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运用心理效应,助力提升班级管理

2013-12-29王小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12期

〔关键词〕心理效应;班级管理;班主任

心理效应,是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景之下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心理效应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普遍地存在于各种场合。因而对班主任来说,在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过程中,有效运用心理效应,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心理效应的消极影响,无疑会使班级的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顾多年的实践经验,我总结出班级管理中常见的几种心理效应及其运用策略,与各位共享。

一、重视首因效应,重视班级管理中的“第一次”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新一届学生的班主任,对我和学生而言彼此都是陌生而新鲜的,在这段时期,每个第一次都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第一次见面——力求“形象完美”,第一次班会——力求“行之有效”,第一次活动——力求“与生同乐”,第一次谈话——力求“真诚幽默”……在这一系列的第一次中,班主任为学生召开的“第一次”班会最为重要,因为这个“第一次”为班级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特别是对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每一届高一新生入学的时候,我都会以“新起点,新挑战”为主题举行一次班会活动。在班会上我会明确提出班级目标,那就是“风正风浓·争上争先·学优品优·成人成才”。要求学生学习上要争上游,活动中要争先进,学习上和活动上都要有亮剑精神。同时指出学习的双重含义:做人和学业。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第一次班会的成功举办,使学生明确了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了解了新学校、新班级和新环境对他们提出的新要求。通过这样一次班会,师生之间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加强班风学风的建设,在后续的班会活动中,我会以诸如“我爱班级,我爱自己!”等各类主题举办班会,目的就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班级光荣,我光荣”的思想意识,让班级产生凝聚力和前进的动力。

二、运用内化效应,提升学生自信,搞好班风学风管理

内化效应是指将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经过学习而转化为稳定的心理要素的过程。而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表达,也是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自信心强的人坚信自己能完成任务,达到目标。自信心是实践活动的重要保证,有较强自信心的人,成功的可能性就大。美国心理学家威蒙曾说过:“没有一定的自信心,任何实践活动都不可能获得成功。”

1.对于学生,我尽量让他们产生“甜柠檬”心理,就是让学生认为自己的柠檬就是甜的,“甜柠檬”是指将自己拥有并无法摆脱掉的东西或特质看作是好的。这么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千万不要轻易说自己不好,不妨试试“甜柠檬”心理,学会接纳自己,逐渐增强自信。

在班级中,我总是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从不以成绩论英雄。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更多的宽容,鼓励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例如,这一届新生中有一位学生,他的入班成绩很不理想,是班级的最后一名。刚开学时他有点自卑,但我经过观察,发现他有演讲才能。在军训期间的演讲比赛中,我大胆地起用他,让他在演讲中展现自己的才华,提升自信心。随后学生处还张贴了他的演讲标语。为了进一步提升他的自信,我抓住时机,在课间时有意当着其他学生的面,笑着夸奖他说:“小奇,你都有自己的名人名言了!老师好羡慕你啊!”这些细微之处的点点滴滴极大地提升了他的自信,也让他产生了巨大的学习动力,如今他的成绩稳定在班级的三十名左右。

2.除了在思想意识方面进行明确的指引和教育之外,我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来。让内化效应和共生效应一同带动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比如今年的高一开学之后,我组织学生参与的第一次活动是“班级口号”的征集,由学生们自己提供并评选出口号张贴在墙上,同时我也激励他们以这些口号为参照,力争做好每一件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全班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主人翁意识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班风学风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在轻松平等的环境下为教师和班集体出谋划策,为班级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在平时的学习和班级活动中,我尽量参与到每一次学生的活动中去,与他们共同组织与策划,实施与践行,以及分享获得成功后的欢乐与喜悦,“与生同乐”成为我与学生增进感情的最有效方法。

三、巧用名人效应和示范效应,展示个性魅力,赢得学生信赖

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班级的灵魂人物,班主任只有得到学生的拥护、支持、追随、爱戴,工作才会顺利开展下去。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个人认为要以班主任的个人魅力征服学生,使师生之间在一种融洽的气氛中去开展学习和活动。

1.巧妙应用各种场合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亲和力和号召力,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威信

例如,上一届高一(3)班委会是经过PK形式组建的。利用这个机会,我对班委提出了要求,要求如下:“虽然我们是十人组成的临时班委会,是‘临时政府’,但我希望这个‘临时政府’能以班长唐志清为中心,以团支书陈芸璐为核心,以‘为民服务’和‘做好榜样’为两个基本点,紧密团结班级同学,把高一(3)班建设成为一个让家长放心,让学校满意的优秀班级体!”全班学生在开怀大笑中结束了选举。在这种亲切愉快的氛围中,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我的亲和力和号召力,使我的威信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树立。

2.巧妙应用各种场合和活动,宣传自己的人生态度,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师除了教导学生以外,更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例如,课间来到班级,帮他们打开窗子通通风;讲台脏了,我们动手擦一下;地上有废纸屑,我们弯下腰拾一拾;经常去住校生那里看看自习情况,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学生。学生们都会将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是他们也会表示出对我的喜爱和依赖。例如学生主动对我说:“老师你太累了,早读课,你就不要天天来了,我们会好好读书的!”我顿时感到一种被幸福包裹的滋味,我意识到我的付出已经影响了学生。此外,班主任日常表现出的执著的敬业精神、忘我的工作态度,也能够给学生以极强的示范作用和影响,从而转化为特殊的感召力。

3.巧妙应用课堂,把自己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好学多思的工作作风、睿智幽默的语言、积极健康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一个好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是好的任课教师。我们必须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必须勤奋好学,使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使学生爱听你的课,喜欢你这个人。当今世界,新知识、新技术频繁出现,新信息、新观念迅速传播。班主任必663boRZcpklzYz4i6WI6Ng==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了解学生喜欢的事物,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走到学生的心里去。

在课堂上,我一般喊学生的小名或昵称,让学生感觉课堂就像充满关怀与爱心的“大家庭”。我也从不吝啬对学生的夸奖。例如:“你太棒了!”“哪儿去找这么好的孩子!”“能教你,真是我的福气!”“你是天才啊!”“你简直不是人,是神啊!”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自然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做是对自己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做是对自己的鼓励。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班主任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看似轻松,实则繁重。虽然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花费非常多的时间,但我会坚持下去。因为我始终相信,如果你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带班级中去,用真心关爱学生,用真情呵护学生,与他们共同成长,你就会因为学生的进步而欣慰,因为学生的成功而激动。有了这些,我觉得自己就是天下最幸福、最快乐的教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中学,苏州,215007。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务理事单位)

编辑 / 任玉丹 终校 / 李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