一个极其敏感而富有争议的话题,该现象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经过漫长岁月的歧视、批判和不休的争论,至今依然没有定论。越南女摄影师Nguyen Thanh Hai在2012年完成了一组名为“The Pink Choice”的拍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摄影师记录了一系列同性恋人的日常生活和私人时刻,藉此来呈现人类所共有的对彼此的关心与情感。
Nguyen Thanh Hai 认为:“在当代社会,人们已经不再将同性恋视为禁忌,人们听到了很多,了解了很多,也开始习惯身边有不同选择倾向的朋友、同事、家人。尽管如此,异性恋们依然对同性恋的生活充满无知,大众媒体依然在回避或夸大这一种不同的生活选择。我想记录和讲述的是人类更本质的关爱和亲密感情的纽带,这种情绪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美好和充满力量的,并没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