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有“六股劲”

2013-12-29董湘娥 杨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18期

〔关键词〕心理教师;教学;创新

心理健康教师的精神风貌和专业素养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有“六股劲”。

干事要有一股“倔劲”。不可否认,如今评价一所学校依然是以考试和升学为导向,心理健康教育在许多中小学仍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切不能因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被忽视而丧失激情,而要坚定专业信仰和专业理想,要有一股坚持、执着、自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劲”。如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己对所从事的工作都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怎么能赢得校长的支持、其他教师的尊重、学生的欢迎呢?如果没有一股倔劲,怎么能在心理健康教育这块“新领域”中辛勤耕耘,笑对挫折,激流勇进呢?

勤学要有一股“钻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时俱b79a28fd98feda3f16060e695d816afd进,勤于学习,博览群书,广积厚学,不断积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心理咨询辅导知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和组织能力,要用高水平的专业素养赢得尊严与尊重。

创新要有一股“闯劲”。在生活中,往往越是被边缘化的地方,发展空间越大,越容易做出成绩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解放思想,鼓足干劲,果敢闯、大胆试、扎实干,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要敢于冒险,敢于质疑和自我否定。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的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工作机制和工作内容,拓宽工作领域,以一流的精神状态、工作水平,在学校描绘出“心理教育专业化,专题活动品牌化,心理教师全员化,家庭教育心理化”的心理教育蓝图,在创新中求特色、树亮点、出精品。

攻坚要有一股“巧劲”。干事要用巧劲。干事情只有巧干,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很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往往单打独斗,埋头苦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形成合力。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立足实际环境,因势利导,合理谋划与行动,要善于用智慧与谋略破解发展中的困难和瓶颈。一方面要抓住时机,多向领导汇报,多与班主任交流,积极争取校长和教师们的支持;另一方面思维要开阔,要充分发掘家庭、社会心理教育资源,通过每学期举办1~2次家长心理沙龙、辅导报告会等大型活动来吸引师生的目光,扩大影响力,争取更多力量的支持。

成长要有一股“韧劲”。教师的成长是一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道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成长会遇到更多棘手的问题。很多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没有安排系统的、科学的选聘、任用、考核和培训,相当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行政隶属关系不明确,评中、高级教师职称难上加难,这些现实问题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积极性,甚至导致部分教师流失。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除了积极争取外部成长环境的改善外,更重要的是要改变自己,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一种“心育为本,责任于心”的担当。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否能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关键,不仅仅取决于知识与方法,更取决于对学生、对自身以及对心育目标的信念与追求。

做人要有一股“傻劲”。教师是一个清贫的职业,也是一份寂寞的事业。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课时、工作量等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一般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经济收入要比其他学科教师低很多,评先评优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在重经济的社会氛围中,如果没有一颗安贫乐道的心,就无法保持自我,无法扎根于心理健康教育净土,无法开花结果。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个人的荣辱进退,不管政策如何变,校长怎么换,受到委屈不抱怨,责任面前不推诿,不计较,不比较。只要始终坚持在心育的沃土中辛勤耕耘,一定会迎来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春天。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黄石,435000)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杨 怡