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2013-12-29李霞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12期

〔关键词〕轻度抑郁;人生坐标;认知疗法;行为训练

一、个案一般资料

王某,男,17岁,某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精神状态:焦虑、无望感、对生活失去信心、失眠、有自杀倾向。身体状态:头疼,但身体无器质性病变。心理测验结果:SAS标准分为51分,SDS标准分为52分。

二、自我陈述

主述:自言自己是个坏孩子,感到自己无能,活着还不如死了好,近三个月来常有自杀念头但又缺乏胆量和勇气,为此感到痛苦。两岁时父母离婚,母亲重建家庭,不愿要他;一直跟着奶奶和父亲生活,父亲无固定工作,脾气暴躁,常酗酒后打他和奶奶。最疼爱他的是奶奶,父亲从不过问他的生活,看着不顺眼就动手打。

近一个月来,看着日渐衰老的奶奶,他的心情更加低落,担心哪一天奶奶不在了,自己怎么办?觉得自己挺没用的,没有办法保护奶奶。有时候想这个问题想得晚上睡不着觉,上课也没精神。祸不单行,近来倒霉事更是连连不断。一是一个邻居哥哥,因抢劫手机被判刑,因曾跟这位哥哥说过自己喜欢手机,觉得哥哥抢劫与自己有关,很自责。二是自己视为亲人的女友提出分手,为此感到极度痛苦。觉得自己活着就是别人的负担,给别人添乱。对生活一点兴趣也没有,决定在办完两件事后结束自己的生命:第一件事,到监狱里看望那位邻居哥哥,说声对不起;第二件事,与女友深谈一次,搞清楚分手的真正原因(对女友提出的分手原因不能接受)。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1.家庭成员(姑姑)反映的情况

王某小时候乖巧听话,越长大越不听话,经常说谎,是一个不知道感恩、不知道体谅人、不懂事的孩子。奶奶七十多岁了,姑姑每天辛苦经营一家小饭店,但他每天都出去瞎混,从不帮家里干活,姑姑的女儿也跟着他学了不少坏习惯,姑父对此颇有微词。

2.班主任反映的情况

该生像一个把自己包裹很严实的刺猬,说话带刺,攻击性很强,在班里人缘不好;有偷盗行为。班主任曾几次试图帮助他、感化他,但发现他感情冷漠,感化他很困难。但该生很愿意配合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在班级虽不会主动值日,但只要看到教师拿起笤帚,就会立马跟着干。

四、分析与诊断

1.社会原因:(1)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父母离婚,爸爸脾气暴躁,家庭暴力不断,严重缺乏亲人关爱;近两个月来住在姑姑家,姑父嫌弃,有寄人篱下的孤独、焦虑感。(2)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邻居哥哥的被抓、女友的离去。(3)缺乏社会支持系统。个人交往圈狭窄,很少与他人交流,独来独往。家庭成员不理解他,与同学教师关系紧张,女友也不再陪伴他。得不到父母、教师、同学、朋友的理解和关注。

2.心理原因:(1)自我同一性混乱。没有目标、没有动力,自我评价混乱,自我价值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他人的评价,而不是来自于自己,是一个心理上没有“站起来”的青少年,没有学会对自己负责。(2)存在认知错误,不会正确归因。如:把父母离婚、自己和奶奶挨打、他人的偷盗这些本该外归因的事情,不恰当地进行了内归因,认为自己是累赘。对女友的离去,虽然进行了内归因,但同时否定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把问题泛化,认为没人喜欢自己。(3)童年父母离异,使他形成了“我不好,你好”的生命脚本。始终处在自卑、自责、自我否定的世界里,无力改变自己。

3.诊断结果:轻度抑郁症。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1.近期目标

(1)帮助王某对身边的事情进行正确的归因。如,家庭环境,父亲的状态,奶奶的衰老等这些外在环境自己是没有力量改变的,一味在这方面埋怨、耗费精力改变不了现状。

(2)帮助他唤起自己内心深处的向上的力量,让他学会从自己的不良行为中发现积极意义,帮他树立自信,重新整合自我。如偷盗是想自己养活自己,不想给家里人添麻烦;说话带刺,是想引起别人的关注和爱,但也应采取能被社会和他人认可的方式。

(3)从具体行为上发生改变。如:每天坚持上学,减少旷课次数;学着说话从对方角度思考,尽量友好温和;在班级主动值日,多与同学接触,改善人际交往方式;学着重新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照顾奶奶、帮姑姑做些力所能及的杂活,给妹妹做好榜样;多参加体育活动;写日记,宣泄自己的情绪。

2.远期目标

在达到上述具体目标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心理的健康和发展,实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咨询方法:认知疗法、行为疗法

(1)通过认知疗法使该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观念,尤其要看清楚自己“我不好,你好”的核心错误观念,进行认知重建。

(2)学会对各种问题进行正确归因,看到自己思维的不现实性,作出对挫折和失败更为现实的归因。

(3)帮助该生学习建设性的行为,以改变、消除人际关系适应不良,让他找到自我。

七、咨询过程

1.整合认知,正确认识自己,提升自信心

该生在讲述时,不断用“我真没用,什么也不是,还不如死了”的语言描述自己。我说:“我听你一直在说自己没用,可我发现你身上有很多别人不具备的优点,你想听听吗?”他看了我一眼,很吃惊地说:“老师,你说我身上有很多优点”?“你心疼奶奶,是个很善良很懂事的孩子;能帮老师干活,是个很体贴人、很勤快的孩子;懂得替别人考虑,是个很善解人意的孩子。”当我说出他这些优点时,他的眼睛变亮了,嘴角有了一丝甜甜的微笑,身板也直了。他不好意思但是很高兴地问我:“老师,我真有你说的这些优点吗?我长这么大,从来没人夸过我呢!”

2.通过行为训练,提高心情的愉悦度,将自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在实践中

为了提高他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我在每次咨询后布置家庭作业,让他每天记录自己的一条优点,并且每天早上和晚上对着镜子说出自己的这条优点。经过八次咨询,该生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许多不合理信念,学会积极地看待自己和生活。我又适时鼓励他多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和班级活动,学会融入大自然、融入集体中,强化行为训练。该生现在已经能够较坦然地面对现实,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华夏职业教育中心,青岛,266032)

编辑 / 于 洪 黄才玲 终校 /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